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各家各户都忙碌地准备富有年味的小吃
而梨川社区更是街坊邻居一起出动
集体制作年味小吃
其中少不了油角、糖环、蛋散
这些载着几代人回忆的传统过年小吃
东莞人的年味美食
油角
油角也叫角仔,因为外形像古时候的荷包所以也叫荷包仔,馅料饱满寓意着来年的荷包饱满。
梨川社区的娟姐带着街坊从熬猪油开始,煮一大锅五花肉,熬出油,娟姐的秘诀是加一点水再慢慢煮,据说这样比较容易出油,而且没那么上火,刚炸出来的猪油呈金黄色,等凉了之后就会变成雪白的膏状。
在熬的同时,巧妇们也没有闲着,准备即将要用到的面料和馅料。压花生碎,拿着空酒瓶把花生粒碾碎,加入白糖,椰丝和芝麻,瞬间香气四溢。
接下来是揉面,为了口感更好,需要在面粉里加入适量猪油。揉好的面以不粘手为准,如粘手加面粉;然后把面团放在桌子上,用面棍或玻璃瓶压平。再在面饼上压出一个个圆印,把圆印拿出来轻轻叠成一堆。最后,包油角,把馅放进面片,捏好漂亮的牙边,等油热了之后下锅,炸到金黄色,拿出来晾凉就可以尝尝了。
蛋散、糖环
蛋散在东莞人口里也叫鹅肠鸭肠,因为是卷卷的,根据形象来叫,是小编在传统年味小吃里非常爱吃的一种了,入口松散酥脆,甜度适中,把刚刚一起揉好的面团取出适量,擀平,除了手擀,巧妇们还准备了一台压面机,重复压几次,科技跟人力的结合让生产变得更高效。
擀平之后用刀切出规则平整的长方条,在长方条的中间再切一刀,然后把一头从中间翻过去。
做好后下到油锅里,炸成金黄色就可以出锅了。接下来就是熬糖浆,蔗糖加水熬到能挂住筷子,再把刚刚炸好的蛋散放到糖浆里翻炒,让每一片蛋散都均匀沾上糖浆。
娟姐跟几个巧妇用剩下的面粉压了几个糖环,娟姐说糖环的寓意是“有借有还”,另外还有“横财就手”的意思。
用模具把糖环压好出模,下锅,炸好捞出来避油,放凉了装到密封袋里能存放二十多天。
来源:东莞东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