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新年,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第一声“春雷”,便是工信部发布了第二批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下称“先导区”)名单。
广州与北京、天津(滨海新区)、杭州、成都等市在列。加上此前的上海(浦东新区)、深圳、济南-青岛3个先导区,全国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已增至8个。
这是中央部委第二次“点名”广州,创建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发展区域。去年9月,科技部发出公告,支持广州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下称“试验区”)。
一方面,两部委“点将”广州是基于广州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既有优势;另一方面,两部委的先后布局为广州人工智能产业勃发开启了“双引擎”。
两个“国字号”区域加身,将助力广州进一步融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布局。这也意味着广州在人工智能领域从“科技研发”到“产业应用”的进阶延伸、双线发展。
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
| 降大任于广州:试验区与先导区来了
无论是试验区还是先导区,都有走在前列、先试先行的意味。
根据工信部官网,“先导区”是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通过深化改革、制度创新和融通发展,加快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突破,加速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推广和产业化。
其核心诉求是让人工智能技术从实验室“走出来”,在实体经济的战场一展身手。具体而言,它有四个方面的特征:
应用牵引,利用开放场景带动产业落地;改革创新,用新思路新机制激发活力;部省联动,优势互补形成工作合力;特色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智能经济。
广州春运上新全国首个人工智能视频综合分析平台“交通慧眼”
这四项分别强调了先导区的目的、举措、规格、特色。
工信部要求广州:一是紧扣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要求,充分利用产业链条齐全、创新要素汇集、应用场景丰富等条件,高标准建设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实验区;
二是聚焦发展智能关键器件、智能软件、智能设备等核心智能产业,面向计算机视觉等重点技术方向和工业、商贸等重点应用领域,不断挖掘人工智能深度应用场景。
此前,科技部对广州建设试验区的要求与之相似——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探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新路径新机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试验区和先导区在广州建设,是全局层面的通判考量。其规划格局并非局限于广州一隅,而是要发挥广州的引擎功能,带动大湾区相关产业的发展。
往小了说,二者寄望于以人工智能激发广州“老城市新活力”;往大了说,二者将示范引领粤港澳大湾区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
纵观第二批先导区建设名单,不同城市的定位各异。北京聚焦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领域,天津聚焦智慧港口、智慧社区等领域,杭州聚焦智能制造、智慧金融等领域,成都聚焦医疗、金融等领域。广州则深耕智能软硬件设备,与工业商贸领域。
可以看出,在具体的产业与领域中搭建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是先导区的共性要求。广州的特色之处与自身的产业储备密不可分。
以软件业为例,作为中国软件名城的广州,形成了“基础操作系统—行业应用软件—系统集成运维—互联网在线服务—信息安全—嵌入式应用—软件检测认证”的完整产业链条。
| 发展链条延伸:从创新试验迈向产业前沿
半年内,广州的试验区与先导区双双获批。
当前工信部支持建设的8个先导区莫不如此。它们的另一重“身份”,都是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2019年8月,科技部发布的《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指引》提到,到2023年全国将布局建设20个左右试验区,打造一批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人工智能创新高地。如今已有12市1县获批建设试验区。
那么,试验区和先导区的关系应当如何解读?
这需要从“人工智能”本身着眼。广东省科学院智能制造研究所研究员张昱指出,人工智能所涉领域较为多元——既有基础研究,例如芯片、边缘计算等需要建构理论体系;又有落地应用,例如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方面,人工智能是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出现的,其主要功用在于提升效率、协同辅助。
“因此,人工智能是侧重科研还是产业,需要根据不同的细分实践场景来定。”张昱谈到,但无论如何,从基础研究到创新试验再到产业落地,是一个新兴技术的普遍性发展脉络。
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琶洲片区。
按此规律,一般科技创新试验在前,落地应用产业化在后。这也说明了为何先导区的批复时间大多晚于试验区。此外,先导区的数量也少于试验区——前者由工信部主导,在产业链条的下游,后者由科技部主导,在产业链的上游。
一个城市如果同时具有试验区和先导区的“身份”,那说明该城市在科技创新阶段已具备一定的优势,可以继续向产业化迈进。科技与产业,也将相得益彰共同作用于该城市的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
“建设先导区,要求某个城市具有现实基础。”张昱说,在技术研究层面,本地应当具备了成熟的理论体系,实验室验证步骤已然完成,即将进入小试阶段,需有产业大数据做支撑;在应用层面,该地区产业的信息化、自动化程度,已经达到了往智能化发展的水平。
简言之,先导区的产业基础要对于人工智能有较大现实需求;科研院所则可以提供较为成熟的理论成果。
| 宏图起于现实:广州场景要素“全贯通”
为了迎接先导区,广州做足了功课。
2020年,广州4家人工智能企业入选“独角兽”创新企业榜、8家人工智能企业入选“未来独角兽”创新企业榜,人工智能企业占了榜单的1/3。从企业的主攻方向便可得知,市场主体对人工智能应用的接受度较高,人工智能产业已成为广州创新发展的主赛道和新引擎。
在顶层设计方面,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一江两岸三片区”(“一江”指珠江,“两岸”指珠江南岸和珠江北岸,“三片区”指琶洲核心片区(含广州大学城)、广州国际金融城片区和鱼珠片区)的空间格局已经初步形成,总面积约81平方公里。
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一江两岸三片区”图示
在产业载体方面,据不完全统计,全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重点载体共有24个。其中,南沙国际人工智能价值创新园、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琶洲核心片区、黄花岗科技园3个园区被认定为省级人工智能产业园(全省8个),数量居全省第一。
在实践主体方面,广州培育了云从科技、小马智行、佳都科技等多家人工智能企业;创建了科大讯飞机器人智能交互平台、佳都科技智慧交通平台、云从科技人机协同平台等“广东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实验室启动建设。
2020年10月以来,广州发布了两批共36个数字经济领域优质应用场景,涉及交通、政务服务、城市管理、医疗教育等多个行业领域。人工智能的要素在其中多次出现,例如城市管理视频智能分析、燃气智能表应用和瓶装燃气供应监管平台等等。
去年末,广州招商深度推介之旅第三站——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投资合作交流会来到了西子湖畔。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途径,广州分批次、多维度释放应用场景,遴选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和典型案例,在全省、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
“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是广州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高裕跃介绍。创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广州具有信息基础设施先进完备、产业门类齐全、应用场景丰富、数据资源支撑能力雄厚等优势。
时至今日,广州的人工智能市场化启蒙已经基本实现,大规模的商业推广和市场应用已是“箭在弦上”。科研机构与市场主体一道,推动人工智能正在从技术向应用、从落地到推广跨越。场景要素“全贯通”的人工智能产业,让先导区建设蓄势待发。
| 应用驱动未来:“三层”叠加造就生态
作为一项“中间产业”,人工智能延伸到细分领域里,会出现新技术、新手段、新方法。“人工智能产业对其他具有产业支撑、催化作用。”张昱表示。因此,判断地区之间的人工智能发展差距,从该技术与其他应用的结合水平,便可看出端倪。
《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20》显示,广东地区在论文发表、专利申请量、专利转移数三个方面,均处于全国第一梯队。这说明在创新策源、成果供给、经济变现等方面,广东走在全国前列。其中,广州、深圳两个先导区,是广东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支柱。
“广深互为犄角,双城联动,在人工智能领域大有可为。”张昱提到,广州发展人工智能的短板要素,深圳可以提供弥补。
目前,广州缺乏人工智能领域的龙头企业;海外人工智能专家进驻相对有限等等。这些瓶颈问题已在逐渐改善——2020年底,华为携手广州在白云区建设研发中心;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广州)被列为鹏城实验室广州基地……
下一步,广州将如何开展先导区建设?
据广州市工信部门规划,广州将以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为“核心”,形成市区联动的“一核多点”格局;围绕“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以应用层为驱动、以基础层和技术层为支撑推动产业升级,聚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建设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
广州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汽车产业。
具体举措是基于广州现有的产业基础和传统优势,打造打造人工智能核心产业集群、挖掘人工智能创新标杆应用、加速智能制造全面升级、夯实人工智能创新支撑体系。汽车、无人机、交通、商贸等,都被纳入发展规划。
张昱观察到,尽管缺少人工智能本领域的龙头企业,但广州在汽车、家居等其他产业里拥有龙头企业(广汽、欧派等)。为此他提议:“这些领军企业要及早在工艺和技术手段方面,制定符合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相关标准。率先形成标准意味着更大的行业话语权。”
人工智能时代,各行各业开启了“下半场”竞争。先导区在广州设立,将助力广州在百舸争流的发展大势中保持领先。到2022年,广州计划形成50个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应用场景,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1200亿元,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区。
【南方+记者】李鹏程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