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快乐
吃饱穿暖睡好
又到了千家万户合家团聚的日子
亲朋好友团聚
怎么能少得了猪肉呢
河源饮食文化历史悠久
居民的饮食结构主要是
以粮食作物为主食
以各类动物食品、蔬菜作为副食
肉食中又以猪肉最为常见
今天先说说猪肉的事儿~
有钱没钱,杀猪过年
猪肉好吃
但要怎么吃?
小编实地采访、搜罗了9种
河源人最喜欢的猪肉做法
一起来看看吧
炸肉
河源人的炸物远近闻名,落在河源人手里的食物,一言不合就被炸!每年过年,猪肉当属被炸的第一件。
炸肉的主要原材料,就是新鲜的猪肉了。把猪肉切块、然后放入八角、料酒、酱油等,腌几个小时后,就可以放进热油锅开炸,炸至金黄时捞出,外皮香脆,肉质细腻,香气四溢。
炸出来的猪肉放入冰箱冷藏,有客人来时拿出,加工成不同的菜品,如发菜焖炸肉,好吃极了。
红焖肉
要说过节河源人最期待的,还得是焖猪肉这道菜。
选用肥美的五花肉,切成两厘米宽的方块型,烧锅下油,放入黄糖,待黄糖完全溶解均匀后,再放入五花肉翻炒上色。添味焖煮一个小时后,一锅香气诱人的红焖肉便完成了,肥而不腻,入口即化。
肥瘦相间的红烧肉配着汤汁,熬出了香味,也熬出了年味,小时候物资并不丰富,这一锅锅红烧肉上桌就是最美好的年味了,我们吃的不仅仅是红烧肉的美味,更多的是一家人团聚的味道。
香芋扣肉
香芋扣肉是一道很寻常的家常菜,但对大部分河源人来说,香芋扣肉寄托的是儿时的情怀,是浓浓家的味道,是全家围坐在一起的团圆与幸福感。
先将猪肉放入锅里灼一次水,加入少许蜜糖和酱油腌制。再将腌制好的猪肉倒入烧开的油锅里炸十分钟左右,然后起锅放入冷水里浸泡等待。另外,锅里再倒入油,放入香芋油炸后捞起,猪肉切块。将香芋和猪肉拌在一起加入蚝油和酱油,盖上一层保鲜膜,放入锅里蒸两个小时起锅,浇上自制的配料即可。
做好的香芋扣肉色泽金黄,猪肉肥而不腻,香芋香香糯糯,老少皆宜哦。
猪肚鸡
猪肚包鸡是河源人的硬菜,鲜香可口,浓汤滋补强身。划重点!还能涮火锅,简直要C位出道。
猪肚鸡,顾名思义,就是用塞满胡椒的生猪肚把生鸡包住,放到特制的汤料中煲熟,吃前再从猪肚中取出熟鸡一起切件后放回原煲汤料中滚热再吃。还有一种是猪肚“煲”鸡:直接切条的鸡肉和猪肚,放在一起煲透,二者凑到一起吊出的那锅老汤,味道很鲜,带有浓郁的胡椒味道,老幼咸宜。
客家猪肚鸡是客家地区很传统的一道菜,又名“凤凰投胎”,是客家地区新年、酒席必备的餐前用汤。一锅热腾腾的猪肚鸡上桌,先饮几碗汤,再吃肚片鸡肉,加了胡椒的猪肚和鸡最能养胃,具有非常好的滋补功效。
酿豆腐
客家菜有“无菜不能酿,无酿不成席”的说法。酿豆腐是客家菜里最有名的酿菜。河源的豆腐更是远近闻名,所以酿豆腐也成了河源过年必吃的一道菜。
传说酿豆腐源于北方的饺子,客家先人从中原南迁后,因岭南少产麦,过年的时候吃不上饺子,思乡的中原客家移民想出一个办法,把做饺子的馅料填进豆腐块中,代替饺子,从中得到一点慰藉。因其味道鲜美,于是便成了客家名菜。这独特的风味,经历代流传,一直作为客家菜的典型代表。
传统的酿豆腐馅料,还是猪肉为主。每到过年时,妈妈都会买上一大块猪肉,喊爸爸剁好馅,酿入豆腐中。
除了酿豆腐,酿苦瓜、酿茄子、酿辣椒也是河源人的最爱,但是万变不离其中,“酿”的馅还是猪肉,香喷喷的肉馅和不同的食材酿在一起,每吃一口,都是小时候过年的味道。
手打肉丸
河源人喜欢吃肉丸,圆圆的外观,有团圆之意。无论是一日三餐还是逢年过节,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
连平大湖手打肉丸是连平县大湖镇著名的小吃,是传统风味食品,也是连平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其发源到现在已经有三百多年历史。
大湖手打肉丸以猪肉为主要原材料,其主要制作方法有选料、切片、捶打、和肉、出丸等五道工序,极有讲究,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制作大湖手打肉丸,第一步就是要选上好的猪肉!经过方形铁棒成千上万次的捶打,最终制成独具“爽、弹、脆”特色的肉丸。
大湖手打肉丸肉质细腻,口感特好,具有爽口清甜、鲜香美味、劲脆弹牙、唇齿留香的特点。大湖手打肉丸制作技艺于2018年5月被列入连平县第四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腊肠腊肉
干腌腊制品对于河源人来说,是新年必备的风味食品,深受人们喜爱。
干腌腊制品在客家菜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前的客家人为适应迁徙的生活,将蔬菜和肉类进行腌制、晾晒,便于搬迁携带。而且因为客家地处山区,交通不便,不能经常买到新鲜的猪肉,于是便将多余的肉腌制起来,以便保存,随时取用。
制作腊肉要选猪腩肉,半肥半瘦。除了选料和制作十分讲究,腊味晾晒亦很有讲究,最好是风高、艳阳的日子,让其自然风干。腊肠选用猪肉与肥肉搭配,入口喷香的客家腊味多数加入糖、盐、生抽、老抽,加酒去腌制,有些配料可根据个人喜好再加入。腊味,现在更是一种家的味道!
猪红
猪血,龙川人称“猪红”,是龙川人餐桌上常见的一道美食。
猪红口感嫩滑、营养丰富,还有解毒清肠、除尘补血的功效,简单的焖煮就能做出好吃的猪红。先热一锅开水,把切成块了的猪红入沸水煮片刻,捞起过凉水浸冷,盛一旁待用;再起油锅爆炒姜丝,加入猪红、盐、胡椒粉等一块焖煮透即可。一入口,浓浓的黑胡椒味顺着猪红滑进喉咙,胡椒味掩盖了猪红本身自带的异味,却又衬托出了它的鲜香。
客家炒猪肠
有人说,河源人对猪的“开发”可谓已达极致,怎么可以少了猪肠?当然不会!河源人对猪肠也是情有独钟,脆皮猪大肠、生焗猪粉肠、酸菜炒大肠,都是过年时的硬菜!
炒猪肠,通常取“带肠”的中间一段来烹调,去头去尾后即可拿去清洗,清洗环节的要求比较高,干净程度的把握,能考验制作者的手艺。猪肠在下锅炒之前,需要用盐和生粉再腌一遍。待油水热起来后即放入姜丝,然后马上放猪肠进去翻炒,片刻即可出锅。接下来倒入酸菜、尖椒等配料,撒点调味料和木薯粉,再适量添加些清水,等炒得差不多时再把猪肠倒进去小炒一番,即可上盘。
炒猪肠火候是很不容易掌握的,正因为难度大,河源人才往往以炒猪肠做得如何来衡量一个厨师水平的高低。
看完这篇文章你是不是狂流口水了
你家的猪肉怎么做呢
也可以留言跟我们分享哦
来源:河源广播电视台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