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领导香港海员罢工、省港大罢工,弥留之际仍心系劳苦大众

南方+ 记者

“那年春天花正开”系列报道

【红色名片】

苏兆征故居陈列馆,位于珠海市香洲区唐家湾镇淇澳岛淇澳村白石街461号,是一座清朝光绪年间所建的青砖小平房。中国工人运动先驱苏兆征出生于此,并在此度过了青少年时代。

配图

【一线走访】

立春后的珠海淇澳岛,洒满了阳光。在岛上的淇澳村中,纪念村民抗击英国侵略者胜利的白石街赫赫有名,沿着白石街一侧窄巷走进深处,便是中国工人运动先驱苏兆征的故居。

135年前,苏兆征在这里出生。从贫苦的少年时期,到投身工人运动、参与领导香港海员大罢工、省港大罢工,再到1925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党和国家事业鞠躬尽瘁,这间简陋的海岛小平房见证了苏兆征为中国革命和人民解放事业奋斗的一生。

配图在春天加入中国共产党

苏兆征以其中国工人运动杰出领导者的身份为人所熟知。1925年的那个春天,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启了组织领导工人运动的新的革命生涯。从一名贫苦少年到香港海员罢工、省港大罢工的领导者之一,苏兆征有着怎样的成长历程?

日前,记者探访苏兆征故居,看到在这座青砖灰瓦的小平房内,摆放着石磨、条凳、煤油灯、铁茶壶等简朴生活用品,这些都在告诉人们这里曾是一个贫苦家庭。资料显示,苏兆征家中有7个兄弟姐妹,他排行老二,父亲租佃薄田瘦地养家,母亲打草鞋帮补家用,一家子经常不得温饱。

18岁时,受生活所迫,苏兆征随乡亲到了航运业蓬勃发展的香港,在外国轮船上开始海员的生涯。他因此接触到经常乘船为革命奔走的孙中山。在孙中山帮助鼓励下,苏兆征于1908年加入了同盟会,负责输送军火和情报,积极参加推翻清政府封建专制统治的革命运动。

据苏兆征故居陈列馆副馆长万滢介绍,那时候,中国海员长期遭受帝国主义的压榨,受尽屈辱和盘剥。苏兆征出入各国港口,见闻日渐广博,得知十月革命的消息,并逐步领悟到俄国革命的道理,心向往之。

1921年3月,苏兆征和林伟民等人倡导,在香港成立中国海员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工会组织——中华海员工会联合总会。翌年1月,香港海员在苏兆征等人的带领下,开始罢工,浪潮席卷整个香港。苏兆征被推举为谈判代表,与港英当局和资本家进行了面对面的谈判,他始终坚持原则,对当局的高压政策毫无畏惧,并处处维护中国海员的根本利益。

“在领导工人运动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令苏兆征备受鼓舞,他与中共党组织走得越来越近,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意愿也日益强烈。”万滢说,1925年3月,苏兆征以工人运动组织者的身份加入中国共产党。没过多久,广州和香港就爆发了规模空前的省港大罢工。中共中央广州临时委员会和中共广东区委指派邓中夏、苏兆征等到香港组织罢工,苏兆征被推选为罢工委员会委员长。在指挥罢工的过程中,他进一步展现出自己杰出的组织领导才能。

在苏兆征等人的领导下,先后参加罢工的人数高达25万。这场省港大罢工历时1年零4个月,规模之大、历时之长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是空前的,也有力推动了中国革命运动急剧地向前发展。

配图

家乡人民从未忘记他

白石街、老祖庙、榕树下,苏兆征一幕幕的人生画卷在眼前铺开……这是去年纪念苏兆征诞辰135周年时,在淇澳村上演的一场大型沉浸式诗剧——《追寻苏兆征》。该剧利用苏兆征纪念广场的实景场景,带领人们穿越风起云涌的历史现场,感受革命年代的激情澎湃。

“苏兆征当年每次随船远航后回到香港时,常常抽时间返回家乡探望乡亲。”苏兆征故居陈列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村中祖庙大榕树下听着长辈们讲述白石街故事长大的苏兆征,回到榕树下向村民介绍自己当海员涉足世界各地的所见所闻,给村里带回来了不少外面世界的进步书报。

家乡人民从没有忘记他。1979年苏兆征故居被列入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按原貌修缮,1985年苏兆征诞辰100周年之际开放供人们参观。2010年,苏兆征故居再次修缮,在故居旁增建苏兆征陈列馆,并在馆旁建设苏兆征纪念广场,立有一尊2.94米高的苏兆征铜像。

为了缅怀英烈,苏兆征故居陈列馆每年都组织策划一系列活动,如清明节期间组织学生开展祭英烈活动,五四青年节开展“弘扬五四精神”主题活动,端午时节开展本土民俗与红色文化结合的主题活动等等,此外,大型红色现代粤剧《苏兆征》公演和沉浸式诗剧《追寻苏兆征》均为传递红色精神、彰显红色题材的成功尝试。

为加强革命遗址保护,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精神,苏兆征故居陈列馆自2019年10月8日起闭馆进行新一轮的升级改造工程。“苏兆征同志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工人运动和人民的解放事业,他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万滢说。

【对话】

苏兆征故居陈列馆副馆长万滢:

整合红色资源 打造精品红色教育线路

南方+:珠海高新区是如何挖掘苏兆征历史文化资源的?

万滢:珠海高新区注重不断挖掘和提炼有关苏兆征同志的历史文化资源。资料搜集方面不仅涉足苏兆征活动的国内主要城市,而且还延伸到了俄罗斯、英国等国家,目前资料收录较为完备,项目成果已汇编为《苏兆征历史资料查询大全》共3册,同时制作有苏兆征同志生平纪录短片《寻找苏兆征》。

以苏兆征故居陈列馆为核心,结合周边苏兆征纪念广场、白石街、古炮台遗址、抗英广场等红色资源,珠海高新区已打造出一条淇澳独有的精品红色教育线路,每逢清明、建党、建军、建国等重要纪念日和节假日,与各机关、企事业单位、部队、社区、学校、社会团体共同开展各项主题活动,加强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党史党性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南方+:苏兆征故居升级改造后,在传播红色故事方面有什么创新?

万滢:我们将立足苏兆征故居陈列馆的阵地作用,扎实开展好各来访单位、观众的参观接待工作,并充分利用多媒体现代化手段,向观众展现苏兆征同志的革命业绩和奋斗历程,不断提升观众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充分发挥苏兆征故居陈列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史党性教育基地的宣教职能。同时,我们将在宣传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上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苏兆征故居陈列馆将继续立足宣教阵地,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学习手记】

苏兆征在弥留之际仍心系劳苦大众

走进珠海淇澳岛苏兆征故居,很难想象,那个从小帮人看牛、砍柴割草、捉鱼捕虾来分担家中生活担子的渔民孩子,在经历香港海员生涯后,竟能成长为杰出的中国工人运动先驱。

苏兆征给后人留下的精神财富很多。他是廉洁奉公的典范,于香港海员大罢工、省港大罢工和在党中央工作时都负责过财务工作,始终清正廉洁,至今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更令人感动的是,苏兆征在弥留之际,仍心系劳苦大众,心系党的事业,留下“广大人民已无法生活下去,要革命,等待着我们去组织起来,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奋斗”“大家同心合力起来,一致合作,达到我们最后成功”的遗嘱,始终对革命的成功充满坚定的信念。多年来,苏兆征故居陈列馆是珠海市广大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和游客们络绎不绝的“打卡点”。相信改造升级后的故居陈列馆将更好地讲述那些红色历史,让革命精神走进更多人的心中。

【记者】胡钰衎

【图片】胡钰衎

【海报设计】丁薇薇

【策划统筹】谢思佳 王聪

编辑 蒲思伊
校对 张昕莹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