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榜 | 中山市市场监管局:统收统配口罩2424万个,数字背后的战“疫”密码

广东市场监管
+ 订阅

「光荣榜」栏目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节奏。广东市场监管人挺身而出,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用大无畏精神奋斗在战疫一线,他们坚守在农贸市场、监管一线,他们整治野生动物交易、严查假冒伪劣防疫物资、打击哄抬物价、稳定市场秩序,他们在团圆节日不得不与家人分离,有的甚至累倒在工作岗位。

在积极战“疫”的同时,他们还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渡过难关、维护消费者权益、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和产品安全、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其中涌现出一大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广东市场监管特别推出「光荣榜」栏目,报道这个优秀群体的典型代表。第四期亮相的是“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你还记得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初的口罩有多难买到吗?小小口罩采购难,折射出疫情期间抗疫物质储备的窘境。2020年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来势凶猛,中山市医用口罩、防护服等疫情防控物资储备严重不足,生产能力近乎为零,形势严峻。此时,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被中山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指定为牵头单位,统筹全市疫情防控物资保障工作。

全局动员,迎难而上,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向中山市民交出了一份漂亮答卷。据统计,仅应急响应期间,该局派出130多人,依靠自身的场地、技术、设备等条件,为全市统收统配口罩2424万个、测温仪18078支、酒精61635公斤、护目镜1250个、防护服8000套、隔离衣3000套、医用手套60000对、消毒液和熔喷布等物资一批,有效地缓解了防疫物资紧缺局面,为全市抗疫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一个个数据交织成了市场监管人的抗疫密码,数据的背后是中山市场监管疫情防控工作的周密部署和创新开展,中山市市场监管局也荣膺“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

稳供应 保质量

查获假冒伪劣口罩21.17万个

断货、价格上涨、市民排队抢购……2020年春节前夕,随着市民采购口罩数量增加,工厂放假停工,中山市内医用口罩面临断货的危险,不少药店门前出现市民排队购买的情况。

由于购买需求激增,市场上的口罩价格水涨船高,部分商家为谋取更多利益,采取违规涨价和囤货等措施,干扰了市场上口罩等防疫物资的采购秩序,更在社会上制造了恐慌情绪。

在疫情形势严峻的紧急情况下,稳定的物资供应至关重要。2020年1月21日,针对市场上的防疫物资销售乱象,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价格提醒告诫书》,要求各医疗药品用品经营者遵循公平、合法和诚实信用的原则,用好自主定价权,依法合规经营。同时,市场监管部门加大巡查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哄抬应急药品、防护用品、生活必需品价格以及不明码标价等价格违法行为,全力维护市场秩序,确保市场稳定。

为严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阻断可能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还严厉打击销售、食用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等违法行为。2020年1-8月,全市共检查农贸市场、商场、超市和餐饮单位17.9万家次,发现违规经营野生动物问题104个,100%责令整改或立案查处。为发动广大市民集体监督举报相关违法行为,中山市市场监管局向社会发出《关于征集非法销售、食用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线索的公告》,通过有奖举报等方式,打响打击禁止野生动物交易的全民战。

此外,为把住防疫物资安全关,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口罩、防护服、体温计、消毒用品等为重点,深入开展专项检查执法行动。2020年前8月累计检查生产经营企业3.3万家次、使用单位203家次,查办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案件69宗,查获假冒伪劣口罩21.17万个、其他非法防护产品908件,向司法机关移送案件13宗。

据统计,2020年1-8月,中山市市场监管系统共查办各类案件4847宗,罚没款1841.67万元,移交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案件73宗。其中,查处疫情防控相关案件173宗,查获涉案防控物资货值52.57万元,罚没款68.67万元,移送公安机关案件13宗。系列专项检查和执法行动为净化市场环境、稳定社会秩序起到了重要作用。

重创新 破难题

抗疫工作实现多个“率先”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山市市场监管局结合自身职责,迅速行动起来。疫情发生在春节假期前后,防控物资生产和销售都面临着众多变数,市场监管工作也由此面临着一系列新挑战。针对疫情期间的新情况,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形成了一套创新抗疫“战法”。

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疫情发生初期,中山本土医用口罩等防疫物资产能不足,从外地购入乃至国外进口成为了缓解防疫物资之困的重要途径。为加快进口防疫物资进入中山的速度,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全省率先建立了疫情防控急需进口物资快速通关合作机制,按照“即报即审即批”原则,协助海关放行口罩、防护服、护士帽等各类应急进口物资,不断补充的物资有效缓解了疫情初期中山防控物资短缺的状况。

此外,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还发布《中山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期间应急医疗器械产品备案办理指引》、《中山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期间应急医疗器械生产备案办理指引》、《中山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期间应急医疗器械生产委托备案办理指引》,为防疫物质生产企业开办绿色通道,推动本土防疫物资产能加快恢复。据统计,指引发布以来,该局共为40家企业、71件应急医疗器械产品办理生产备案和产品备案,中山医用口罩和防护服本地产能从零快速跃升至日产口罩300万个、防护服2.5万套,酒精、消毒液、测温仪、药品等各类防疫抗疫物资日益齐全充沛。

疫情期间,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创新作为防疫工作破局的重要抓手,经过探索,中山逐渐走出了疫情防控物资从“一无所有”到“自给自足”再到“产能丰沛”、从“单一供给”到“品种覆盖”再到“质量提升”的新路子。疫情期间,中山还在全省率先发布《中山市口罩和防护服生产企业标准体系》,推进防疫控制与企业复工精细化管理,填补了我国口罩和防护服全链条标准体系的空白;严格落实重点药品销售登记报告制度,率先在全省实现药店登录智慧食药监系统注册率、信息上报率“两个100%”。

稳企业 促发展

为企业复工复产打通“最后一百米”

2020年3月5日,华士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酒精生产线再次启动起来,复产后酒精日产量可达100吨,3月6日,该公司正式开始向市场供应药用酒精产品。中山华士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山市唯一的酒精生产企业,也是大湾区范围内唯一生产药用酒精的企业,但此前该企业的《安全生产许可证》到期后就一直处于停产状态。

疫情突如其来,防疫物资一下子紧张起来。为充分调动市内产能,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疫情发生后就立即派出工作人员,到市内开展产能调查,并为相关企业提供复工复产服务。当得知华士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情况后,该局马上启动了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支援和服务工作。该局一方面推动该公司紧急从广西分公司调运酒精至中山,并召集相关药品生产企业提供储存场所及设备实施酒精储备,另一方面,与应急管理部门沟通,协调启动特殊审批程序,紧急组织省内专家对该公司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评估,评估达标通过后,向华士达核发临时《安全生产许可证》。此外,该局还组织中山市质量计量及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专业技术人员进企业,对该公司的计量器具及特种设备进行计量及检验检测,为该公司酒精复产做好准备,同时加强对该公司的生产及质量管理监督检查,确保酒精质量。多方协作下,该公司得以顺利复产,也进一步增强了中山抗疫物资的供应能力。

这是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缩影。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紧紧围绕“六稳”“六保”,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切实做好支持市场主体复工复产复市和学校复学工作,打通复工复产和复学的“最后一百米”。除了在审批服务流程上开展服务,市场监管部门还在检测检验和技术服务方面为企业提供支持,2020年以来,市场监管部门已为中山市场主体复工复产减免检验检测项目和技术服务收费超过1700万元。

疫情期间,中山市市场监管局把投身疫情防控作为干部队伍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和“磨刀石”,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大批党员和一线业务骨干下沉至镇区基层,进企业驻点服务,协助企业增产扩能,起到了良好效果。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