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印度斯坦时报》报道,当地时间2月23日上午,印控克什米尔地区一处野战靶场发生了一起意外事故。在当天举行的一场炮兵实弹训练中,印军一门105毫米榴弹炮的炮管突然发生炸裂,四射飞溅的炮管碎片当即击中了包括萨扬·高希在内的3名士兵。高希送医后因重伤抢救无效死亡,而另外两名伤者目前仍在医院内接受治疗。
尽管印度方面没有透露导致这次事故的火炮的具体型号,但就目前印度炮兵的装备构成来看,这种火炮最有可能就是印军现役的105毫米野战炮。该炮系英国L13型105毫米榴弹炮的印度版,印度军备研究与发展机构(ARDE)于1972年仿制成功,并于同年投入生产。
105毫米野战炮服役至今已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尽管性能早已落伍,但胜在皮实耐用而且价格低廉,因此时至今日仍然是印度陆军装备数量最大的一型火炮。
按说像105毫米野战炮这样一款服役了这么多年的老炮,是不应该出现炸膛这种低级质量问题的。印度陆军陈兵克什米尔边境大搞演训、操练火炮,无非是想向老冤家巴基斯坦军方炫耀武力,不曾想,而今没把对面震慑着,反倒导致己方一死两伤,这样的新闻传到国际同行耳中只怕又得闹成印军的国际笑话。
这样的笑话印度军方不是第一次闹了,2019年,印度军方曾经创下过一个至今都没人能打破的纪录:在短短4个月时间里,印度军方一共“打爆”了3门火炮。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发生在2019年7月份的火炮事故。印度国产的“丹努什”155毫米榴弹炮在试射过程不幸炸膛,为了甩干净责任,项目主要负责方印度军工委员会(OFB)和印度媒体都不约而同地把锅甩到了中国的身上,声称“火炮之所以炸膛是因为违规使用了从中国进口的轴承”。
然而事后经考证查明,这家无缘无故替OFB背了黑锅的中国轴承厂,实际上只是一家位于中国河南省的普通民企,该民企在当时的注册员工数量仅有5到10人,而且所生产的产品也都是供应民品使用。没有人知道,OFB方面究竟是怎么把“丹努什”炸膛的罪责归结到这样一家企业的头上来的,而如此荒唐的逻辑不仅被印度媒体所接受,甚至还倒打一耙把整起事故广而告之,如此黑色幽默的事情恐怕也只有在印度才能看到了。
然而以OFB为代表的印度军工企业所暴露的致命弊病,单凭甩锅中国是断然无法得到根治的。OFB不仅仅是生产的火炮品质不佳,而且供应的弹药也一样质量糟糕。2020年5月,印度陆军一名消息人士在接受印媒《德干纪事报》采访时透露,OFB所生产的弹药质量之低劣已经在陆军当中引起了强烈愤慨。尽管印度士兵们早已对此怨声载道,但OFB却始终都没有对其产品作出过有效改进。
另据印度军方早前披露的一份统计报告,平均每隔5.5天到一周左右,印度武装部队就会发生至少一起与弹药有关的意外事故。单纯就杀伤效率来讲,被OFB生产的弹药打伤打死的印度士兵可能比敌人还多。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