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新年七天假期
G仔继续通过“这很海珠”特别策划
带你领略海珠风土人情
这个假期
我们来聊聊海珠非遗
截至2021年2月
海珠区的非遗项目数量
居全市第一
共拥有
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1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3项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4项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3项
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45项
海珠区前进路小学、大元帅府小学等
11个单位成功申报为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
数量居全市第一
同时在2020年
海珠区还建立
全市首家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
这些非遗项目中
有哪些海珠特色?
虾
饺
制
作
上世纪20年代的海珠区五凤村,世界上第一笼虾饺诞生在这里的“怡珍茶楼”。相传怡珍茶楼乃是世界首富伍秉鉴后人所开。伍秉鉴是位十足的“虾痴”,每逢入春,虾馔必是他的盘中飧。伍府后人渐渐地积得一套秘而不宣的虾馔制作心得。
最终,怡珍茶楼的虾饺秘技名动整个羊城,并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直到2015年,海珠区经过区内摸查后,将虾饺制作技艺申报为非遗项目——从此,发源于海珠的虾饺,终于在自己的出生地拥有了身份。
师傅在包虾饺的时候,通过制作出褶痕、在虾饺内部预留空间,让馅料在加热后,汁水释出、充盈整个虾饺内部又不易渗漏。正宗的虾饺,必须要用手工去包出13个褶,这样不仅外形美观、有标志度,而且带来的口感体验亦是上佳。
雪白霓裳
香溢十三褶
这凝结劳动智慧的非遗文化很海珠
福
利
来
啦
对于海珠区精彩璀璨的非遗文化
你有什么话要说?
你最喜欢哪一个项目?
理由是什么?
评论区留言和G仔分享
留言互动时间为2月11日-17日
2月19日
G仔将从所有参与粉丝中
抽取12名幸运儿
中奖结果将在评论区公布
感受非遗魅力
传承文化印记
古韵悠长孕生机
为海珠非遗打CALL!
编辑 | 田心君
责编 | 吴美美、田心君
投稿邮箱 | haizhujun@qq.com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