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可食无菜,不可食无汤”,无论菜品多么丰富,广东人的餐桌上必定少不了一道靓汤。但爱喝汤的你也不一定知道,老火汤里的嘌呤,其实没传说中那么恐怖。
汤中的嘌呤有多少,取决于食材中含有多少嘌呤,炖汤过程中不会额外产生嘌呤。食材中的嘌呤高,能进入汤中的就多;食物中的嘌呤少,进入汤中的就少。
煲汤的过程,一方面食材中的嘌呤会溶到汤中,另一方面有一部分嘌呤会降解转化。当把汤煲到一个小时以上,汤中的嘌呤基本上就达到了最高值,再继续煲几个小时,含量不会增加,甚至有可能降低。
总的来说,汤中的嘌呤总量都只是食材中的一部分。久炖和煎炸炒涮一样,嘌呤含量有多少取决于食材,而不是烹煮方式。
避免高嘌呤摄入,要限制的是食材,而不是烹煮方式。
汤里的浮沫到底是什么?能吃吗?
炖肉的时候,常常会有一层泡沫浮在表面,这些到底是什么?
食物中的很多成分,比如蛋白质、皂苷等,都是表面活性剂,当在热水中待的时间足够久,这些物质会跑出来,降低水的界面张力,让水有足够的力量,稳稳地“包住”空气,就形成泡沫。蛋白质、皂苷不仅能和水亲近,还可以跟油亲近,形成泡沫后,再包裹住食物里面的油脂,让泡沫的成分更复杂。
所以肉汤里的浮沫不是什么脏东西,是肌红蛋白、蛋白质或者脂肪,不好看,但可以吃。
原来,老火汤也没想象中那么多嘌呤,汤里的浮沫不是啥脏东西,这些跟我们的饮食健康息息相关,你会喝汤了吗?
来源:晶报
编辑:李镓洧
初审:王剑
审核:戚正涛、孙玉平
审核发布:范琳燕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