又到了培育鱼苗水花的时候,养殖户都该准备些什么呢?哪些问题是最容易犯的?哪些地方需要大家要注意?今天就结合我们家过去培育鱼苗的经验,以及身边的一些苗种培育户们遇到的问题,分享一些内容给大家。
一、晒塘注水
假如是从水花开始培育苗种,那就要做好池塘塘底的平整、晒塘,时间尽量提前,越早准备越好,至少要提前半个月。先做杀虫消毒,然后排水晒干。
根据拿回水花的时间、天气情况,提前一周注水,注意水深不易太深,一般在六七十公分就可以了。这样在太阳的光照下,水体升温会更快,有利于苗种的生长。到了晚上,水浅降温幅度会更大。与白天的温差范围越大,越是有利于刺激浮游动物产卵繁殖,为苗种提供大量的天然饵料。
二、杀虫消毒
在做苗种池的第一次杀虫消毒时,杀虫药可选择清塘型的药物。只是现在好多过去用得好的清塘药受环保的影响都已停产,这里提供一个替代方案,成本低还能杀死野杂鱼、鱼卵、泥鳅、黄鳝和贝类,那就是用五合一四瓶用一亩,或是国标的英赛丰,也是4瓶用一亩。
当重新加注水后,根据加注水的来源,如果是沟渠里的水,在进水时要用双层的罗蒂布进行过滤,并建议进行第二次杀虫,尤其是没进行滤过的水体,这个时候可以用鱼苗虫敌,杀灭水中的水蜈蚣、水虿、甲虫、水斧、田鳖虫、红娘华和蝌蚪等,因为这些虫体危害极大,有一只虫在鱼塘里,那一天就可以吃上百条水花鱼苗。
图为田鳖虫
记得2012年,那几年泥鳅炒得很火,我老家一退伍军人去养泥鳅,学了泥鳅的繁育技术,在家门口搭建温棚,催产了几百斤种鳅,孵化出上亿的泥鳅水花苗,就因为蜻蜓在水池边产了卵,蜻蜓在羽化前,就是水虿,那可是吃鱼苗的能手。最后,几百斤泥鳅种鳅繁殖的水花是所剩无几,由此可见杀虫的重要。
三、适时肥水
适时肥水是在水花苗种培育中,最不好把控的事情。以前从外省发水花鱼苗,经常遇到受气候的因素,时间推迟。当然有些时候,不完全是气候因素,而是供不应求,就只好时间一推再推。遇到这种情况,塘里已经肥起来的水,就预示着饵料生物个体就会偏大,苗种吃不下去。解决的办法就是再次用消毒药去把水搞瘦,如用二氧化氯粉大剂量的使用,一亩水体用到500克。
反过来,如果水花苗种回来的时间提前,就还来不及肥水,这个时候就只有大剂量外泼培饵氧吧加酵素肥、乳杆菌,为鱼苗快速提供饵料生物,并把水肥起来。用量是一亩用培饵养吧一公斤,酵素肥两公斤,乳杆菌500毫升。
四、处理青苔
除了上面的情况,还有一个最常见的问题,那就是由于加注的新水中藻类少,池水透明度高,而苗池水又很浅,阳光直射池底,稍不注意,肥水肥晚了,就很容易长青苔。
介绍两个很适用的处理办法:
一是直接泼蓝色精典,一袋泼8-10亩,泼了之后水色立马好看,透明度降低,抑制表苔生长,既不伤水,也不伤鱼。
另一个方法就是用灭苔草安加黒碳晶,灭苔草安一瓶用2亩水体,而黒碳晶一亩水体一公斤,把两种药用水稀释后加在一起外泼,如果鱼塘还没有放苗就长起了青苔,用量可加倍。
来源:养鱼经,作者:肖建聪、罗鸿
本期编辑:杨玲(微信号Young-fight,新闻爆料、转载授权请加微信)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