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我在岗】中山市中医院急诊科:做百姓健康的守护者

中山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 订阅

 即使响应国家号召人们就地过年,除夕当天的街头巷尾仍自顾自空旷。春节是有魔力的,它让“家”与“团圆”羁绊住每个人的心,无论何职无论何地,逢此佳节都足不出户尽情享受着家的温馨。不敢相信,一朝一夕之间,这个拥挤的城市竟能变成当下闲散寂寥的模样。

  与当下城市的慵懒色调格格不入的是为我们市民健康保驾护航的各级医院的急诊科。下面我们跟随着镜头,走进中山市中医院急诊科,来看看那里的医护工作者是怎么过除夕的。

  “14天内去过哪里?”

  “有没有亲属从外地过来?”

  “家里有没有其他人感冒发烧?”

  这是急诊科最常见的“灵魂三问”,同样的话,值班的分诊人员要几十甚至上百次地重复,为的就是收集与掌握患者的接触史和流行病学史,对疫情严防死守。

  测体温、量血压

  填好调查问卷

  “请您间隔一米排队挂号”

  在护士袁锦初的指引下

  候诊队列井井有条

  此时抢救室内滴答作响的仪器

  伴随着医护人员忙碌的脚步

  急诊的除夕之夜正式拉开帷幕

  大年三十的急诊和一年里的任何一天没有任何不同,抢救危重急,没有淡旺季,24小时全天候是急诊科的工作常态。

  “每到除夕当天,很多医院门诊、个体诊所的工作人员都已经回家过年,所以在除夕当天急诊科的压力极大,如果不是危重症,这个时候一般不会来医院,再加上一些病情复杂,鉴别诊断困难,治疗棘手的外院转来患者,对我们也是一种挑战,尤其是全球疫情的背景下,更是对我们一线医护工作者极大的考验。”急诊科吴志光主任介绍说。

  120救护车呼啸的刺耳鸣笛

  一次次划破了长夜

  从基层医院转运而来的

  危重病人一个接着一个

  急诊抢救室完全处于“战时状态”

  “春节的时候,老百姓家家门口都会贴起门神,我们春节值班的时候感觉自己就像是守着老百姓健康大门的‘门神’,让大家都能安心。作为急诊医护人员,并不觉得春节值班是一件“委屈”的事,而是将守护更多人的健康作为了习惯。”主管护师翁正辉这样说到。

  “在急诊工作中,所接触到的急诊患者很多除了疾病外,还会有各种负面情绪比如疲惫、焦躁、崩溃,我们除了照顾病人外,也要照顾家属的情绪,及时给予安慰。病人和我们的互相理解、体谅使我们从这份工作中获得了很多快乐,有时候只是一句简单诚恳的谢谢,都会让我很认可自己的工作很有成就感。”骨科住院部驻急诊科进修的主管护师陈小雯这样说到。

  “病人男性50岁 饮酒后腹胀腹痛,呕吐一次”

  “全身大汗,再次复查一次心电图”

  “收到”

  “第二次心电图有明显变化”

  心电图提示:

  ST段上斜型压低,T波高耸

  考虑de Winter综合征

  “开通静脉通道,抽血”

  “叫心内科会诊,马上联系家属,不排除手术可能”

  副主任医师陈子良高声的话语压下了抢救室内其他嘈杂的声音,心内科会诊团队迅速到位,导管室启动有条不紊。在多学科通力合作下,病人转危为安。我们的医护人员马上又投身于下一场战斗。是的,这是没有硝烟的战场,我们丝毫不敢因为是除夕而放松警惕。

  春节期间

  全国各地坚守在一线岗位的

  医护人员还有很多

  他们从举杯欢庆的除夕夜开始

  带着对生命的敬畏和对新年的向往

  继续默默守护更多人的健康

  急诊科副护士长陈楚云介绍说:“我们希望过年期间大家都平平安安的,别往医院跑。但实际情况是除夕的前几天和跨年夜后几天,患者一般都比较多,经常会在年后出现一个爆发式的增长,其中不少都是情况比较危重的。医院为了支援急诊,安排门诊提早上班,但急诊也不能休而且还要加派人手加多班次。”

  “其他人可能只是今年要就地过年,急诊科的同事基本年年都是就地过年,我们都习惯了。对急诊科来说,过年过节不意味着休息,而意味着可能会更忙。”副主任医师陈侯君这样说到。

  主管护师刘文彩风趣地说:“集福还缺敬业福的快来医院扫,张张都是敬业福!”

  的确如此,肿瘤科、内分泌科、呼吸科、肾内科、心内科、消化科、眼科、耳鼻喉科、儿科、肛肠科妇科、产科、康复科、骨科、脑外科、普外科、胸外科、泌尿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检验科、放射科、功能科、介入科、皮肤科、综合科、综合二区、急诊科,个个都是敬业福!!

  夜阑人静、黎明将至

  放心,请您安睡

  我们将日以继夜

  为您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中山市卫生健康局编辑部

  编辑:刘姝晗

  二审:李永昌

  三审:陈伟铭

  素材来源:市中医院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