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在一起就是年!江门这群人,就地过年也有花样仪式感!

江门先锋
+ 订阅

2021年春节

有人坚守岗位

有人留在原地过年

就地过年 年味不减

我们相信:心在一起就是年

樱花烂漫时再与家人团聚

大年三十晚上,江门崇达电路技术有限公司饭堂里,几百名员工卷起袖子,用公司提前准备好的食材一起包饺子,忙得不亦乐乎,食堂的气氛温馨喜庆,不仅有刻着“新年快乐、恭贺新春”的大冬瓜,还有刻满“福”字的黄金柚,一点一滴尽显心意。

“公司今晚加了很多菜,又靓又肥的烧鹅、香喷喷的啤酒鸭,在这里过年很暖心。”第一次留江过年的赵岁婵说。

“一起过个平安祥和年。”

今年崇达共有1400多名

外地员工留在江门过年

“响应公司号召,我第一次留在江门过年。”来自湖北武汉的李友红是崇达电路终检车间的一名员工,虽然儿子在老家盼着团圆,但在政府和公司的鼓励动员后,她还是向儿子“请了假”。

“去年,在全国各地的帮助下,武汉疫后重生,今年我也要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儿子也很懂事,支持我留下来。”问及新年愿望,李友红说:“待樱花盛开时,希望回到老家与家人团聚共赏樱花。”

来自湖南的“90后”员工尹丽平对留在江门过年既期待又欣喜。她告诉记者,公司组织了集体活动,年夜饭、游园会、运动会,和宿舍的小姐妹、老乡一起过年绝对不会无聊。尹丽平说,公司为留江过年员工提供丰厚的福利待遇,“1500元的全勤奖、年后5天的带薪休假很有吸引力,幸福感满满,父母也支持我留在江门过年。”尹丽平说。

△江门崇达电路技术有限公司举行春节游园会暨趣味运动会。周华东 摄

经粗略计算,为了让员工留江过年,崇达将花费2000多万元。崇达相关负责人梁仲娇告诉记者,在市、区两级政府支持下,今年崇达的订单量充足,1月份订单增长近15%,留江员工持续“发光发热”。

△周华东 摄

丰富活动让员工感受浓浓年味

“政府和公司都推出了许多暖心举措,让我们就地过年,内心不‘失落’,更加温暖。”朱百花来自湖南,入职鹤山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已有16年,每年春节返乡与家人团聚的她,今年选择就地过年。

鹤山雅图仕目前共有员工近万人

其中省外员工有3378人

约3200人今年决定留在鹤山就地过年

比例达到95%

今年春节期间,鹤山雅图仕推出一系列就地过年员工关怀行动。例如,该公司联合周边商家为就地过年外地员工提供团购年货服务,并为留在厂里过年的职工提供免费食宿。“我们提高用餐标准,菜品方面针对外地员工的口味,为外地员工提供符合口味的家乡菜,让大家就地过年也能尝到家乡的味道。”鹤山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招伟宁说。

△鹤山雅图仕营造浓浓的年味。图为该公司员工给树挂上利是封。谌磊 摄

除了在厂区布置灯笼、彩旗,为厂区增添喜庆氛围以外,鹤山雅图仕还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小范围组织留厂员工开展丰富的文娱活动,让员工感受浓浓年味。“从大年初一至初五,举办‘职工全家福·美好瞬间’摄影大赛、运动达人健步走在线评比活动,开展院线热播电影免费放映活动。”招伟宁说。

值得一提的是,鹤山雅图仕还开展江门、鹤山境内网红特色美食、特色景点“打卡”奖励活动,完成“打卡”任务的员工可以得到一定的奖励。“今年我们全体员工安排初六开工,当天,公司将给每个员工派发开年红包,金额提高到300元。”招伟宁说。

贴心“津贴”让员工直呼“棒极了”

大年三十下午6时左右,新会中集员工张旭升来到公司饭堂“打包”年夜饭,早前,他已经通过“新会中集”微信公众号报餐。很快,一份健康美味的年夜饭就分装好了,鸡鸭鱼肉都有,色香味俱全。张旭升提着这份沉甸甸的年夜饭赶回宿舍,与家人一起分享。

张旭升来自四川南充,已经在新会中集工作15个年头。此前,他每年都回家过年,今年他决定响应号召,与妻儿留在新会大鳌就地过年,开启不一样的幸福体验。得益于新会中集的贴心“津贴”,张旭升享受到美味的餐食、丰富的活动、优厚的奖励,他直呼这个年“棒极了”。

△新会中集为就地过年员工提供可口的饭菜。新会中集供图

在新会中集

像张旭升一样就地过年的员工

占了半数以上

达到了超千人的规模

据新会中集公共事务经理王旭强介绍,今年是公司扎根鳌岛以来,留下过年人数最多的一次。为让员工过个幸福年,新会中集想员工所需,在春节期间为留厂过年的员工免费供应“春节特别餐”,员工只要登录报餐小程序预报餐次,就可以轻松享受美味。该公司还联合中国移动,发起“50M光纤宽带春节免费用”活动,让每位员工在2月和3月免费使用光纤宽带服务。此外,依托职工之家的硬件措施,新会中集工会组织丰富的文体活动,欢乐斗地主、象棋博弈、乒乓球赛、大片不停播等活动广受欢迎。同时,特别施行“稳岗特别津贴”“提前返岗鼓励奖”“旺季全勤奖”等三项奖励政策,以势能化动能,继续深挖公司提效增产的空间和潜能。

文化场馆受青睐

逛展看书,过个“文化年”

今年春节

很多市民走进文化场馆逛展看书

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过“文化年”

逛展,感受文化气息

在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五邑银信(侨批)专题展区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参观。今年我市有不少异乡人选择就地过年,老家在广西的刘小姐就是其中一位。刘小姐是一名医护工作者,因为职业的特殊性,她干脆和其他同事留江过年,便和同事相约来到市博物馆看看。“信纸上写的家长里短、问好叮咛,让我想到了自己日常和家人分享在这边的生活,互相挂念,感觉十分亲切。”刘小姐觉得,在这万家团聚的节日里,寄托华侨思乡之情的银信更显得意义非凡。

薄薄信纸,诉不完心里的牵挂。爷爷奶奶如今身在国外,市民小范透过眼前的封封家书,跨过时间的阻隔,与华侨先辈“产生”了情感共鸣。小范说:“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对侨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同时,我市

也策划了系列“云端”春节文化盛宴

假日期间轮番上演

文艺作品展播、音乐、歌舞专场

市民足不出户就能畅游艺术海洋

看书

给自己“充充电”

图书馆、书店向来是市民学习知识“充电”的好去处,春节期间也是如此。对王先生一家而言,过年泡书店成了自家的“年俗”。每年他们都会来书店看看书,顺道买几本,为家里囤一点精神食粮。“我和妻子本来就喜欢看书,带着孩子过来,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有助他们的成长。”王先生说。

△凌雪敏 摄

读书休闲之余,也有很多人选择利用假日时间充实自我,努力实现“弯道超车”。小洪正准备冲刺4月份的专插本考试,放寒假后,他就一直泡在图书馆自习,春节也没停下脚步。在我市各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内,有不少像小洪一样的人,有高三学生,有考研“大军”,也有出来工作后,仍然坚持自我增值的人。

△凌雪敏 摄

 “学习氛围很浓厚,环境安静,不吵闹。大家都有种文明的默契,打算在图书馆过个文明年、奋斗年。”小洪说。

纽约侨胞张灯结彩贴春联

“炎黄子孙肯定要过春节”

农历新年期间

国内的朋友万家灯火

海外的侨胞也欢喜过春节

张灯结彩、贴春联是侨胞过年重要的传统习俗。在纽约市曼哈顿华埠,五光十色的灯笼和灯饰将唐人街打扮得漂漂亮亮。大年二十九,恩平旅美乡亲吴国雄在纽约布朗士区的住宅门外,和夫人及孙女冒着寒冷吊挂灯笼和贴春联。屋子里被灯笼、书画、鲜花等应节物品点缀得亮丽温馨,显露出一股浓厚的中国风。

△吴国雄挂起红红的灯笼。

 “炎黄子孙肯定要过春节,虽然远在国外,但这才是我们的节日,我们要把过春节的习俗延续下去,让后代也知道和传承春节文化。”吴国雄说。吴国雄夫妇及两个儿子同住一幢房,为了让儿孙不忘中华文化传统,吴国雄还指导孙子学习中国画,用中文写对联,妻子则教儿孙包粽子。

家在纽约市布鲁克林区的恩平旅美乡亲梁艺锋夫妇逢年过节总会先将房子里里外外布置一番,邀请亲朋好友到家里聚会,打乒乓球、唱歌跳舞,非常喜庆热闹。

虽然受疫情影响,当地不允许举行10人以上的聚会,但梁艺锋还是和往年一样,房前屋后大红灯笼高高挂,营造迎春纳福的喜庆氛围,等待着家人欢欢喜喜回家团聚。除夕前一天,梁艺锋远在佛罗里达州工作的儿女,自驾10多个小时,赶回纽约团聚,吃年夜饭欢度春节。

新年登门问候、送祝福是过年不可缺少的环节,出于防疫需要,今年取而代之的是通过网络视频“云拜年”送祝福。美国纽约恩平同乡会、纽约恩平商会、美洲岑氏宗亲联谊会、美国纽约恩平一中校友会等侨团录制视频,通过多个媒体向海内外乡亲父老拜年。

就地过年,年味不减!

云上探亲,情谊不轻!

(来源:江门日报)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