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出江中,盛于二月,每年春季2-5月是河豚鱼生殖产卵期,此时河豚鱼毒性最强,也是河豚鱼中毒高发季。有古谚语:不食河豚,焉知鱼味,食了河豚,百鱼无味。近日,我省个别地区发生家庭食用河豚鱼、海母引发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件。
何为河豚鱼?
河豚是鲀科东方鲀属鱼类的统称,一种味道鲜美但含有剧毒物质的无鳞鱼,主要分布在中国黄海、渤海、东海、南海以及近海江河中,主要生活在水的中层或底层,以贝类、甲壳类和幼鱼为食。
河豚体呈圆筒形,向后渐狭,体裸露无鳞或被覆刺鳞,背鳍一个,无鳍棘,与臀鳍相对,无腹鳍,尾鳍截形或圆形或新月形,体色及花纹随种类的不同而异。
河豚鱼毒素极其稳定!
不管你是盐腌还是太阳晒,煎、炒、烹、炸,火烧、炭烤,就算使出看家本领,把十八般武艺全拿出来,这河豚毒素依旧非常稳定,结构难以破坏。河豚毒素,就算把你们家里面所有的高压锅都用上,也都没有用,毒素依然存在。
毒素在河豚鱼体内分布极其复杂
河豚毒素的第三个特点,就是在河豚鱼体内分布极其复杂,在不同的河豚体内毒素的分布也不同。河豚鱼有120多个品种,有不少品种外表长得差不多,但内在的毒性分布却是天差地别。
有的河豚鱼内脏部分有剧毒,肌肉部分是没毒的,可有的河豚鱼,全身上下,连皮带肉全都有毒,没有任何一个部分可以食用。
还有些鲀类,比如虫纹东方鲀、铅点东方鲀,这些东方鲀类,肌肉里头就有毒。在没法辨别它种类的时候,是绝对不能吃的!
误食河豚中毒的症状
河豚鱼中毒起病急、病死率高,患者一般在食用后10分钟-3小时出现中毒症状,首先出现口唇、舌尖、面颊发麻,肢体乏力,也可能伴随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继而出现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眼睑下垂、抬手困难、步态蹒跚、声嘶、语言不清等,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心律失常及传导阻滞、昏迷。最后出现呼吸和循环衰竭,症状发展迅速,往往在数小时内死亡,很可怕哦!
不是所有品种的河豚都能吃!
多年来,中国的政策一直是严禁食用河豚的。
2016年,国家发布了《关于有条件放开养殖红鳍东方鲀和养殖暗纹东方鲀加工经营的通知》,允许人工养殖“红鳍东方鲀”和“暗纹东方鲀”这两个品种。
不过,并非任何人想养就养,想卖就卖,想加工就加工,该通知对河豚养殖基地、加工企业、加工人员、安全加工技术等方面都作出了严格规定,河豚加工产品的包装上还要附带二维码,出了事可以立即溯源追踪。
除此之外,其他养殖的河豚活鱼,都禁止加工经营!
如何预防河豚鱼中毒?
01
识别河豚鱼外形,以防误食
河豚鱼体呈圆筒形,有气囊,遇到危险时会吸气膨胀,背鳍1个,无腹鳍,无鳞或有小刺。身体椭圆形,前部钝圆,尾部渐细。体背灰褐,体侧稍带黄褐,腹面白色;体背、侧面的斑纹随种类不同而各异。如果碰到疑似的鱼种,务必拣出。
02
不要在陌生的环境购买和食用
如出国旅游,即使在某些允许加工、出售河豚鱼的国家,也尽量不要购买或食用河豚鱼。
03
不小心误食了河豚鱼,立即就诊
目前没有特效解毒剂,预防误食、及时抢救是目前预防中毒的主要方法,医生会用催吐洗胃、导泻的方法帮助排除河豚毒素。
为避免食用河豚鱼中毒,广大消费者切记不购买、不自行捕捞和食用野生河豚鱼,不购买、不食用未经国家审批的企业加工的河豚整鱼。
统筹审核:王倩
文案编辑 :谢婕
图片来源:摄图网
参考素材来源:健康广东、育苗通、广州日报、健康汕头
内容整合网络,不涉及商业盈利,旨在分享健康生活,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