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笔!斥资千万升级硬件,20年老牌苗企引进3000对种虾,虾苗销量冲30亿尾!

农财宝典
+ 订阅

文 | 农财宝典-大国渔业记者 莫景文

最近两三年,福建南美白对虾养殖病害较为频发,养殖成功率走低,产业发展遭遇瓶颈期。当地养户主动求变,选择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产量高的金刚虾作为白对虾的补充或替代品种,2020年福建漳浦超八成的养户实现盈利,金刚虾养殖可谓异军突起。

目前国内超过30家金刚虾品牌苗企在福建市场销售虾苗,除了海兴农、粤海、海茂、海尚等外来苗企,更多的是如福建虹海、厦门优选尚大、福建一洲等本地苗企在这一板块蓄力。在金刚虾养殖蓬勃发展的的当下,金刚虾苗市场争夺战已经进入竞争激烈阶段,价格战的枪声或一触即发。

为应对福建激烈的虾苗市场竞争,作为一个扎根水产种苗20年老牌苗企,海南微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海南微正)总裁杨文龙于2019年5月不远千里从海南大本营调兵遣将,选择深耕水产苗种市场多年的强将巫春潮担任海南微正福建基地总经理。面对近年剧变的刚虾苗市场,杨文龙雄心勃勃,表示2021年公司将引进斑节亲虾3000对,销售幼体100亿尾,虾苗30亿尾。巫春潮也信心满满,提出了福建基地2021年金刚虾苗销量冲5亿尾的目标!他们的底气来自哪里?农财宝典记者特此采访了杨文龙和巫春潮。

杨文龙 海南微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裁

巫春潮(右) 海南微正福建基地总经理

拥有20年对虾种苗繁育经验

从2016年开始,随着养殖大环境的变化,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成功越来越困难,而正大人工选育的SPF斑节对虾进入国内,逐步彰显其较高养殖的成功率。全刚虾不论从养殖效益,还是市场流通层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成为一个可供养户选择的优势品种,从漳浦沿着东南沿海刮起了一股金刚虾养殖风潮,相信未来三五年将成为国内对虾养殖主流品种之一。

“斑节王”,这个于2014年从非洲引进不携带白斑病毒的斑节对虾品系,曾在国内土塘推广养殖并大获成功,相信不少养殖户对它生长速度快、产量高等优势依然历历在目。但是,提及把“斑节王”批量化生产供应市场背后的企业——海南微正,熟知她的人可能并不太多。

杨文龙告诉记者,海南微正成立于2001年,2006年开始进军种苗行业,是一家拥有20年对虾种苗繁育经验的企业。它旗下有“微正”和“斑节王”两大品牌,拥有一支专业从事对虾种苗繁育的生产队伍。2020年海南微正引进南美白对虾亲虾3000对,生产销售幼体100亿尾,虾苗40亿尾,引进斑节对虾亲虾2000对,生产销售幼体60亿尾,虾苗20亿尾。

升级硬件和搭配优秀管理团队

在巫春潮到福建基地的一年半左右的时间里,海南微正在福建基地已投入1000万元扩大苗场生产。巫春潮表示,由于正大人工选育的SPF斑节对虾优势突出,公司坚定做正大品系的斑节王,同时建立一个专属于斑节王的稳定流通渠道。2020年引进亲虾1200对,幼体培育40亿尾,虾苗销售3亿尾。

为了扩大生产优势,提升产品品质 ,做出一尾优质好苗,2020年海南微正斥资1000万元,对海南乐东黄流总部、海南文昌铺前基也分别进行全面改造、硬件维护和升级,所有工程已在2020年12月竣工。目前,海南微正在海南、广东、广西和福建区域拥有七个直营场和一个300亩的斑节对虾成虾养殖基地。

“全新的生产硬件搭配优秀的管理团队,公司每一位员工都斗志昂扬,2021年将会交给广大养殖户朋友一份满意的答卷。”杨文龙指出,海南微正不仅是一家有20年的老牌企业,拥有七家基地共15万立方水体的产能,而且是海南为数不多的省级斑节对虾良种场,从种源到育苗全程做到质量可控。

聚焦养殖痛点推出新品种

“育苗过程不添加任何抗生素,每批虾苗都经过两次检测,合格后才能出场。”杨文龙表示,海南微正充分利用优良的天然水质和适宜的气候条件,采用先进的水处理系统和国际上最优的微藻保种和纯藻培育方式,每家基地都有藻类实验室和检测PCR实验室,采用正大种苗繁育标准,以全新理念生产高品质的种苗。通过新鲜活藻生态育苗,生产技术团队育苗全程做到品质监控,对于检测不合格的虾苗直接淘汰,绝不抱着侥幸心理。

近年来,随着福建金刚虾养殖面积的迅猛增长及高位池高密度养殖模式的日趋成熟,福建沿海俨然已成为国内金刚虾成品产量最大的养殖地区,福建市场对金刚虾苗需求猛增,漳州一带金刚虾苗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据不完全统计,仅在漳浦县与龙海市,就有40-50家金刚虾苗场。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巫春潮表示,2021年海南微正福建基地拥有5家苗场可投入生产,同时基地人数将增至近百人。福建基地将一直发扬海南微正的实干精神,聚焦斑节虾养殖痛点,不断推出满足市场需求的金刚虾苗品种。通过提高虾农养殖效益,带动虾苗销量的不断增长。“2021年计划引进斑节对虾亲虾1800对,培育幼体70亿尾,虾苗销售5亿尾,为造富更多虾农和推动我国斑节对虾产业健康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本文作者:农财宝典-大国渔业记者 莫景文

本期编辑:杨玲(微信号Young-fight,新闻爆料、转载授权请加微信)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