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南海千年桑园围登上人民日报!这条文化与美景并存的线路,安排!

九江镇南畔华光小学
+ 订阅

昨日(2月16日),人民日报刊登报道《桑园围 岭南的水利传奇》。报道介绍,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佛山桑园围,始建于宋代,集围垦、灌溉、养殖等于一体,护百姓,保安澜,变水患为水利,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查看报道全文内容

2020年12月8日,佛山桑园围入选为第七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成为我国首个以基围水利为主体的世界级遗产。

西樵镇桑基鱼塘全景。(资料图片)

趁着假期还未结束

跟着南小游一起来感受

这条文化与美景并存的游玩路线吧~

佛山桑园围历史文化游径

佛山桑园围历史文化游径

贯穿南海西樵和九江

游径:松塘村--民乐窦--吉水窦--西樵山--烟桥何氏大宗祠--下北石塘闸--探花桥--九江吴家大院

沿途多个必去打卡点

一起来看看吧

西樵段

水光潋滟、阡陌相连

碧绿水岸围起的片片鱼塘

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

作为珠三角腹地上的璀璨“明珠”

南海西樵,这个岭南文旅小镇

依托优美的渔耕粤韵景致

戳视频马上带你开启一趟

水乡韵味浓厚的南海乡村游

01

西樵渔耕粤韵园

世间少有美景,良性循环典范

蓝天白云下

搭乘乌篷船畅快穿梭

体验渔耕粤韵、饱览桑基鱼塘

一路上泛发着绿意悠悠的生命力

西樵山南桑基鱼塘湿地片区作为珠三角地区面积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桑基鱼塘,曾推动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形成“池埂种桑、桑叶养蚕、蚕茧缫丝、蚕沙养鱼、鱼粪肥桑”的完整生态循环系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间少有美景,良性循环典范”示范区。

这个集休闲旅游、徒步、骑行

捕鱼、采摘、船游、农耕于一体的

现代田园综合体

试问岭南应不好

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西樵渔耕粤韵文化旅游园

每日开放时间:8:30-16:30

预约购票方式:提前一天预约,进入【西樵渔耕粤韵文化旅游园】微信公众号,点击菜单栏【在线预约】进行实名登记。

咨询电话:0757-66826305

交通指引:

①自驾:直接导航“渔耕粤韵文化旅游园”即可,景区可提供近400个免费车位;

②公交:乘坐樵16路公交到西樵山南门站下车后,步行也可到达。

(西樵渔耕粤韵文化旅游园公众号)

02

民乐窦

窦即窦闸,是一种水利设施,用于防涝和灌溉。围内最古最大的石窦是西樵山旁的吉水窦,较大的还有民乐窦、九江惠民窦等。

位于西樵民乐村的民乐窦,始建于明末,清光绪四年重建。它反映了西樵丝绸业发展历史的沧桑,当时,民乐是广东最大的丝织品集散地,各地丝织品云集于此。民乐窦旁的码头也被誉为“银船码头”,被认为是中国南方“水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民乐有个窦,家家纺织声”的谚语,便由此唱遍南海。

03

吉水窦

吉水窦始建于宋代徽宗年间,清光绪甲午年(1894),陈启沅捐资重修。吉水窦的结构采用中国石拱桥的建筑原理,重修至今仍坚固如初。吉水窦对研究“桑园围”水利发展与古窦闸的建筑有一定的历史价值。2006年被佛山市人民政府列为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04

听音湖

围绕着西樵山的

即是“岭南文旅RBD”核心区

——听音湖片区

这里文旅业态发展迅猛

观心小镇

观心小镇是由19栋建筑组成

总建面积约12万平方米

定位为国家级文旅休闲小镇

五大产业包办你的吃住娱购

文旅配套丰富且高规格

05

飞鸿馆

飞鸿馆占地面积约27亩,建筑面积约3.8万㎡,建筑设计融合醒狮、龙舟和岭南武术等别具特色的文化内涵,是“岭南文旅RBD”核心区的主要项目,将打造成“南中国武术中心”。

飞鸿馆定位为能承接大型体育比赛、展览、表演、培训、各类文体协会基地以及集游客体验、购物于一体的大型旅游武术文化综合体。

目前,岭南功夫文化体验馆已开放

这个集“黑科技”和颜值于一馆

又酷又潮的打卡圣地

在这里,你可以

感悟岭南武术的前世今生

更可以拍出让人“哇塞尖叫”的酷炫大片

岭南功夫文化体验馆总面积约2000平方米,包含“飞鸿馆大堂LED互动屏山水对话”、“南武堂”、“龙狮会”、“功夫剧场”、“功夫文创商店”五大空间,其中展示空间分为“南武堂”和“龙狮会”两大部分。

坐标:岭南功夫文化体验馆

地址:南海区西樵镇锦湖大道6号飞鸿馆内1F~-1F

开放时间:上午9:00-17:00(逢周一闭馆)

门票:南武堂展区免费向公众开放,只需预约即可入场

收费项目:

功夫剧场:28元(佛山户籍18元)

龙狮会:28元(佛山户籍18元)

套票(功夫剧场+龙狮会):48元 (佛山户籍36元)

九江段

古韵九江,鱼米之乡

鹭鸟成群,风景迷人

这里是乡村旅游胜地

有着深厚的侨乡文化大院

更有百年历史文化古村

走起,去打卡!

06

烟桥何氏大宗祠

位于九江烟桥古村的何氏大宗祠,是一座保存相当完好的祠堂,记载了何氏族人的历史功绩,见证着烟桥世世代代人才辈出的时光。

南海区九江镇烟桥村是中国传统村落、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自明代正统十四年(1450年)建村,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其布局如一只展翅飞燕,故旧称“燕桥村”,后因进村的大桥终年雾气缭绕而改称。

狮跃烟桥

作为典型的岭南水乡古村落,这里保存着大量的清代建筑群,历经数百年仍规划严整、肌理尚存。

龙舟已经融入到九江人的血液当中,这是一种无法磨灭的水乡文化基因。5月内河涌游龙,10月西江竞渡是九江人最喜庆的文化盛事。据《九江儒林乡志》记载:“乡人每夏五月,必斗龙舟。”当地群众把划龙舟作为愉快身心,营造节日气氛的一种民间习俗,并一直流传至今。

如今,漫游古村

都有哪些值得一看的打卡点?

烟桥正道,村中的中轴线,也是村民、游客进村的必经之路。

村口里有棵老榕树,每逢有国家大事发生,村民便会将树上的一节气根埋入土中,覆上新鲜泥土待它生根发芽。这棵榕树是历史的见证,由此得名“国事榕”。

榕怀国事志气高

藉着“一树成林”的别致景观,村民在此设立“正道讲堂”,欢迎来聆听。

兰桂坊,相传是香港知名街道“兰桂坊”之名由来的源头。烟桥村内的“兰桂坊”位于星桥书舍内,是村民何星桥在光绪二十年时兴建的,寓意着“兰桂腾芳”。

07

下北石塘闸

水乡九江何以能够成为鱼米之乡?当然少不了大量的水利设施,窦闸就是其中较为有代表性的一种。而下北石塘闸是九江留存下来的窦闸之一。

08

探花桥

探花桥,这座看似普通的桥,却内涵着浓厚的儒家文化,其背后更来自于一个激励人心的故事。

陈子壮,幼时在九江下西居住。自小受儒学思想熏陶,才学过人,品行耿直。凭借才学考中探花及第,出仕为官。而这座桥正是陈子壮中探花后,乡人为他修建的。

探花桥,不仅向外界展示下西培养出一代探花的骄傲与荣誉,更激励着一代代的下西人崇文重教。

09

九江吴家大院

吴家大院原称吴慎德堂宅第,由越南华侨吴赓南先生及其兄弟吴畅如于1887年所建,距今已有133年历史。

馆内为碉楼式洋房,造工坚固,形制与我省著名侨乡开平碉楼相同。

在吴家大院内,以侨乡、侨史为主线,设有八个特色展馆,全面展示九江侨乡深厚的文化底蕴。

10

九江美食

来九江游玩观赏,少不了吃九江的特色美食。九江鱼生,以“捞”的形式食用,故又称“捞鱼生”。薄如蝉翼,轻可吹起入口爽甜鲜滑,好吃到舌头打颤。

九江全鱼宴以一桌鱼香百味鲜而闻名,除了做成生鱼片,还可以炸、焗、煎、炒等。鱼肉,鱼头、鱼骨、鱼皮……都可以在九江人的巧手下成为主角。

九江全酒宴,就是九江酒与传统粤菜结合而成的创新式做法。普通的一饭一菜,经由酒的提味,都能使香气和质感飞跃一个档次。

文化与美景并存

底蕴和趣味同生

趁着假期

快去看看这一世界级工程

感受南海历史文化的脉络和气息!

转自:南海旅游

南畔华光小学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