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我不喜欢你的男朋友。”

广东共青团
+ 订阅

你想成为父母那样的人吗?

“我从小到大都不想成为我妈那样的人…”

“我觉得他们的教育方式并不太适合我。”

“他们有他们的想法,我有我的想法,就很生气我觉得我是在对你好。”

“父母因为我们忍了太多,我不想成为那种吃亏不说的人。”

“不想成为父母那样的人。我想成为我自己。”

“跟他们说不清——”仿佛是这代年轻人和长辈交流时普遍的难题,于是,也就有了一边热烈地期盼回家,一边又害怕回家长时间面对爸妈的矛盾心理。

有些时候,我们明明相互牵挂、愿意理解,但嘴硬内敛,或是预设“他们不懂”,于是有些话,打死也不肯说出口。

最后,那些错位的、游离的、模糊的对话,逐渐变成两代人之间的鸿沟。

如果当面说爱太艰难,或许可以试着换一种表达方式。广东共青团联合网易文创谈心社推出新年特辑《一封“面对面”家书》节目。这里,有一场关于爱和亲密关系的对话。

一封“面对面”家书(母亲篇)

01

一个人生活真的好辛苦

但我更害怕我介入到我妈的生活里

小雨在单亲家庭里长大,17岁多一点的她,就已经开始独自生活。于她而言,回到家有家人在做饭、有家人在等她,是一件非常渴望的事情。

可是,就算觉得一个人生活真的好辛苦啊,她也并没有和妈妈深聊过自己的感受,因为…不敢。

在父母作出离婚决定之前,小雨大概是清楚的:在妈妈眼里,离婚对一个孩子的伤害特别大,所以,妈妈会更愿意为了自己选择维持这个家庭。

但是,对于当时的小雨而言,她并不希望把妈妈捆绑在不快乐的生活里。她支持妈妈离婚,鼓励妈妈做自己,活得更肆意更快乐些。

后来,妈妈有了新的男朋友,组建了新的小家。与此同时,妈妈对于女儿的成长和离别,显得很坦然。在她眼里,彼此有空间、大家都自由是最佳的状态。

于是,小雨会告诉妈妈,有的时候你不用给我送东西,哪怕你不来看我,我也可以接受。但这些强装坚强的背后,总是会非常非常的难受。

直到现在,害怕自己介入到妈妈的生活里,依旧像是一道无形的屏障,横亘在小雨和妈妈之间。

即使明显地感觉到,妈妈在和新男友恋爱后,整个人的状态变得好起来。她的内心还是本能地排斥:

“我表面上和大家其乐融融,但是内心没有办法接受。我觉得我妈对我的爱,也不算是分给他,但这种感觉,就是很奇怪。”

作为女儿,她希望母亲做自己更快乐,可当她面对空无一人的房间,还是拧巴地感受到孤独、酸楚。

而其实,在妈妈眼里,小雨永远是她选择新生活的底线。

“你过好你自己,我过好我自己,但是你需要我的时候,我永远在。”

02

“妈你老把我绑在家里干啥啊”

“家里我看到你我比较放心”

“对我母亲而言,她应该更多地活出自我,而她没有享受生活的根本原因,可能有我这个儿子吧…”

刚出生时,鸿翔险些窒息,当时医生甚至下了病危通知书。打小鸿翔身子就比其他人弱,这成了母亲日后始终心疼他、不爱放手、对他担心得过分的理由——

在母亲心里,鸿翔成了需要时刻特别呵护的“玻璃人”;

不能离她太远、不能不回微信、要及时接电话报备行踪。甚至,如果哪天鸿翔说今天要回来,结果没回来,她就会一晚上睡不着觉。

而这一切,母亲都并没有告诉鸿翔,她听从医生的叮嘱,把鸿翔当一个正常孩子看待。所以,在这之前,鸿翔并不知道,自己的出生历程这么艰难。

在这份经历过面临失去的害怕、近乎惶恐的爱面前,鸿翔很认真地告诉妈妈,希望妈妈可以正视自己的长大。

而母亲其实也清楚:“其实担心也过分了,因为孩子都大了嘛…”但很多时候,还是会忍不住担心。

因而,也就鸿翔打了个商量,我们把你当成家里的一个大人,希望你也可以多与父母沟通沟通,不要一问三不知。在成长的这条道路上,有什么事我们都互相参与。

03

希望你幸福

希望你一辈子都过好日子

夏明明从小就是在奶奶身边长大的。

虽然父母极少照管明明,但在奶奶的爱意里长大的她,性格活泼,极其擅长表达爱意和汲取爱意。

比如说,她会很得意地跳到奶奶面前讨一个偏爱:“我听见了,你说你最喜欢我了…你最喜欢我,我刚才听见了好吧,别小倔强了我知道,懂了。”

比如说,在面对奶奶带着沧桑的慨叹:“别跟我一样苦了几十年”时,她也眉眼弯弯笑了回去:“我这不是有你吗?甜得很。”

又比如说,答应奶奶会学着好好过日子,但要以奶奶少唠叨三句为交换,还非要和奶奶拉勾上吊一百年之后吧唧盖章,把小可爱的发卡别到老人耳边,说这是亲子装。

不过,在奶奶眼里,夏明明还是没有长大,也永远长不大。

对于明明长大工作后,与奶奶的联系变得少了。奶奶的话语中带着一丝委屈:“了解不了年轻人,工作什么的也没怎么和我讲。”

“希望你幸福,希望你一辈子都过好日子”

或许,这就是爱唠叨有点小别扭又时常吃醋的奶奶对小孙女最美好又朴素的祝愿吧。

04

有生以来头一次坐摩托车

还是坐闺女开的

人们总说:“父母陪我们长大,我们陪他们变老。”

但某些时候,我们也会忽略一点:即便是慢慢老去的爸妈,其实也同样有再次成长的可能。

叛逆的白晓萌,爱上了骑重型机车。

她没想到,当初并不同意的爸爸,现在已经和她一样开上了。而脾气同样“又直又冲”的母亲,会因为自己的喜好,心里想着“我也再考一本子驾照”。

白晓萌与母亲的相处显得随意得多。用妈妈的话来说就是,自己拿不出家长那范儿来,彼此处得跟姐们似的。

好多事情,在白晓萌的影响下,原来一点都接受不了的母亲,逐渐变得都可以认可。

对此,白晓萌看得比很多孩子都更明白些:

“有时候家长反对你不是因为他真的反对这件事,而是他对这件事的认知有误区。”

而解决这事情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了解。就像是,她带着妈妈坐了一次自己开的摩托车。

这一代的年轻人比前人更早地拥有闯荡的勇气和独立的梦想,但与此同时,目送着他们远去的长辈们,似乎只能停留在原地失落。

从前我们心里那个无坚不摧的大英雄,会有一天提不动家里的米袋;永远风风火火、雷厉风行的妈妈,也会在客厅的沙发上沉沉睡去;从我们懂事起就满头白发的老人,不知从哪一天开始也会像小孩子一样闹别扭,需要哄着…

世事庸俗,但爱能为我们兜底。

下个春天到来的时候,寄去你城市的新叶吧,就和这封家书一起。

P.S.如果你正苦恼于如何与家人相处,广东省内可拨打共青团12355青少年服务热线,按1号键(08:30-20:30),这里有人聆听你平时不敢说的话,为你提供帮助~

非人工接听时段可自助语音留言,12355将在1个工作日内致电回访。

P.P.S.进入“广东共青团”微信公众号,点击下方菜单栏【服务大厅】—【咨询求助】,或点击下方图片,即可进入“粤省事”小程序进行心理咨询(8:30-24:00),获得专业接待。

▲广东省12355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是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下设的以服务青少年为宗旨的公益性平台,面向全省青少年提供免费心理咨询、法律咨询等线上线下服务。

广东共青团X网易文创谈心社联合出品

转载请注明原创来源

编辑:小米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