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新年好
我叫广宁云吞
今年2000多岁啦
是粤西北地区——竹乡广宁
最有特色、最有代表性的
特色小吃
我的性格清爽、稳重
吃起来的口感鲜爽可口
搭配营养丰富的骨汤
真是吃完又想再来一碗
随着人们对我的日渐喜爱
我分布在各珠三角城市
很多人早就认识我了
他们却不知道我是如何成长起来的
我没有秘密
今天就完完全全让大家
走进我的内心世界
~我的前世~
悄悄跟你说哦,早在清朝时期,广宁人的饭桌就有我的存在,不过当时我只出现在达官贵人家里。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南街的一些小食店把我做得特别好吃,夜晚还有人挑着担子装上我穿街过巷,逐渐地我被很多人所熟悉。
~我的今生~
别说我只穿了件淡黄色的衣服而已
其实是简约而不简单
像我这么优秀
要有“三讲”
一讲面、二讲云吞、三讲汤
第一步:和面
以前广宁人是用竹升打面的,打面时,师傅整个人坐在碗口大的竹竿一头。踮着左脚尖轻盈一跳,再带着竹竿缓缓落下,以杠杆原理将面团做360度碾压,这也称为“竹升面” 。
看吧,这技艺没有三两下功夫是学不来的,打出来的面又薄又煮不烂。随着时代发展,现在这种打面方式己经很少了,基本上都是通过人工+机械来完成。
第二步:制皮
和面之后,经过机器反复操作,不用多久,一张张薄如纸的云吞皮就基本完成了,然后师傅就把数十张大云吞皮叠起来,切成约8cm乘8cm的正方形。
第三步:包
云吞的包法一般讲求快速,大小以一个一口为标准,用筷子挑点馅到云吞皮里,用手简单捏两下,一粒像小元宝的云吞就大功告成。
第四步:汤
汤料搭配得宜也是促我成长的一个重要途径。汤料不必复杂,猪骨加点虾米、瑶柱等带出汤底的鲜香味。
第五步:煮
烹饪我要把控好时间,煮太久就不好吃,用广宁话说“浦头就沥起”。盛进已勺好热腾腾猪骨汤的汤碗。
完成以上五步
出色的我就可以满足吃货们的胃啦
洒上一些葱花、芝麻
再根据各人喜好放上
胡椒粉、醋浸辣椒圈等
一口吃下去,馅脆皮润汤鲜
确是十分“正”!
广宁并不是以面食为主食的地区
然而
广宁人却对我
情有独钟,百食不厌
连外出经商的老板、打工一族
甚至海外侨胞、外地游客
都对我赞不绝口
不信你们听听
本地食客:我觉得广宁云吞主要特色就是非常爽口,家里经常用云吞当作午饭或者晚餐,我之前读大学时都经常带广宁云吞回去给同学吃,他们吃过都说好吃、美味。
外地游客:北京也有吃云吞,但味道不一样,这里的更鲜一点,馅比较鲜,皮更有嚼劲,特别美味,我吃了两碗还要打包外带。
现在我的知名度日渐深远
在肇庆、广州、深圳等地的
一些店铺直接用我来做店名
作为广宁的传统小食
我在2010年就荣获
“中国粤菜名点”称号
可以骄傲地说
广宁云吞,你会“食过返寻味”
感谢大家对我的喜爱
过年咯,上街吃云吞
走起
来源 广宁发布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