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2日市场数据:
A、全市新房住宅成交信息(单位:套)
全市217;宝安66;福田2;龙岗24;罗湖0;南山15;盐田5;龙华27;坪山30;光明35;大鹏0;深汕13。
B、全市新房住宅可售房源27618套;可售面积2715740.71㎡。
C、全市二手房成交信息(单位:套)
全市189;宝安32;福田49;龙岗52;罗湖28;南山24;盐田152。
1、新盘动态:8.1万/㎡起,罗湖2个新盘将入市
A、华润置地笋岗中心
华润置地笋岗中心位于罗湖区笋岗片区,近地铁7号线笋岗站。项目占地约2.88万㎡, 建面约41万㎡,是集购物中心、甲级写字楼、住宅、公寓。
据了解,本次预售住宅638套,户型为建面约78-140㎡二房至四房;公寓1034套,户型为建面约40-60㎡单房至两房公寓。
其中,住宅销售价格为8.1-9.7万/㎡,带精装修交付。
B、缙山府
位于罗湖银湖的缙山府项目占地3.45万㎡,建面约11万㎡,住宅总套数1006套,户型面积为约93-193㎡。
据了解,项目本次计划预售410套住宅,93㎡、106㎡两种户型;价格方面,预计销售均价约9万/㎡;2023年7月带精装修交付。
2、李宇嘉:深圳楼市不缺政策,缺执行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日前撰文表示,深圳楼市不缺政策,缺执行。
他表示,很多人认为,即便银行评估价按照政府指导价来定,大不了,买卖双方搞个双合同,超过评估价的部分以现金支付,或者借道经营贷、消费贷。过去,这种操作也发生过,而且以深圳的购买力,深圳炒房客的聪明程度,这不是大问题,见招拆招。“但是,你可能太高估购买力了”。
他认为,深圳楼市问题,本质上不是供求问题,而是杠杆问题。把杠杆控制住,就抓住了调控的牛鼻子。“现在,又到了最关键的时候,能祭出指导价,相比过去前进了一大步,政策开始告别碎片化,告别头痛医头。但如何把指导价转化为住建和金融通力合作,打击违规加杠杆,这才是最关键的”。
他强调,过去几年的调控,不缺政策,缺的是执行,各部门密切配合,一以贯之地执行。强烈建议,深圳银保监、金融办,发一个文,从风控的角度,从打击资金违规流入楼市的高度,从金融审慎管理的维度,从金融监管落实“一城一策”的站位,要求辖区内的银行,严格执行二手房指导价。
3、广东房贷额度稍微宽松,深圳不在其列?
22日消息,日前央行广州分行、广东银保监局下发通知,对广东辖内(不含深圳)第三档、第四档、第五档地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提出了具体要求。从该通知来看,对比全国指标红线,广东银行的房贷发放额度稍微宽松。
具体而言,此次通知显示,广东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的具体上限为:第三档中资小型银行和非县域农合机构房地产贷款占比上限、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上限分别为24.5%、19.5%;第四档县域农合机构房地产贷款占比上限、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上限分别为20%、15%;第五档村镇银行房地产贷款占比上限、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上限分别为12.5%、7.5%。
该通知一出,被业内普遍解读为楼市利好。但深圳是否会有所跟进?22日,记者向深圳银保监局求证深圳辖区内相关消息,但截至记者发稿时,未有回复。
值得留意的是,央行、银保监会2020年12月31日首次下发《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
4、调查:已有银行二手房贷款开始参照政府参考价
“从2月18日算起,网签的二手房贷款就要按照政府参考价,我们行已经下文了。”22日下午,记者走访福田区多家银行网点,在光大银行福田区一支行个贷中心,贷款经理对记者明确表示,该行内部已经下发了《关于二手住房按揭政策调整的通知》。
据介绍,光大银行根据《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关于建立二手住房成交参考价格发布机制的通知》及监管要求,以住建局发布的二手住房成交价格作为按揭贷款参考依据。这是在深圳近期推出二手房参考价格机制后,商业银行正式发文要求将二手住房参考价格作为贷款的先例。
随后记者走访福田区CBD的招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七八家银行网点个贷中心。贷款经理表示“新规以来我网点暂时没有办理二手房贷款”、“暂未收到通知,目前仍旧按照市场价来贷款”或“我们正在等细则”等。光大银行全面下发通知之后,后续其他银行继续跟进将是大概率事件,一名深圳商业银行的个贷经理指出,“我们暂时还没下通知,但我们肯定会按照政府规定来开展贷款业务。”
5、深圳交通规划建设将有更大自主权
2021年2月1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将一批省级行政职权事项调整由广州、深圳市实施的决定》(下称《决定》)正式发布,自3月15日起实施。
《决定》赋予深圳更大的自主权,比如深圳市域范围内城际铁路初步设计审批、施工图审查审批、工程验收等事项委托下放前,深圳市城际铁路均由省政府主导相关工作,委托下放后深圳市域范围内城际铁路规划设计将由深圳市主导,一是线站位方案将更加合理,更便利沿线市民的出行需求;二是可加快推动条件成熟的项目提前实施;三是能更高标准建设城际铁路,促进城际铁路公交化一票制运营、站城一体化建设。
6、“龙华两馆”今年有望完成整体结构建设,计划2023年交付使用
23日消息,深圳美术馆新馆、深圳第二图书馆(以下称为“龙华两馆”)建设近期有新进展。目前项目处于基础设施和主体设施衔接阶段,正为主体施工冲刺做准备,计划在今年12月前完成整体结构建设,并保证按照原计划在2023年正常交付。
据了解,“龙华两馆”由一个美术馆、一个图书馆以及一个介于两者之间的公共广场组成。该项目选址深圳北站商务中心区,在城市发展中,具备文化与艺术等多元功能。“龙华两馆”中的深圳美术馆新馆也是深圳“新十大文化设施”之一。
“龙华两馆”的建设将看齐国际水平,发挥公众艺术教育功能,打造城市文化展示空间,提升城市文化与艺术品位。其中,深圳美术馆新馆是艺术展示窗口,是推动中国艺术与国际艺术互动交流的平台、进行艺术交流与欣赏的基地,也是面向公众进行审美教育、丰富市民文化生活的场所,是推动当代艺术发展的重要阵地。
7、深圳将与香港制定联合“政策包” 赴海外招才引智
2月20日,深圳召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会议,会议审议通过的《深圳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2021年工作要点》,其中提到深圳将与香港合作制定联合“政策包”,共同到境外招才引智。
关于深港联合揽才,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2020年的一次采访中透露,正研究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加快推进与深圳和大湾区的创科协同发展,其中一项是正在与深圳商议推出“联合政策包”,吸引海外华人回流香港、深圳。同时,特区政府希望借提供教席、资源支持,吸纳海外学者,让他们可带着课题和研究生回来做研究。
从更具体的角度来看,深圳当前正处在一个创新产业、高等教育、基础研究等齐头并进的大发展时期,人工智能、新材料、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领域,需要大量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尖端人才。而香港作为高度国际化的城市,因为法治环境、教育、医疗等配套,对于招揽国际人才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来源综合自《南方日报》《深圳特区报》《宝安日报》深圳房信网、深圳市住建局
【整理】冯少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