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货挑选有诀窍 掌握这几点可避雷

肇庆市场监管
+ 订阅

  逢年过节离不开吃吃喝喝。好的饮食习惯怎么实践,食品安全风险怎么规避,五花八门的年货怎么挑选,这里面可是有不少诀窍。

  半成品预制菜选择应注意重要信息标注

  对于很多原地过年的人,半成品预制菜提供了方便又多样的选择。

  消费者在选择半成品菜的时候要注意半成品菜的品牌口碑,并注意产品的重要信息标注是否规范、齐全,不要选择没有任何生产保障的半成品菜。按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管局要求,餐饮服务单位销售本单位加工制作的半成品应当在半成品包装或容器上标明加工制作单位名称、地址、联系方式以及食品名称、加工时间、保存条件、保存期限、加工制作要求等内容。

  对于半成品预制菜,可以根据食材的特性加以选择。很多半熟的蔬菜,如果调过味,会产生亚硝酸盐。没有调味的蔬菜存放过程中,会蒸发出一些水分,营养和口感都将受到损失。选购半成品预制菜,如果有可选择的余地,最好少选购蔬菜类的产品。

  各类食品年货挑选有诀窍

  包括四川省市场监管局等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及相关行业也针对各类年货挑选、加工、储存等发布消费提示。

  饮料

  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11),饮料标签内容应包括: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和规格、生产者和(或)经销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贮存条件、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产品标准代号等。消费者在购买饮料时,要注意产品标签,不购买或食用没有标签或标签信息不全、标签内容不清晰、超过保质期的产品。

  果蔬汁应根据产品标签说明,在适宜的条件下储存;开封后,应贮藏在0~5℃冰箱内,并在48小时内喝完。经巴氏杀菌或超高压杀菌的非复原汁,应低温冷藏,其保存时间较短,开封后尽快喝完,以避免贮藏期间微生物生长繁殖。

  乳酸菌饮料根据是否经过杀菌处理,分为非活菌(杀菌)型和活菌(未杀菌)型。非活菌型乳酸菌饮料可常温储存;活菌型乳酸菌饮料的贮存、运输,必须保证在2~8ºC冷链条件下,否则会导致乳酸菌活菌数下降,且影响饮品口感。在国内销售的乳酸菌饮料,必须在产品标签上明确标明非活菌(杀菌)型和活菌(未杀菌)型。因此消费者在选购和贮存饮料时,可以通过标签标识进行区分。

  奶茶固体饮料是以茶叶提取物,或直接以茶粉、乳品为原料,可添加糖或甜味剂、植脂末等食品原辅料和食品添加剂,经加工制成供冲调饮用的固体饮料。椰果奶茶、珍珠奶茶、果蔬奶茶等,是用奶茶粉分别和椰果粒、珍珠Q果或红豆粒、红枣粒混合而成。3岁以下儿童或老人饮用以上饮品时,有吸入气管或支气管的风险。儿童需在家长的看护和指导下食用,老年人应小心饮用。

  特别提醒饮料不可过度饮用,更不可将饮料替代日常饮水,尤其是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和青少年。

  腊肉

  在选购腊肉时,消费者可通过察验商品的外观、色泽、气味进行辨别,分“三步走”:一是色泽正常,无粘液,无霉点;二是气味正常,无异味,无酸败味;三是肥瘦纹理分明,无外来可见异物。

  根据国家营养调查结果,我国居民既有营养不足,也有营养过剩的问题,特别是脂肪和钠(食盐)的摄入较高,是引发慢性病的主要因素,世卫组织推荐健康成年人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g,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g。而一般市售腊肉脂肪含量为41.0~48.9g/100g,钠含量为2500~2981mg/100g。建议食用腊肉时配茶树菇、卷心菜、蒜苗、青豆、西兰花、荷兰豆等高膳食纤维、富含维生素的蔬菜一起炒制,荤素搭配,均衡饮食,从而降低每日食盐摄入量。

  腊肉应常温阴凉干燥处保存,在温度较高的夏季,建议冰箱冷藏储存,保质期一般为6至8个月。

  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

  坚果炒货含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但由于脂肪含量尤其是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在原料和成品贮存过程中容易过度氧化,表现为产品过氧化值和酸价超标以及产品呈现哈喇味。摄入酸败食物易刺激肠道,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长期食用还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导致老年痴呆或肿瘤的发生。因此购买和食用坚果炒货应尽量做到如下几点:

  1.尽量选择真空包装、充氮包装、避光隔氧包装的坚果炒货,有利于延缓酸败。

  2.购买坚果炒货较多时,应尽量密封避光储存,远离高温、光照。

  3.选择合适的包装规格(净含量),开封后最好能在短时间内吃完,且切忌敞口存放。

  4.产品打开后,如有闻到轻微哈喇味,或者入口时有品尝到酸败口感或回软现象,或者本应白色的果仁切面呈现微黄色,则产品已不能食用。

  坚果炒货原料贮存和运输过程中,一旦水分控制不当,极易受霉菌污染并可能在合适条件下产生霉菌毒素。加工环境也容易污染霉菌,因此购买和食用坚果炒货应尽量做到如下几点:

  1.食用时应注意观察果仁、果壳的外形、色泽是否正常。

  2.有异味的坚果炒货不能吃。

  3.如果吃到霉变、发苦的坚果,应立刻吐掉,并用清水漱口,这些坚果中很可能含有霉菌毒素。

  4.如果炒货受潮了,口感变得不脆,可以把受潮的炒货平摊在瓷盘中,放进微波炉里用中火烘烤1~3分钟,然后再用器皿密封保存,这样的炒货又能恢复刚购买时的口感。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平均每周吃50~70g坚果,建议根据自己的口味和营养需求,变换、搭配种类食用,保持营养均衡。部分人群对花生、腰果等产品过敏,应注意根据自身体质选择,防止发生过敏现象。挑选和食用坚果时,尽量选择原味坚果,少吃盐炒、糖焗、过油的坚果,避免对异常品的误判。坚果炒货为低水分产品,大量摄入时应配合水分补充,以免出现舌头及消化道粘膜因失水干燥产生的不适。儿童食用要小心,幼儿吃坚果卡喉的事件时有发生,家长一定要多多警惕。

  中国市场监管报记者 靳媛媛

  执行编辑:刘琦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肇庆市场监管编辑部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