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支书黄大发的“求水”三十六年:在绝壁修渠,在山崖垦田

南都即时
+ 订阅

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召开。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说,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数百万扶贫干部倾力奉献、苦干实干,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过在一起、干在一起,将最美的年华无私奉献给了脱贫事业,涌现出许多感人肺腑的先进事迹。其中,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到了“用实干兑现‘水过不去、拿命来铺’誓言的黄大发”。南都曾记录了贵州遵义草王坝村老支书黄大发“求水”三十六年的事迹。

高山阻隔水源,在悬崖上修水渠

1995年,身处贵州大山腹地的草王坝村,迎来命运的转折———绝壁之上,一条天河般的水渠倾泻而下,生命之水终于流入草王坝。

这条天河般的水渠,历经36年的波折,凭借人力,硬生生地绕过三重大山,接通草王坝与水源地,村民叫它“大发渠”。大发,取自村中老人黄大发的名字。

黄大发,土生土长的草王坝村人。他所在的草王坝村,深处贵州省遵义市大山腹地。最高的山海拔1400米,最低的600米。西面的螺蛳水河,距村子不过六公里,但一层层屏障,将水源生生隔开。面对巍巍群山,人们穷得无可奈何。

直到1992年,村民仍然不知道白米饭的滋味。因为缺水,他们只能年复一年喝着带着黄泥的“望天井”水,一日三餐吃着玉米粒磨碎蒸的“饭”。

黄大发沿着修建在绝壁上的“大发渠”巡查(2018年8月11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让村里通水,让大伙能吃上大米饭”,是黄大发多年以来朴素的梦想。

1958年,黄大发23岁,出任草王坝村大队长。从上世纪60年代初起,黄大发便开始带领村民兴建水渠。由于技术条件落后,村民们屡战屡败,跟着黄大发上山干活的人越来越少,直到不了了之。

但黄大发不愿接受贫穷的“宿命”。1989年,时年54岁的黄大发被调到枫香区水利站学习。

有了水利方面的知识储备,时任村支书的黄大发再次把修建水渠提上村委的议事日程。为了解决资金问题,黄大发一次次往县里跑。因为缺钱,从村里到县上50多公里的距离,黄大发每次都是步行往返。为了争取到政府的支持,黄大发到处找领导,一点点磨。

1991年,在县政府财政困难的情况下,黄大发终于向政府争取到了6万元现金、38万斤玉米折抵为工程款以及水利局的技术指导。为了凑齐水利局要求的1万元押金,黄大发家家户户地劝,钱才终于凑齐。

1992年春,水渠正式动工。黄大发遇到的困难四边八方地来,与村民的不少纷争都要靠黄大发出面顶住。在悬崖上修渠道,遇到危险,黄大发总是冲在前面。在转拐岩,山体像刀削般直立,没人愿意下去打炮眼,黄大发便自告奋勇,黄大发安全确认了,工程队才先后跟着下去。

1995年春,第二次修渠开工仅三年,7200米主干渠、2200米支渠全线通水。黄大发的梦想终于实现了。村里随即开始搞“坡改梯”,把山崖开垦成梯田。到1997年春天,全村坡改田约300亩,人均粮食增至千斤,人均产值则从80元翻至300元。

带村民盖小学,离任后不忘护渠修渠

通水后,黄大发带领村民盖起了小学。小学缺老师,黄大发就把在县里打工的儿子黄彬权劝回村里当教书。上世纪90年代至今,村里考出了20多个大学生。

2004年,黄大发离任村支书,不再担任村干部职务。他心里始终牵挂着护渠修渠,时不时就到渠上看看。

2017年,黄大发82岁了。当时,他告诉南都记者,“让村里通水、通电、通路,这就是我的梦想,我一直没有放弃。”

当时的他,还有更多的想法待实现:水渠让塌方砸坏了多处,得重新翻修;村里的路通了,但还有好些地方是黄泥路面、一下雨就泥泞不堪的“毛路”,能都改成水泥路就好了;村民还未全部脱贫,要重视起来,帮大家增收。

绵延三十多年的修渠往事,在他眼里不值一提:“想吃大米饭,我们就要大家干。我是党员,我带头,全力以赴,敢于担当。”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采写:南都记者 林子沛 冯群星 实习生 周灵茜

编辑:张亚莉,向雪妮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