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共经历过3次戒毒。前两次戒毒,我一出戒毒所大门就和以前的‘瘾君子’混在一起,第三次戒毒后,我接受了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戒毒(康复)指导站利用3年时间延长对我的照管帮扶,让我彻底告别了毒品,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这是戒毒人员李某通过佛山所社区戒毒(康复)指导站戒除毒瘾的一个成功案例,也是近年来佛山所拓展自身职能、服务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
打通戒毒工作“最后一公里”
对于吸毒成瘾者,其戒毒要包括脱毒、康复和回归社会三个过程。2018年以前,佛山所一直致力于帮助吸毒人员进行生理脱毒和身体康复,虽然毒瘾戒断率很高,但当吸毒人员回归到社会后,常常面临社会不认可、家庭不接纳等问题,极易重新回到吸毒的老路上去。
为打破这一困局,从2018年6月份开始,佛山所在南海区7个街道成立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指导站,并选派戒毒干警长期进驻指导站,与禁毒办设立的社区戒毒(康复)机构联合办公,将解戒人员纳入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中,每月要求他们到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指导站报到,延长对他们的后续照管和跟踪帮扶。
▲成立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指导站揭牌仪式
▲签约仪式
佛山所与南海区禁毒办建立“无缝对接”制度,各指导站会提前3天将解戒人员情况通知到其户籍所在地的镇街禁毒办,由禁毒办等部门第一时间将解戒人员接回户籍所在地进行社区戒毒(康复),解戒人员在接受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后,复吸率也明显下降。
目前,佛山所在南海区、禅城区、顺德区和三水区的部分镇街建立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全力解决戒毒工作“最后一公里”问题。
积极参与社区矫正工作
从2018年起,佛山所选派了10名干警参与镇街社区矫正工作。
▲开展社区矫治集中教育
选派干警将借助警察身份和专长优势,对辖区社区服刑人员开展入矫宣告、警示教育、心理辅导、涉黑涉恶线索排查等活动,为社区服刑人员分析“高墙内外”服刑的差异,实现戒毒警察与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优势互补,强化了社区矫正监督管理水平,提升了教育矫正质量和社区矫正刑罚执行的规范化水平。
▲干警与“启明星驿站”工作人员合影
此外,佛山市所还选派了4名干警参与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司法局等部门的视频远程会见工作,参与顺德区均安镇和杏坛镇禁毒工作帮扶督导工作等等,旨在将自身放到社会发展大局中去考量,围绕主业延伸工作触角,拓展社会职能,为社会安全稳定贡献自身力量。
- END -
来源:佛山市司法局
记者:邓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