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说“牛”药,中医来介绍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 订阅

辞旧迎新,欢送了2020年鼠年,我们迎来了2021 年牛年,牛的奉献是多方面的。“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少索取、多奉献。

有关牛的神话传说举不胜举,流传最广、最浪漫动人的是牛郎与织女的爱情故事,牛是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角色,而在浩瀚的中药宝库中,有很多是以“牛”字打头命名的药材,据《中药大辞典》记载,仅以牛打头命名的中药就有109种,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几种很“牛”的中药,让大家认识一下它们的模样、功效、作用以及食用的方法。

牛大力

【性味归经】性平、味甘。归肾经、肺经。

【功效与作用】补虚润肺、强筋活络。用于治疗腰肌劳损、风湿性关节炎、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肝炎、遗精、白带。

牛大力炖猪骨

材料:牛大力50克、土茯苓30克。

做法:猪大骨五百克食用盐适量。把猪大骨剁成块状,用沸水焯一下,再加入洗净的牛大力的土茯苓,最后放清水一起煲制成汤,出锅前加入食用盐调味就可以。

功效:补虚润肺、强筋活络。

牛蒡子

【性味归经】性寒,味辛、苦。归肺经、胃经。

【功效与作用】疏散风热、宣肺透疹、消肿解毒。属解表药下分类的辛凉解表药。

牛蒡炒肉丝

材料:牛蒡子10克,猪瘦肉150克胡萝卜丝100克,调味品适量。

做法:将牛蒡子水煎取汁留用。猪肉洗净切丝、用牛蒡子煎液加淀粉等调味。锅中放素油烧热后,下肉丝爆炒,而后下胡萝卜及调味品等,炒熟即成。

功效:可清热利咽,适用于风热感冒,咽喉疼痛等。

牛蒡根

【性味归经】性凉,味苦、微甘。归肺经、心经。

【功效与作用】散风热、消毒肿。主风热感冒、头痛、咳嗽、热毒而肿、咽喉肿痛、风湿痹痛、症癜积块、痈疖恶疮、痔疮脱肛。

牛蒡根炖鸡

材料:牛蒡根500克,母鸡l只,调味品适量。将牛蒡根洗净,削皮切厚片。将鸡宰杀,去毛、内脏、脚爪洗净,入沸水锅焯一下,捞出洗去血污。

做法:锅内放适量水,放入鸡煮沸,加入料酒、精盐、味精、葱、姜炖烧至肉熟烂,投入牛蒡片烧至入味,加入胡椒粉,出锅即成。

功效:可温中益气、祛风消肿,适用于体虚瘦弱、四肢乏力、消渴、水肿、咽喉肿毒,咳嗽等病症。

牛蒡炖肉

材料:牛蒡根500克,猪肉250克,调味品适量。

做法:将牛蒡根洗净,削皮切片。猪肉洗净切块。锅内加入适量水,放入猪肉烧沸,加入料酒、精盐、味精、葱段、姜片,炖至肉熟,投入牛蒡根片炖至入味,出锅即成。

功效:可祛风消肿、滋阴润燥,适用于头晕、咽喉热肿、阴虚、咳嗽,消渴、体虚、乏力、泄泻等病症。

牛膝

【性味归经】性平,苦、酸。入肝经、肾经。

【功效与作用】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经、引火下行、利尿通淋。主腰膝酸痛、下肢痿软、血滞经闭、痛经、产后血瘀腹痛、征疲、胞衣不下、热淋、血淋、跌打损伤、痈肿恶疮、咽喉肿痛。

牛膝丝瓜汤

材料:丝瓜300克,牛膝20克,猪肉(瘦)50克,淀粉(玉米)25克,鸡蛋100克,鸡蛋清30克,料酒10克,酱油6克姜5克,大葱10克盐2克,植物油25克

做法:1、将牛膝去杂质,润透后切成3厘米长的段;2、丝瓜洗净后切去皮,切成3厘米见方的片;3、猪肉洗净,切成3厘米见方的片;4、然后磕入鸡蛋清,放入淀粉、酱油、料酒抓匀;5、姜切成丝,葱切成段;6、将炒锅置武火上烧热,加入素油,待油烧至六成热时,下入姜丝、葱段爆香;7、再加入1800毫升清水,置武火上烧沸;8、然后放入丝瓜、肉片、牛膝煮熟,加入盐、鸡精即成。

功效:本品具有补肝肾、清热化痰、降低血压之功效,适于热病烦渴、高血压等症患者食用。

川牛膝

【性味归经】性平、味甘、微苦、无毒。入肝、肾二经。

【功效与作用】祛风、利湿、通经、活血。治风湿腰膝疼痛、脚痿筋挛、血淋、尿血、妇女经闭、症癜、用于经闭症癜、胞衣不下、关节痹痛、足痿筋挛、尿血血淋、跌扑损伤。

川牛膝与怀牛膝的区别:两者的主要区别是产地不同。川牛膝生产于四川,而怀牛膝生产于河南。川牛膝和怀牛膝共同的功效是活血通筋,强筋健骨,引火下行。而对于产地的不同它的功效也有不同的偏重。其中川牛膝偏于活血化瘀,而怀牛膝偏于补肝肾,强筋骨。

牛筋草

【性味归经】性凉、味甘淡,。入肝经、肺经、胃经。

【功效与作用】清热利湿。治伤暑发热小儿急惊、黄疸、痢疾、淋病、小便不利、并能防治乙脑。

牛筋草配乌鸡

材料:适量牛筋草、乌鸡一只、调理适量。

做法:把新鲜的牛筋草洗净以后,直接塞入到处理干净的乌鸡的腹内,然后入锅隔水蒸。

功效:强壮筋骨,疏通经络,能提高人体筋骨健康水平。

来源:中医科 段昱

编辑:宣传科新媒体工作室

图片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