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土地连片开发方式,南海构建城乡“三生共融”新格局

南方+ 记者

在南海区九江镇临港国际产业社区,东丽水处理膜项目已基本完成主体施工建设,预计今年3月进行设备试运行,8月实现全面投产。

拥有近万亩连片用地空间的临港国际产业社区位于九江滨江片区,是南海区村级工业园拆除重建类示范项目之一。近年通过推动村级工业园连片改造,原来大片低矮厂房被整理成平地,东丽纺粘无纺布、东丽水处理膜、林氏木业智慧调度中心等新兴业态快速集聚。

滨江片区是南海打造城乡融合十大示范片区之一。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地,南海土地开发强度超50%,土地瓶颈成为制约发展的主要因素。自2019年获批成为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以来,南海推动土地集约化利用的探索从未停歇。

以千灯湖片区、映月湖片区、文翰湖片区等十大城乡融合示范片区带动土地连片开发,南海探索出8种可复制、推广的土地开发模式,一批重点项目快速推进,有力促进了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构建城乡“生产、生活、生态”三个空间和谐共融的“三生共融”新格局,为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奠定坚实基础、提供强大支撑。

图为千灯湖景观。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摄

图为千灯湖景观。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摄

创新八大模式推动连片改造

在南海107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散落着612个村级工业园,占佛山全市村级工业园六成体量。改革开放初期,“村村点火、户户冒烟”曾是南海草根经济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但随着土地开发强度的不断提升,土地利用碎片化成为制约南海发展的主要瓶颈。

以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为契机,南海推动土地集约化利用的探索从未停歇。

在临港国际产业社区的土地连片开发中,南海就首创“区镇联动、征租结合”的土地连片开发方式,积极协调村民理清土地所有权界线后,借力南海区“三旧”改造的奖励政策,增强村集体改造的动力和积极性,成功实现了对连片土地进行整理和开发。

目前,临港国际产业社区实现了由金属材料市场到千亩级产业平台的“华丽转身”,已完成约2535.23亩的土地征租工作。按照“一区多园”的规划理念,核心布局高端医卫用产品、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绿色智能家居、大健康五大产业,目前已引入东丽纺粘无纺布、东丽水处理膜、林氏木业智慧调度中心等项目。

在推动土地连片开发过程中,南海因地制宜,摸索出8种可复制、推广的模式。包括国有资产主导改造模式,连片改造、混合开发模式,旧村居旧厂房混合改造模式,微更新微改造模式,挂账收储、收回出让模式,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开发模式,社会资本投资改造模式,生态复垦复绿模式,一个个重点项目得以快速推进。

桂城爱车小镇正在动工建设。

桂城爱车小镇正在动工建设。

在桂城海八路沿线,由华南汽车城改造的桂城爱车小镇正在动工建设。爱车小镇是南海在全国首创混合开发方式的典型案例,该项目通过“国有+集体、住宅+产业、出让+出租,以产业开发为主、住宅开发为辅”的土地复合利用方式,引入社会资本跨界共建,连片改造为融合住宅、商服、生产等功能齐备的综合性项目。

目前,爱车小镇一期占地625亩的土地已在加快进行改造,将建成大型综合性汽车文化产业小镇,集聚汽车销售及售后服务、汽车文化旅游、餐饮娱乐、酒店服务等多样业态。

从桂和路边上的华亚广场18楼俯瞰,大沥镇全球创客项目的用地状况一览无遗。原来的大片工业园区,有不少地方已经平整完毕。

“原有村级工业园散小,建筑低矮、破旧,城市配套、建筑立面、市政绿化与千灯湖片区存在较大差距。”大沥镇城市更新办主任姚海芳说,随着金融高新区“北延过河”步伐加快,倒逼着这个区域整体改造,通过整体谋划、连片开发、引入项目、完善配套、优化环境,加快实现城市过河、产业过河、环境过河。

大沥镇全球创客项目核心区规划范围约3000亩,目前项目已启动水头、奇槎2个片区1200亩土地的改造工作。未来,这里将全力打造“创新创业”主题产业社区,发展与智能制造相配套的科技研发、工业设计、展示营销、商务办公和产业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

全球创客小镇效果图。

全球创客小镇效果图。

全力推进20个千亩产业社区建设

“公资主动作为带动社会参与,整合各方力量,大大增强土地整理清拆动力。” 南海区整治办专职副主任黄永坚介绍,一年多以来,南海通过重点攻坚,落实村级工业园的大面积连片拆除整理,强化绩效考核,以“大拆除”作为推动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的突破口。

目前,南海已完成13个村级工业园整体拆除工作,桂城夏北整村改造、平南工业园、临港国际产业社区、中兴新城、西樵听音湖拓展区、丹灶国家湿地公园、狮山风梅岭黄牛牯工业园、联星整村改造、大沥创客小镇奇槎片区以及沥桂新城中轴核心区,里水大冲工业园和东部工业园等一批连片拆除整理项目推进取得较好进展。

根据统计,2020年,南海村级工业园累计拆除整理土地6.2万亩,相当于40个千灯湖公园的体量,其中累计物理拆除3.5万亩,累计建成产业载体1800万平方米;启动98个村级工业园改造认定项目,千亩以上连片改造项目达13个。

今年,推动“连片改造”“三生融合”,仍然是南海村改和城乡融合的主线。在2月19日召开的佛山市村改总攻坚现场会上,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闫昊波就表示,南海建设实验区的初心,就是通过土地结构性调整,推动城镇、农村、产业和生态合理分区、相对集聚、协调发展。

南海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十大片区的基础上,南海正优化编制全区村级工业园连片升级改造空间与产业规划,根据各方面条件科学分析确定拆除改造的重点区域、地块和面积,减少土地利用“碎片化”问题,推动连片产业聚集区建设。

通过建设20个千亩以上产业社区连片改造示范项目,南海将全力推动工业用地空间格局再造和产业集聚再造,以亮点示范带动全区高质量发展,引导零散低效工业用地形成产业集聚。

南海还将进一步完善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政策体系,研究制定支持工业园升级改造“工改工”连片工业园改造建设、工业用地征地开发、集体建设用地转为国有用地挂账收储、产业集聚和升级等产业鼓励政策,支持引导企业向园区聚集,减少优质企业外流,进一步推动企业升级和产业集聚发展。

此外,南海将坚守产业用地棕线总量,根据产业发展需要积极推动连片发展,在符合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可在镇(街道)内进行产业用地平衡连片调整,连片整合产业发展保护区,腾出更多大面积的连片产业储备用地,为大规模优质产业,特别是制造业落地创造有利条件。

【撰文】黄逸豪 孙景锋

编辑 陈禧彤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