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东城市群新城市中心、临海特色产业战略高地、新兴投资热土……2月5日,中共揭阳市惠来县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开幕,多个让人耳目一新的关键词,透露了惠来在2021年实现“再创业、再出发”的发展愿景。
进入2021年,惠来如何实现“十四五”时期的“开门红”?惠来县委书记蔡淡群表示:重点要打造“五个惠来”,即发展惠来、文化惠来、平安惠来、美丽惠来、红色惠来,全面对标对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此,南方+进行一一梳理,从中展望惠来未来一年高质量发展的新蓝图。
“发展惠来”:
通道路、优环境,培育高质量发展热土
4411立方米混凝土,50辆罐车循环运送,4台泵车数十个小时不间断施工……这是揭阳滨海新区中石油项目建设现场画面。
中石油炼化一体化项目(摄影:李理)
近年来,随着省、市的支持和推动,惠来的发展形势一片欣欣向荣,逐渐成为投资“热土”。2020年惠来接待国内外企业考察80多批次,共招引重大项目34个、计划总投资近1000亿元,神泉湾文化旅游度假项目更是吸引融创、保利、华侨城、佳兆业等大型企业激烈竞争。
握着一手好牌,2021年该怎么打出一场漂亮局?
答案是——打造“发展惠来”!发展是根本,是第一要务,惠来将聚焦打造发展引擎,改善发展条件,优化发展环境,加快积能蓄势,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为沿海县,惠来拥有得天独厚的海岸资源和区位优势。2021年,惠来将科学谋划沿海111.53公里岸线规划开发,全力打造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文化旅游业、现代农业四大临海特色产业集群:重点服务中石油炼化一体化项目建设,支持大南海石化工业区打造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推动临港产业园打造海上风电全产业链基地和冷链物流中心;加快高铁新城、总部商务建设,构筑现代服务业发展平台;抓好海丝遗迹的保护活化,发展滨海高端旅游和特色旅游;深化“网络节+云展会”模式,推动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加快创建广东数字农业示范县。
地区要发展,交通须先行。新一年,惠来将抓住省打造“12312”现代交通体系契机,发力补齐交通基础设施短板。服务汕汕高铁、揭惠铁路建设,启动实施揭神大道连接线、南海大道等“一城两园”联通工程,加快国道G238线普宁交界至惠来惠城段建设,完善县域交通骨干网络、畅通交通“末梢神经”,加快形成外联粤东地区、粤港澳大湾区、海西经济区,内畅县区、镇区、园区的多层次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让交通红利转变为经济发展的红利,其中关键就有招商引资带来的机遇。在全会工作报告中,惠来始终强调要强化“乙方思维”。2021年,惠来提出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与企业家“打开前门”沟通对话,“摆上台面”解决问题,公开透明、依法依规支持企业发展。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强化“主人意识”,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理念,真诚友好对待企业。围绕“惠来、回来、会来”目标,深入开展“回家行动”,推动在外乡亲“回家学习、回家就业、回家兴业”。
“文化惠来”:
扬精神、办教育,构建文明风尚新城市
惠来全会报告中指出,文化是灵魂,要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惠园公园(摄影:方映辉)
2021年,惠来将在弘扬新时代文化、挖掘提升传统文化、推进教育振兴发展和文明城市创建四方面齐头并进,发展文化事业、打造文化惠来。
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作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围绕庆祝建党100周年,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挖掘红色革命文化、改革开放文化,传承弘扬惠来人“勇义尚气”特质、“坚韧进取、敢于胜利”大南山革命精神,办好海洋(开渔)旅游文化节,拓展“惠来新八景”“惠来十大传统名小食”内涵,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创新;
把发展教育事业摆在优先位置,提升全县基础教育水平,满足优质教育资源需求,保障广东工业大学揭阳校区9月份招生办学,打造惠来教育发展新高地;
抓住获得2021-2023年广东省文明城市提名契机,全面开启三年创建行动,推进文化体育场所建设,完善乡村文化服务网络,不断增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成效。
“平安惠来”:
护平安、保民生,建设和谐稳定幸福地
在一座安居乐业的城市里,平安是底线,也是实现“十四五”开好局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2021年,惠来将推进法治惠来建设,形成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良好局面;持续加强社会综合治理,乘势而上推动禁毒工作从“整治突出毒品问题”向“创建禁毒示范典型”转型,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行动,保持对盗窃、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的高压打击态势。健全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机制,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狠抓违法用地治理,加快理顺问题楼盘,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摘掉毒品帽的孔美村
民生事业一直是百姓关注的内容,反映的是一座城市的人文关怀和为民情怀,惠来全会工作报告也对此进行了工作部署:
2021年惠来将筑牢民生保障防线,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确保全县形势稳定;聚焦医疗事业发展短板,完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全面提升医疗保障能力和水平,健全社会保险统筹机制,完善覆盖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完成中东部供水工程建设,切实保障用水安全。事无巨细、全盘照顾,不断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惠来。
“美丽惠来”:
美城乡、保生态,打造宜居宜游好风景
走进惠来县铭东村,阳光照射下的村庄一尘不染,街头巷尾整齐有序,村道两旁绿树繁茂,目之所及是满眼绿翠,鼻尖闻到的是鲜花芳香……这幅动人的乡村画卷,是惠来全县建设美丽乡村的一个剪影。
一尘不染的铭东村道
近年来,惠来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生态美、乡村美、生活美成为惠来新农村的一张靓丽名片。2021年,惠来将持续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全面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全面完成“雨污分流”、巷道硬底化、“四好农村路”等重点工作;同时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力提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能力,抓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增强农民就业创业内生动力。
这边农村变美变富,那边城市也不落下风、迎头追赶。乘着全市推动老城蝶变、新城崛起的东风,惠来也将大力提升城区品质,一方面,保护提升老城区,抓好老城区集中连片改造提升,加快推进雷岭河水系连通工程和县城护城河保护工程建设;另一方面,用好“省35条”扶持政策,支持服务粤东新城全方位拓展和优化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依托广东工业大学揭阳校区,推进鳌头山主题公园等规划建设,打造科教新城。
城乡环境要变好,生态保护不能少。在全会工作报告上,“生态”“绿色”依旧是惠来发展的关键词。秉持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惠来提出实施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完善海洋资源开发保护、有偿使用制度;提升污水处理能力,确保污水截得住、收得进、处理得好;统筹抓好山水林田湖草海系统治理,高质量建设万里碧道,加快推进美丽海湾建设。
“红色惠来”:
讲政治、反腐败,锻造坚强有力党组织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惠来全会报告中指出,红色必须成为惠来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本色,发挥红色优势,传承红色基因,把全县各级党组织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为惠来发展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
一方面,要旗帜鲜明讲政治抓政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格执行省委、市委坚决落实“两个维护”制度机制,加强政治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不断涵养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强化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织牢织密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保证党在领导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作用。
大南山革命纪念馆
另一方面,要全面提振再创业的精气神。作为具有优秀传统的革命老区,惠来要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重点打造以五福田省级“红色村”和林樟大南山革命纪念馆为大本营的红色旅游研学基地,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形成组织为干部担当、干部为事业担当的良好氛围。
最后,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持续净化和修复政治生态,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入整治“怕慢假庸散”等懒政怠政、损害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深入整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从严治理“为官不为”,推动党风政风和社风民风向善向上,实现正气充盈、政治清明。
鳌江镇山栗村党建文化公园
开启新征程,扬帆再出发。2021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之年,也是惠来“十四五”时期努力实现“前两年强基础、后三年快发展”的关键之年。唯有奋斗,方能致远,惠来将全面提振再创业、再出发的精气神,全面实施市委“八大攻坚行动”,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努力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揭阳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活力古城、滨海新城,努力打造沿海经济带上的产业强市,为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作出惠来贡献!
【记者】唐楚生 陈婷婷
【通讯员】林楚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