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心理课堂:假期和孩子好好谈

顺德一中
+ 订阅

在假期中,父母与孩子在家相处的时间增加,亲子沟通中关于学习成绩、手机等问题是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谈一下的,那么怎么和孩子“好好地”谈谈这些话题呢?

和孩子谈学习成绩

在和孩子谈成绩之前,家长应该明确:成绩只是对阶段性学习结果所作的检验;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天赋,也不可避免有自己的短板。因此,每个孩子在各科的表现上会不一样,对于不擅长的学科,不是一时三刻的努力就能在成绩上有所体现的,要肯定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和坚持,肯定TA的进步;除了学业成绩之外,还要关注孩子的为人处世,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等等对他影响更深远的方面。不要给孩子错觉,觉得你只关心TA(他/她)的学习,而且还只停留在成绩层面上的讨论。因此,要谈的目标应该是:

第一,和孩子一起总结经验,找到下一阶段努力的方向和行动方案。

第二,鼓励肯定孩子,帮助孩子树立信心。

第三,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即使父母不在身边,孩子自己也可以坦然面对成绩,坦然面对成败,并知道如何应对困难。

如果孩子这次考得好,我们需要肯定TA的努力,肯定TA这一阶段的学习表现,总结哪些做法可以继续发扬,还有哪些可以改进。加重鼓励孩子,可以遵循三原则:

√ 肯定孩子的具体表现,而不是夸“你真棒”;

√ 肯定孩子的努力,而不是夸孩子聪明;

√ 肯定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表现的坚毅、会选择、细心,不夸孩子“真乖”、“真懂事”。

在正面管教中,类似这样的鼓励的话可以跟孩子多多说:

● 你付出了努力,你应该得到好成绩;

● 你一定会为自己感到骄傲;

● 你自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 我相信你的判断;

● 你能决定什么对你来说是最好的;

● 我相信你可以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考得好的时候,有些家长会半开玩笑地、轻易地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这只是家长单方面提出来的,那么这次考好了会成为一个压力,让孩子在下次产生担忧,害怕不能进步,甚至担心不能持平本次成绩。因此,需要帮助孩子自己思考,这次的经验是什么?是否改进了方法?下次的目标可以怎么设定?可以制定什么计划等。

如果孩子这次考得不理想,有些孩子可能会急起直追;有些孩子会直接表现出来灰心丧气;有些孩子会表现出对学习不感兴趣;而有些孩子可能会表现出无所谓,甚至玩游戏更加起劲。遇到后面两种情况,家长可能就会觉得孩子不在乎,不着急,不思进取,从而更加焦虑和生气。你要相信,孩子内心是沮丧的,焦虑的,请你不要被孩子的表现所蒙蔽,要看到孩子行为背后所隐藏的情绪和需求。

当孩子考得不理想时,绝大部分时候TA是挫败的,甚至会产生“我不是学习的料”的想法,对自己丧失信心。这时,如果家长直接将TA的成绩不理想归因为不努力,网络使用过多,或者标签孩子拖拉、懒、磨蹭等,孩子就会变得更加沮丧或生气,因为TA也很想解决问题,也在努力调整中。但一被评价为不努力,拖拉、懒、磨蹭,TA的所有努力都没有被看到了,TA会觉得你根本本不了解TA,这就阻断了你跟孩子沟通的路径,孩子就不会愿意跟你谈,久而久之,这就会成为你们一谈就爆的话题,成为你们沟通的禁忌,甚至会影响亲子关系,这是你和孩子都不愿看到的。那么孩子没有考到理想成绩,家长可以怎么做呢?

首先家长要放下自己的评判,放下自己的焦虑,完完全全地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到TA的情绪,看到TA背后的需求是什么,为孩子提供温暖和阳光。一个微笑,一个拥抱,一个我懂你的眼神,让孩子能表达TA的情绪和想法,让情绪流淌起来。此外,还要跟孩子表达,不管怎样,你都爱TA。

其次,处理好孩子的情绪后,你再扮演顾问的角色,与孩子来谈谈这次考试的得与失以及接下来的措施。如果你觉得不懂学习,你可以耐心听听孩子想怎样;可以鼓励他勇敢去求教;即使孩子想法和你不一样,不做评判,也可以鼓励TA去做尝试。

最后,请家长务必保护孩子的进取心和信心。作为家长,我们要去思考,什么样的目标是能增强孩子的自我效能感,并激发孩子的进取心的呢?有的家长觉得,目标越高越有激励作用。有的家长觉得,现在孩子压力大,还是不要给孩子提要求了。

其实,这两种都不太合适。对孩子来说,最适合TA成长的目标,是跳一跳能摘到的目标。这种目标能获得最大的自我效能感和满满的行动力。

所以我们来看看自己,我想孩子达成的目标是孩子自己也想达到的目标吗?是孩子跳一跳就能够得着吗?随着我们恰当的合理期待、孩子走出自己的舒适圈,能力在不断增强,然后孩子自己又会对自己提出比之前更高一点点的目标,他们自我效能感在增强,他更敢于去挑战了。

和孩子谈手机使用

假期里容易出现手机的使用过长时间、因手机使用不良导致生活变得无规则等问题,这些都是家庭冲突的原因。如何处理?请看微视频《如何和孩子沟通使用手机问题》

当孩子说TA心情不好

当孩子向父母表达自己情绪不好的时候,有些家长会变得紧张起来,希望尽快把孩子的情绪安抚下来;有些家长会很着急,希望快快找到孩子情绪不好的根源并立刻解决问题,这些做法其实会容易让孩子也变得紧张,TA感到让家长担心而自责。这个时候,家长可以怎么做呢?请看微视频《当孩子心情不好,家长如何沟通》

陪伴孩子的成长过程必然会遇到很多困惑,需要边走边思考边学习,父母也需要终身学习的理念。本次家长课堂的部分内容参考了华师附中、深圳中学家长课堂的资料,特此说明。

文字:梁  悦

审核:关晔姬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