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走丢后郁郁寡欢?警惕老年人的“隐形杀手”

三九脑科医院
+ 订阅

宠物狗丢失后

70岁老太又摔了一跤

之后整个人变得

反应迟钝、寡言少语

是过度伤心

还是…

郁郁寡欢、不理人

王奶奶今年70岁了,孩子平时工作都很忙,王奶奶便养了一条泰迪犬作伴。王奶奶非常喜欢这条狗狗,无论到哪里,都会带上它。

1个月前,王奶奶带泰迪出门时,狗狗却走丢了,找了许久都没找到。次日,王奶奶外出寻找泰迪犬时,因为过度担心一时竟迷路了。找不到狗,又忘了回家的路,焦急之下,王奶奶不小心绊倒摔了一跤,脑袋磕到路旁的障碍物,当时并没有破皮流血。

被好心人送到花都某医院后,医院检查发现王奶奶颅内有少量出血。医生建议保守治疗。接下来的几天,王奶奶变得不爱说话了,不主动交流,也不回答别人的问话,反应也有些迟钝。家人还发现王奶奶走路的时候总是拖着右腿。儿媳还发现一向讲卫生的王奶奶竟然尿裤子!

经过治疗后,王奶奶能和家人简单交流,但走路依然不便,家人放心不下,带王奶奶来到广东三九脑科医院。

手术清血肿解症状

我院神经外三科主任金鑫接诊了患者。结合影像检查及临床症状,金鑫认为患者硬膜下血肿的诊断明确,且出血量较大。

“慢性硬膜下血肿一旦出现明显症状,首选手术治疗。通过钻孔引流手术,能取得满意的结果。”金鑫向家属解释道。

▲术前影像

▲术后影像

王奶奶接受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肢体活动明显好转,虽然还是担心走丢的狗狗,但也愿意和别人说话了。住院一段时间后,王奶奶便出院了。

点评专家:金鑫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指颅内出血并血液聚集在硬脑膜下腔的情况,多见于颅脑外伤的患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

该病高发于老年群体的原因主要有:第一,老年人会出现生理性脑萎缩情况,这会使颅腔体积增大,进而使蛛网膜下腔空间增大增宽;第二,颅脑外伤后,颅腔活动度增大,血管拉直变细;第三,老年人群常合并动脉粥样硬化表现,这会使血管的弹性降低;第四,在颅脑受到外伤后,桥静脉会过度牵拉,引起破裂及出血,出血会流入到硬膜下腔部位,进而引起包膜血肿。

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症状通常表现为慢性颅内压增高、头痛,部分患者还会表现出智力障碍、精神异常、肢体偏瘫及失语等症状。

金鑫提醒,老年人头部外伤后可别掉以轻心。该病发展缓慢,而部分老年人本身就有行走不便、反应迟钝等问题,所以一时之间很难察觉,如果不及时就诊检查,患者很可能会出现昏迷甚至生命危险,“慢性硬膜下血肿是名副其实的老年人的‘隐形杀手’。”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