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始兴县南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启动了《始兴南山保护区森林固定监测样地项目》和《始兴南山保护区陆生大中型动物红外相机网络化监测项目》。森林固定样地项目以1公顷的面积作为监测样方,选取了区内具有代表性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观光木、江南油杉等三个样地;红外相机项目以每平方公里为一个网格,布设了65台高清红外自动感应相机。经过半年的监测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白鹇
森林固定样地3个样地中,共调查到维管束植物50科112属194种,15551株树,平均胸径为(4.62—7.49),平均树高(4.87—8.83),平均密度(3360—8329)。样地调查记录有花榈木、闽楠、观光木和半枫荷4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稀有植物包括小果山龙眼、臀果木、半枫荷共31种。花榈木被《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列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IUCN濒危等级为易危(VU),观光木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二批(讨论稿)中被列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IUCN濒危等级为濒危(EN)。通过调查摸清了保护区植被资源、森林群落动态变化,反映出南山植物的多样性丰富,林分生长整体较为良好。
红外相机项目中,相机共计11960个监测日,拍摄到8282组有效动物照片或视频,其中包含33种野生动物,隶属于9目17科,兽类有3目9科14种,鸟类有6目8科19种。其中属于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有:中华鬣羚、斑林狸、白鹇、蛇雕和红角鸮;属于广东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物种3种,分别为:白眉山鹧鸪、豹猫和食蟹獴;属于中国特有种的有2种,白眉山鹧鸪和灰胸竹鸡。还有红腿长吻松鼠、赤腹松鼠、倭花鼠、中华竹鼠、野猪、赤麂等28种为国家三有保护动物。中华鬣羚出现在南山保护区的新闻近期登上了央广网、新华网、广东新闻(电视台)等各大媒体,更是在微博热搜中冲上了六千多万的热度。
南山保护区
对南山保护区开展不同森林类型长期动态监测,获取森林群落物种组成、植物生长和动态变化、生物多样性状况等关键信息,为开展森林结构诊断、动态预测、功能评价,可持续森林管理和自然资源政策提供科学指导,有助于更加科学地理解森林形成、生物多样性维持、群落演替动态过程和机理,是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保护区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基础,是保护区进行科学管理的基本前提,是评估保护区管理成效的重要数据支撑,对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发展理念,共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具重要意义。
【记者】范永敬
【通讯员】赖金艳 肖家亮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