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才8岁,眼睛就近视了!”每到假期,很多家长都会将孩子的视力检查排上日程。看到孩子眼睛度数不断加深,不少家长坐不住了!
青少年近视防控刻不容缓。国家卫健委等部门发布的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眼总体发生率为53.6%,且呈高发和低龄化趋势。
近视了,怎么办?防控近视的方法五花八门,近些年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便是“OK”镜。什么是“OK”镜?戴上”OK“镜,视力就真的OK了?
“OK“镜=角膜塑形镜
“OK”镜,即角膜塑形镜,其利用特殊设计的硬性透气性接触镜,改变角膜前表面曲率,使近视和散光暂时得到控制。一般来讲,佩戴者在晚上睡前戴上,早晨起床后摘下,每天戴镜8-10小时,白天裸眼视力基本可以维持正常,不用再佩戴眼镜,避免了因戴眼镜而给日常生活学习带来的不便。
理论上讲,正确佩戴OK镜,可以将每年近视的加深度数控制在25度左右,较普通标准框架眼镜效果明显。
用于8岁以上符合佩戴要求的人群
能否佩戴“OK”镜,需要经过专业医生的严格把关,屈光条件要满足以下要求:
1.近视度数不超过600度;
2.顺规散光小于175度,逆规散光小于75度;
3.近视度数与散光度数之比大于2;
4.角膜平坦K值小于46D;
5.角膜平坦K值与期望降低的近视度数之差大于36D;
6.角膜中央E值大于0.3。
根据国家药监局发布的《角膜塑形用硬性透气接触镜说明书编写指导原则(2020年修订版)》,“OK”镜禁用于8岁以下儿童。此外,远视、高度近视、高度散光以及角膜弧度太平或太陡者都不适合佩戴“OK”镜。
戴镜期间注意事项
当前,“OK”镜是控制青少年近视发展最有效的方式之一。“OK”镜佩戴期间,务必做到以下几点:
1.在初戴“OK”镜的3个月内,要按规定时间到配镜处接受至少5次全面复查。戴镜3个月后,仍要定期复查。
2.保持个人手部卫生,不可随意揉眼。家长在帮孩子佩戴“OK”镜前,要经过多次练习,并严格遵循护理流程,对镜片进行护理和消毒。
3.配戴“OK”镜时,应在镜片内侧滴满润眼液再戴镜,且要注意镜片下不能有气泡。
4.戴镜期间若出现眼红、眼痛现象,可停戴两三天,并视情况到医院复查。
5.佩戴“OK”镜初期,可能会出现角膜点染的情况,应配合使用专用的滴眼液。
难以规避的隐忧
尽管“OK”镜是目前控制近视发展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佩戴“OK”镜同样暗藏隐忧。
配戴“OK”镜最常见的副作用是角膜缺氧。正常人睡觉时,角膜处于生理性缺氧状态,佩戴“OK”镜,更会加重缺氧。角膜缺氧最先影响的是角膜内皮细胞,且这种损害是不可逆的。如果缺氧加重,角膜内皮细胞功能失常,则会造成角膜水肿、角膜大泡等。
长期配戴“OK”镜,由于局部抵抗力降低,护理不当还会引起角膜感染、角膜溃疡等严重并发症。近年来,因“OK”镜佩戴不当引起的真菌性角膜溃疡病例在临床上时有出现,严重者甚至需要进行角膜移植手术。但总的来看,随着技术的革新、人们对“OK”镜认知度的提升以及“OK”镜专用护理液杀菌清洁效力的提高,佩戴“OK”镜后发生角膜并发症的风险已大大降低。
不过,安安依然要提醒大家,佩戴“OK”镜,并非人人都OK,戴镜前一定要去专业医院进行相应的检查。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防控近视更要从良好的用眼习惯做起,除了注意用眼姿势,还要让眼睛得到充分休息,保持充足的营养摄入,并保证每天有2个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
作者:戴文杰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