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兽”终于开学了,朋友圈的老母亲喜笑颜开,“她们”却焦虑无比

顺德区妇幼保健院
+ 订阅

神兽开学的日子

对于一些家长来说简直算是

年度最令人兴奋的消息

↓↓↓

但对于家有“熊孩子”的家长来说

却是焦虑无比

↓↓↓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你还在为自家熊孩子的精细功能差,认知发育水平落后,语言表达差,自信心不足,不懂得如何融入其他小朋友的圈子而苦恼么?还在为孩子因不参与班级活动、没有集体感、秩序感、纪律性而被老师投诉不安吗?还在为各种训练排期长需等待而焦虑吗?

看这里,看这里!

我们组合的各类小组课,

就能给孩子提供帮助!

1、什么是小组课?

它是康复训练的一种训练模式,相对于一对一训练,小组课是以两人或两人以上的人,以一起游戏一起学习的形式展开的主题课,诱发儿童主动学习、快乐参与,以主题教学为主线、小组教学为主导,开展多种形式的综合式教学。

目前,儿童保健科已开展感统小组、作业小组、语言小组。通过多人一起游戏、一起学习的互动小组课,以丰富的趣味性,结合全面利于儿童身心发展的需求,来增强孩子的运动能力,语言主动表达,拓展思维方式,提高认知发育水平,增强自信心,融入集体。

2、我家孩子适合上小组课么?

治疗师会对孩子的整体发育水平进行详细的个体化评估及平时教学的整体观察,根据每个儿童的个体差异与小组整体功能状况来安排小组,在教学方面,课程分配明确、内容适当整合,探索和使用诱导技巧,向孩子们表明学习和训练的目的,善用节律性语言,强调输入和建立正确的动作模式,着力提高儿童精细功能,感觉统合能力,认知理解能力,语言主动表达,普及日常生活常识,及社交功能等等方面技能。

我们还会根据孩子们的功能水平安排不同能力水平的小组课,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主题形式及课程安排,所以孩子是否适合小组课及适合哪个小组,要看孩子自身的功能水平。

3、在小组课能学习到哪些知识呢?

小组课的开展弥补了一对一个体训练的枯燥,采用一个或几个治疗师对多位孩子互动模式,小组课训练让孩子:

(一)

有效提高孩子同伴模仿,共同关注,互相参照、比较及轮流等候的概念。我们的孩子经常缺乏能够交往的同伴,更别提各方面能与同伴学习和参考的机会,在小组课里,我们会引导孩子们互相打招呼,互相认识,互相看齐,互相理解对方的行为,随时根据他人的表现去间接学习一些行为规范,尤其是共同关注,互相参照和轮流等候,这在一对一个训时是无法体现的,这也是孩子以后融入集体环境的基础。

(二)

合作关系、集体意识、秩序感的建立及情绪控制的提高。在小组课中,孩子不可避免的会有身体和精神上的接触,难免会遇到一些自己不能接受的事件,尤其是自闭症儿童,那我们会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一定的方法对孩子进行接触、引导及交流,对孩子以后改善不良情绪及提高沟通能力都会有很大帮助。 

(三)

在我们的感统、作业、语言小组课中,都会融入音乐、游戏等能提高孩子学习兴趣和互动性的项目,这样更能激发孩子的适应能力及社交欲望,提升语言主动表达能力,建立孩子之间的交往能力,促进社交的发展及自信心的建立。

(四)

有效提高孩子的认知及逻辑思维能力,有些家长担心小组课人一多,孩子学不到东西,这是完全不用担忧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小组课兼顾了个训课和集体课的优势。虽然是集体上课有同一主题大目标,但也兼顾每个孩子的不同特点针对性扩散教学。同一张苹果卡片,根据小孩能力特点,可不同层次不同逻辑教学,既普遍性又针对性,既复习又深入。

经过我们在平时康复训练和教学中的疗效对比,孩子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小组课后,其主动表达、上课互动、反应能力都显著提高,尤其是有能力去幼儿园、小学的孩子的纪律性、指令性、秩序感、参与性都明显好过一直一对一的孩子。

真正的教育是寓教于乐、寓学于乐,适合孩子的才是好的。“小组课”是我们康复训练的一种形式,是趣味性地将儿童身心发展的需求与康复训练内容相融合的形式,目的是让这里的每一个孩子都成为更好、更棒的自己。我们康复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孩子能适应集体融入社会,实现生活基本自理。在这个过程中,小组课就是一个过渡一个桥梁。

当然,有些孩子因各方面能力不足或情绪、行为问题暂时不能参加小组课,家长也不必太灰心,相信通过我们及你的努力和配合,孩子会慢慢改善,让我们一起加油!我们愿意为孩子在任重道远的康复路上,与你携手共进。

医生介绍

黄秀娟(儿保三楼6号诊室),副主任医师,主要诊治:①高危儿门诊:包括早产儿,低体重,缺氧,窒息,黄疸,颅内出血等住过新生儿科或者保温箱的小儿;②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③运动神经发育障碍:小儿脑性瘫痪,精神运动发育迟缓,语言发育障碍;④儿童健康保健。

宋娟(儿保一楼),副主任医师。主要诊治:①小儿内分泌疾病:矮小症,性早熟,甲状腺功能减低;②高危儿管理:包括早产儿,低体重,缺氧,窒息,黄疸,颅内出血等住过新生儿科或者保温箱的小儿;②儿童心理行为疾病:语言发育迟缓,学习障碍,情绪障碍,多动症,抽动症,孤独症,遗尿症,睡眠障碍等;③儿童健康保健。

杨悦(儿保三楼7号诊室),主治医师,主要诊治:①儿童心理行为疾病:儿童孤独症,社交障碍,语言发育迟缓,学习障碍,情绪障碍,多动症,抽动症,遗尿症,睡眠障碍等;②高危儿管理:包括早产儿,低体重,缺氧,窒息,黄疸,颅内出血等住过新生儿科或者保温箱的小儿;③儿童健康保健体检。

黄嘉静 ,儿童保健科中医师,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之后一直从事儿童保健科(儿童健康体检、儿童康复)相关工作,曾至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南海妇幼保健院、佛山市第五人民医院等医院进行相关进修学习。擅长儿童生长发育检测,高危儿随访、精神运动发育迟缓等疾病的诊治。


来源:儿保科;编辑:实习生陈颖妍、黄欣英;编审:卢敏;审核:汪周艳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