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8亿!留粤过年黄金周“玩”力十足

广东发布
+ 订阅

2月17日傍晚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

2021年春节黄金周成绩单

据初步测算

2021年2月11日—17日春节假期期间

全省共接待游客3964.3万人次

其中接待过夜游客953.4万人次

一日游游客3010.9万人次

接待省内游客(含市内游客)占比93.3%

全省旅游总收入204.8亿元

在“就地过年”

出省、出境游几乎停摆的情况下

广东文旅消费的活力和韧劲不减

从“空城”到“热城”

城市消费力再释放

2月17日下午,驴妈妈旅游网发布的《2021春节就地过年出游盘点报告》显示,上海、苏州、成都、广州、杭州、南京、无锡、北京、重庆、深圳成为就地过年最热出游城市。随后在携程公布的榜单中,上海、北京、苏州、洛阳、深圳、长沙、广州、成都、西安、重庆的景区的预约人数最多,成为今年春节景区旅游的热点城市。

出游力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消费力。两份榜单中,广州、深圳两座GDP超万亿的副省级城市位列其中。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分析指出,今年就地过年的情况下,广州乃至珠三角地区返乡过年人数大幅减少,在某种程度上对一季度的消费有一定的提升作用。

数据显示,假期7日,广东景区预约数排名持续位居全国前列。2021年2月11日—17日,全省重点景区预约总数为221.7万人次,其中15家5A景区预约人数超过70万人次,前三名分别是广州长隆旅游度假区、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广州白云山风景区,总预约数排名前三的地市分别是广州市、惠州市和东莞市。

经济第一大省广东,在疫情防控得力的前提下,今年春节假期的热度逐步回升。据初步测算,2021年春节假期期间,全省共接待游客3964.3万人次。其中接待过夜游客953.4万人次,一日游游客3010.9万人次;接待省内游客(含市内游客)占比93.3%;全省旅游总收入204.8亿元。

热度的直接感受来自于手机地图上显示的路况。2月15日,年初四,假期过半,潮州人小陈在群里晒出了当天下午4时左右潮州古城一带的路况图,潮州古城墙、牌坊街、竹木门城楼等标志性景点图标被一条条红线穿过。

留粤过年,他乡人需要寻找年的况味,潮州古城的热闹恰源于此。在潮州菜馆里点上卤鹅、红桃粿、甜汤,在此过年的外地人第一次感受到了异乡的年味。

老街区是城市的乡愁,在文旅深度融合的态势下,历史文化街区为文旅消费提供了新场景,打卡、逛展、消费,从白天“直落”至夜间,夜经济活力十足。这个春节假期,广州永庆坊的文创市集,由90后来“练摊”,国潮手工艺品成为热卖品;北京路上,花海瀑布、彩蝶飞舞、盏鬼粤语等元素通过超高清投影互动的方式呈现,构成了一处别致的风景。

“2020年虽然遭受疫情冲击,但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江金波分析道,广东经济体量稳居全国第一,新经济逐步壮大,人均GDP约9.5万元,城镇化率达71.4%,总体上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为文旅消费促进内循环畅通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支撑。

从吃喝玩乐到精神享受

消费形态再升级

留粤过年的这个春节假期,文旅消费场景也在向多元化、体验化、个性化转型升级。

春节假期5日前,林镇海在直播中卖力推介广东的过年习俗。这位白天鹅宾馆副总经理在镜头面前已然十分从容,这源于他一年以来数十场直播带货的经验。这次他没有卖货,彼时,春节假期酒店外卖和餐饮订单不断。年初三,客房的预订率达到了100%。“酒店不止满足吃住。”在林镇海看来,高端酒店可以提供更深入的在地文化休闲体验。这个假期,酒店的“老广”员工带住客走进沙面领略建筑之美,讲讲老城故事,让两天一夜的住店之旅不止满足口腹之欲,更能奉上精神大餐。

市场反应热烈的还有省内乡村游。资深驴友陈丽过去常常在境外旅游过年,今年她带着一家老小在古村里放烟花、泡温泉、摘菜、野炊,玩得不亦乐乎。在她看来,广东不乏愉悦身心的乡村之旅,体验感好,参与感强,性价比高。惠州市龙门县是广东省内温泉聚集区,春节前,龙门县推出了系列优惠吸引本地游客。春节期间,云顶温泉、南昆山居等大部分温泉景区酒店春节期间平均入住率在85%以上,其中,地派温泉森林度假区、岭南花园温泉度假山庄入住率连续七天高达100%。在疫情防控下,崇尚健康至上的消费理念让广东温泉火了一把。

从线上的文化消费,到线下的休闲体验,品质成为了消费的决定性因素。客单价上涨的同时,旅游产品亦随之迭代。岭南控股广之旅副总裁黄静茹表示,新形态的旅游不止解答去哪里的问题,人们更关注和谁去。比如“铲屎官”们的出游需求是要带上宠物去旅行,由此,趁着花开时节,带宠物出游旅拍的个性化产品应运而生。

节前,由广东省规划和营销协会、华南理工大学和南方日报联合开展的广东文旅消费调研初步结果显示,广东省文旅消费形态,在“文旅+”的协同效应下,向“文旅+休闲、文旅+美食、文旅+科技、文旅+创意”等多方面延展和优化,衍生了一批如美食示范点、民宿客栈、手工作坊、文化体验馆、文创产品等文旅消费类型。

春节期间,丰富的文旅消费类型为就地过年提供了更加舒适而丰富的假日体验,进而撬动更多潜在需求。

“相对于需要付出中长期努力的‘能消费’和‘敢消费’,启动消费内循环可以在撬动’愿消费’上实现更多。”国务院参事、国务院扶贫办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汤敏的观点为文旅市场丰富产品供给,创造消费新需求提供了新的视角。

从美丽风景到美好生活

经济增长新支点

江门人小刘算了一笔账,7天假期里,他在看电影、看演出、自驾加油、周边旅游住宿、餐饮、景区门票等和文化旅游相关的支出约5000元,占据了假期所有花销中的近八成。

宏观而言,对比2017-2019年间广东各地市文化消费数据,广州、深圳、珠海、江门的居民文化消费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且增长明显。广州、佛山、东莞、深圳、珠海人均全年文化消费数据均大于3526元。文化消费(含教育文化娱乐),正在成为继食品烟酒、居住、交通通信后第四大消费支出。

春节期间的文旅惠民举措频频。广东文化和旅游系统依托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非遗保护中心、图书馆和景区景点等场所,线上线下共开展文旅活动1394场次,线上文博展示和公共文化惠民活动场次超六成;从省景区行业协会到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中山等文旅系统,纷纷向留粤务工人员奉上价值百万级的景区门票、电子消费券等大礼包,为留粤过年安心游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保障。

假日出游,不再是简单的看风景住酒店,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体验更深入更多元更真切的需求,正在牵引着市场供给的新变化。可以预见,“文旅+”将有望刺激更多潜在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新支点。

News

大家都在看

留校过年,有多“香”?

明天返程高峰到!出行攻略请收好

冲上热搜!这就是传说中的广东红包

来源 | 南方+客户端

编辑 | 邹关琳

校对 | 罗健鹏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