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响,香港经济持续下滑,就业市场也有所恶化。记者在昨日香港立法会会议上获悉,去年香港“输入内地人才计划”申请量下跌约45%至9026人,最终仅批出6995人,尚不及前年一半。但有专家认为无须过分悲观,香港对人才吸引力仍在,最重要的是尽快遏制疫情、发展经济,恢复两地通关,让更多人才来香港大展拳脚。
内地毕业生获批留港急跌37%
根据香港现行政策,具备香港所需但缺乏的特别技能、知识或经验的人士,可根据“输入内地人才计划”(适用于内地的中国居民)或“一般就业政策”(不适用于内地的中国居民)申请来港工作。然而受疫情和经济环境影响,这两个人才政策去年申请量都出现大幅下滑。
自2003年开始实施的“输入内地人才计划”,主要在吸引一些具有认可资历的内地优秀人才和专业人才来港工作,以满足本港人才的需要,提高香港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该计划2019年申请数为16413人,14053人获批。但去年申请数字下跌约45%至9026人,获批人数为6995人,更减少逾7000人。其中最多为从事学术研究和教育行业,有1720人;其次为从事金融服务业,有1498人。
“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方面,获批人数同样急剧下降,2020年只有7154名非本地生毕业后留港,较2019年大减34%。其中内地毕业生获批留港人数也从9757人急跌37%,至6125人。
专家:两地通关不畅也是直接原因
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省粤港澳合作促进会副会长林至颖也留意到这次的数字变化,他认为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疫情导致经济环境不稳定,以及内地与香港两地通关的不确定性,导致申请人数下降。“往后如果通关依然受疫情限制,会继续影响内地人才申请到港发展。”但林至颖告诉记者,这并不意味着香港对人才的吸引力在下滑。
“香港正锐意发展创新科技,又一直是面向国际资本的热土,内地人才在这里依然有很大的发挥空间。”加上香港出生率下降、人口老化等问题严重,在林至颖看来,香港未来要保持经济活力,对内地、海外人才的需求是持续增加的。因此他认为香港政府当务之急,一方面要遏制疫情,一方面要恢复经济,同时提高两地通关的便利性,优化教育、医疗等配套,吸引更多人才来为发展提供动力。
立法会议员:国安法后黑暴收敛,香港吸引力正在恢复
从社会层面分析,民建联立法会议员葛珮帆在接受香港媒体采访时也指出,自从修例风波起,揽炒派对香港肆意破坏、渲染反中乱港情绪,让一部分有意在港发展的内地人才却步。这也一定程度上导致去年计划申请数字有所下滑。
不过葛珮帆认为无须过分悲观,因香港国安法生效后,黑暴收敛,加上香港仍具有国际化、科研水平高、健全法律体系、税务优惠等优势,对有意来港发展事业或进修的学生仍有吸引力。
【记者】陈彧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