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节至元宵节期间,
怀集下帅壮族瑶族乡的村民
总要表演一种民俗舞蹈
——春牛舞。
春牛舞是壮族和瑶族乡人民
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形成的娱乐节目,
一起来了解一下怀集这项民俗活动。
中国人借牛力开垦耕种的历史由来已久,所以中国人素来具有爱牛、敬牛、拜牛的习俗。春节期间,下帅群众一边跳着春牛舞,一边唱着《春牛歌》,提醒大家要爱护耕牛,根据二十四节气种瓜点豆、播种插秧。
肇庆文史学者 唐焕佳:
春牛舞属于广东省的非遗项目,它来源于广西贺州,从广西贺州传过来的。耕牛对农民和农耕起着非常大的作用,一牛相当于十人的工作量,所以在没有机械化耕作之前,农民对牛是非常重视的。牛是帮农民生产、劳作的主要劳动力,所以农民对牛非常尊敬,因此产生了春牛舞。
春牛舞的主要道具有“春牛”、“犁”,
一般由三个演员扮舞,
一人舞牛头,一人舞牛尾,一人扮演农夫。
肇庆文史学者 唐焕佳:
春牛舞整个表演的过程都是来源于农耕过程,任何艺术都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春牛舞也是一样。牛耙田,农夫也是拿着个耙,牛犁田,农夫也是拿着个犁,表演形式都是一样,比如牛累了,农夫会去抚摸、安抚它,牛渴了,农夫就喂点水给他喝,或者耕田累了、热了,农夫就用水淋牛的身体。其实春牛舞所有的动作,和现实耕田模式是一样的,我们看了这个表演,就会知道原来牛是这样子劳作的。
春牛舞是怀集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节目之一,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和艺术感染力。春节期间,村民们走村过寨或在农家小院,或在村边广场演出,祝福人们在新的一年里,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万事如意。
肇庆文史学者 唐焕佳: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农村,重点就是耕作,有耕作就有收获,所以要感激牛的那种辛劳,也是让大家看到牛是如此辛劳地为农民效力,春牛舞的积极意义就是要大家爱护耕牛,懂得感恩。
来源:肇庆市广播电视台
采集:徐阳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