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啊啊啊啊啊
春节假期走的太快
春节档电影大家来得及看吗?
今年
贾玲的《你好,李焕英》成为票房口碑热门
贾导在上映前放话:
票房过10亿女团舞
票房过20亿染头发
票房过30亿瘦成一道闪电
日前
#贾玲曾说票房过30亿就瘦成闪电#
冲上热搜首位
不少网友送上祝福
同时想看看她怎么兑现承诺
贾玲笑言,“减肥是个循序渐进的事儿,我要知道票房这么高,我从三年前就开始减了。”
经历了春节的洗礼
相信不止贾玲
我们都“发福”了不止一圈
眼看胳膊、大腿、肚子上的赘肉日渐膨胀
你是不是也无计可施呢?
如何摆脱脂肪,找回最佳状态?让我们跟着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兼营养科主任朱咏瑶一起学习减肥方法吧!帮你燃烧卡路里!
“生命不息,减肥不止”是很多人的座右铭
这不仅说明了减肥的不易
更表明了保持体重不反弹的艰难
减肥为什么这么难
朱咏瑶主任介绍道,很多人没瘦下来是因为减肥时间短,还没达到减肥周期就停止减肥,殊不知此时正是决定减肥是否成功的关键时期。还有的人采用了错误的减肥方法,减去的仅仅是水分而非脂肪,只要一停止减肥并补充水分,体重就会重新上升。
哪些减肥方式容易造成反弹?
1、吃减肥药瘦身
很多减肥药只是通过让人腹泻的方式减掉身体的水分,并没有从根本上减少脂肪,还有的减肥药通过抑制食欲来达到减肥的目的,这些方法都打破了身体原有的平衡,不仅容易反弹,对身体的伤害也很大。
2、过度节食
短期来看,节食减肥确实可能会让体重下降,然而长期摄入热量过少会使得身体逐渐适应这种“低消耗状态”,身体每天对热量的需求会越来越低,等恢复了正常饮食后不仅会反弹,而且会让减肥越来越难。
3、只运动不限食
减肥的原理是消耗的热量大于摄入的热量。虽然运动可以增大消耗的热量,但是倘若不限制饮食还可能导致摄入的热量增多,不仅不能变瘦,还可能越发的肥胖。
4、睡得晚
不良的睡眠会让身体分泌出大量降低代谢和增强食欲的激素,阻碍减肥进行,导致减肥反弹。
5、一味拒绝油脂
长期不吃油容易出现疲劳、水肿等症状,还会使皮肤干燥、没有光泽,容易长皱纹。一旦恢复正常油脂的摄入,身体就会开始拼命囤积脂肪。
减肉肉不能走弯路!
这才是减肥的正确姿势!
说到健康减肥,朱咏瑶主任表示不应该用力过猛,“均衡膳食”是减肥的基础。只有选择健康均衡的饮食,运动燃烧的能量比吃的多才是最好的减肥方法。
1、一日三餐有原则
饮食上要遵循“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的三餐原则。
2、选择饱腹感高的食物
尽量选择像全麦面包、紫薯、燕麦、玉米等饱腹感强的粗粮复合碳水!多吃低热量高纤维蔬菜,如西芹、西兰花、菌菇、海带等蔬菜,饱腹感强,能减少热量摄入。
3、补充优质蛋白
适量食用一些含有蛋白质的食物,如鱼肉、鸡胸肉、瘦肉等,尽量做到饮食多样化。
4、保持清淡饮食
饮食清淡有助于控制食欲,应尽量采用水煮、蒸制的方法烹调食品。
5、提倡吃到七分饱
当胃里还没有觉得胀,没有负担感,食欲已经减弱的时候就可以放下碗筷了。
6、放慢就餐速度、多咀嚼
放慢吃饭速度,细嚼慢咽,给身体足够的时间接受饱腹信号,从而停止进食,控制卡路里摄入。
7、少喝饮料,多喝水
每天饮用1500-1700毫升水,在天热、运动出汗多等情况时酌情增加饮水量。柠檬水有抑制食欲的效果,对于减肥有一定的辅助效果。
8、让自己动起来
除了在吃和喝的方面注意之外,还要增加适当的运动。减肥的原理是,要使消耗的能量大于摄入的能量,可通过一定的有氧体育运动,消耗身体多余脂肪,促进新陈代谢,达到减肥目的。
专家提醒
朱主任强调,减肥需要长久的坚持和毅力,也许你坚持几个月,体重并没有什么变化,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你的身体状态在越来越好,生活也越来越健康。因此,减肥不要只盯住体重上的数字,更要享受减肥给你带来的健康!
如果您有任何肥胖方面的困扰,请看过来,我院内分泌科、营养科将联合为您定制专属减重方案,让您轻松拥有完美身材!
专家简介
姓名:朱咏瑶
职称:主任医师
职务:内分泌科主任兼营养科主任
广东医科大学兼职教授,东莞市三类名医。从事内分泌临床工作20余年,曾于中山大学附属孙逸仙纪念医院进修内分泌专业,擅长甲状腺疾病,痛风,肥胖症,糖尿病的分型和治疗,尤其对糖尿病“双C”治疗有丰富临床经验,对肾上腺疾病,垂体疾病的诊治也有一定的治疗经验。
2011年被评为东莞市医学会先进工作者,2011-2012年度东莞市行动工作先进个人。东莞市医学会内分泌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内分泌医师分会委员,东莞市医学会骨质疏松学分会委员。设计并主持多个东莞市科技项目课题。以第一作者发表10多篇科技核心论文,以主编和副主编参编内分泌著作2本。带领科室获得“国家糖尿病健康教育管理认证单位”和通过国家GCP检查取得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认定。创办“糖友会”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
专科门诊时间:每周三全天,周五上午
特需门诊时间:每周二上午
出诊地点:门诊部一楼内科诊区9号诊室
咨询电话:0769-81368210
作者、编辑:李平
校对:罗丽舒
审稿:郭炯光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