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佛山23岁女孩陈某梅因七氟烷中毒致急性呼吸、循环功能障碍在酒店内身亡的事件备受关注。该女孩的尸检报告中提及死因为“七氟烷中毒”,这一原因引发科普博主们的广泛讨论。
言论被批不专业
网红医生拿自己“开刀”
此前,粉丝200余万、自称三甲专科医院妇产科医生的博主@妇产科的陈大夫 发文,介绍了吸入性麻醉剂的危险性,并呼吁警方彻查七氟烷的流通渠道。但在其博文中,一句“还真的有这样一捂就晕的药物,那就是乙醚、七氟烷这类高纯度的合成化学物”引发了争议。
2月15日,江苏省南京市公安局江宁分局网安大队民警@江宁婆婆 发文称“这番话很不专业,很不严谨,很不负责”,“七氟烷确实是麻醉效果比乙醚更好的化学品,但是要达到‘一捂就晕’,乙醚做不到,七氟烷也做不到。一捂就死的化学品倒是很多。”科普博主@科学未来人 也称, @妇产科的陈大夫 的说法很不严谨,或者说是错误的,建议其修改博文,以免误导网友。
看到自己被指正,@妇产科的陈大夫 坐不住了,她直接拿自己做起了实验,写道“让你们体会一下我有多严谨,我严谨起来,连自己都坑”。
@妇产科的陈大夫 还声称,视频中的七氟烷是她很久以前“通过正规途径购买的”,“现在这个途径已经被封了”。目前,该视频已经被删。
陈大夫再度发文致歉:全程合法
在被网友指出七氟烷是“管制药”后,陈大夫称自己报警自首,并称警察告诉她“这药不是管制的”,让她找家医院当医疗垃圾处理,处理好了再向警方汇报,警方会跟进这件事。“然而我用自己做实验这件事,错了就是错了。我承认,并接受大家的批评。”陈大夫写道。
2月17日,@妇产科的陈大夫 再次发布致歉声明称,她所做的事情全程合法。该声明中提到,“七氟烷确实是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到的,是在正规的网上药店购买的,有药师开具专门的处方。支付凭证也已经被我找到,今天已出示给了警方。”陈大夫称,她已将药物上交警方。目前,当地派出所正决定处理此瓶药物。
“希望经此一事,能够引起大家对于某些非管制麻醉剂的重视。”@妇产科的陈大夫 表示。
一闻就晕的麻醉药存在吗
实验相关话题引起了警察、医生、网友等公众的关注。不断有人从自己的专业角度,或指出实验者的说法不严谨,或聚焦于七氟烷的管控问题。
北京市海淀医院在2020年7月发布关于麻醉药的科普:吸入麻醉药是一种气体或挥发性液体,通过呼吸道吸入而发挥麻醉作用的全身麻醉药。
从理化性质来看,最有可能实现一闻就晕的药物是乙醚和地氟烷,因为它们的沸点低,可实现室温下液体转气体,并可在室外也保持较高的气体浓度。而其他的吸入麻醉药,因沸点高或血气分配系数高,不会达到一闻就晕的效果。
虽然医学中是存在一闻就晕的相关药物,但是利用它们实施犯罪还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它们的使用条件是较高的,必须要有一个局部相对密闭的条件下(如医用面罩,气管插管,置入喉罩对位良好时),所以其实有三点值得大家注意:
一、只有高浓度大量吸入才有用,在空气流通的户外是很难保证药物浓度的,且即使在高浓度相对密闭的环境下也至少需要1-2分钟患者才会逐渐失去意识,所以不可能一闻就立马晕倒,不省人事。
二、常用的吸入麻醉药的代谢很快,大部分吸入麻醉剂以原形从肺排出体外,几分钟后就会恢复意识,需要持续地给药,才能长时间维持麻醉效果。
三、医学上的大部分吸入性麻醉剂具有刺激性气味,虽然有一些药物课本上描述为果香味无刺激,如:七氟烷,但是它们具有的果香味是非常特殊的味道,这种特殊性也不会让犯罪分子在人们察觉不到的情况下实施犯罪。
同时@江宁婆婆 多次在微博上指出:“七氟烷‘一捂就晕’确实做不到,从以前发生的类似案件看,七氟烷类的吸入麻醉剂大多是作为‘中继麻醉剂’出现的,不是不要提防,而是用到这个药的时候你往往已经没法提防了”。“口服和注射麻醉剂是存在的,那种拍一下你的肩膀冲你吹口气和你说句话就分分钟操控你的意识让你在清醒状态下带着他去银行取钱的迷魂药不存在。”
滥用危害大!科普不能失去分寸
一些静脉注射类的麻药,最开始是拿来止痛的,能减少中枢神经系统对疼痛信号的感知、起到较好的镇痛作用。
但同时,它还能让大脑产生奖赏、欣快感和幻觉,具有成瘾性。
这两类静脉麻醉药物常被用作全身麻醉:一种是曾经被用作兽用麻醉剂的氯胺酮,持续时间短,一些小手术常常用到。服用后会出现“木僵状态”,用药过程的记忆会消失,还会产生“灵魂出窍”的幻觉。
另一种叫芬太尼类药物,来自阿片类家族,它起效快、药效强、安全性好,是普外科、妇产科手术用得最多的麻醉镇痛药。但它也有兴奋、致幻的副作用,也是这些作用让一些人枉顾成瘾危害,产生严重药物依赖。
只要是药物滥用成瘾,对身体、精神状态都会有损伤,对日常生活行为也会产生很大影响。
比如,生理上或可出现肌肉抽搐或颤抖,除了产生强烈心理依赖,更会让患者产生严重精神问题,比如药效过后情绪低落,食欲不振,记忆丧失,头昏眼花,有些患者甚至经常出现无意识性跌倒以及认知功能障碍。
人们还忽视麻醉类药物滥用的严重危害:一旦过量注射可导致使用者呼吸暂停而死亡!
而那些常年被失眠、焦虑等困扰的人,切不可在黑市中购买这些麻醉药品来缓解失眠、焦虑等症状。
明知麻醉药品危险性,而依然想方设法注射的人,请寻求专业戒毒,不要抱着侥幸心理。
切不可擅自私下进行国家管制类精麻药品交易、使用,这是在法律边缘试探,更是对自己、对家庭不负责任!
其实大家不用过于担心
假新闻中“迷药”的神奇效果
但生活中有意识地
防范犯罪行为是正确的
大家一定要好好保护自己!
(广州普法)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