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煎炸小食
逢年过节做好事,客家人家家户户都会做些酥香可口的传统小吃,如煎圆(也叫煎堆)、散子、炸芋圆、南瓜圆等,一般年前就开始张罗,煎炸好后用瓶罐收藏好,在整个新春佳节享用。
在旧时客家人眼里,“见到煎圆才像过年”,这就是客家煎炸小食意义是客家人过年的味道,是拉开客家人过年的序幕。
新梅互联 摄
客家煎炸小食
是梅江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梅互联 摄
在梅城油箩街
是客家传统年味小吃的聚集地
各种炸品香四溢,让人食指大动
牛耳朵、油角、兰花根
炸南瓜圆、炸芋圆、炸煎堆...
新梅互联 摄
各种炸品一字排开
看的小编口水直流
新梅互联 摄
形形色色的人在油箩街
挑选着自己心仪的年货炸品
这是多少外出游子心心念念的味道
新梅互联 摄
陈旧的骑楼,熙熙攘攘的人群
小城外是高速路上归途中的拥堵
小城内是大街小巷置办年货的热闹
陈慧敏 摄
炸芋圆、南瓜圆
是用白荷芋或南瓜刷成丝
加入适量清水、精盐
糖和面粉拌匀
用汤匙滔成丸子状
放油锅里炸,炸至金黄色即成
陈慧敏 摄
煎圆是用糯米粉掺黏米加糖
加水搅拌
然后捏成乒乓球大小的丸子
放到油锅里煎至赤色即成
陈慧敏 摄
热吃香酥
放冷了以后要吃时就得蒸热了吃
是另外一种软糯的口感
新梅互联 摄
这些客家煎炸小食
既是零食茶点下酒料
又可作馈赠亲友的佳品
特别是煎圆
寓意团团圆圆
吉祥如意
新梅互联 摄
在老城区油罗街
一年四季支着油锅炸着各种小吃
空气里弥漫着几代人都熟悉的味道
不论是回家寻味,还是手信伴礼
油锅里翻滚着的是老街的味道
盛起来的是金灿灿的乡愁
陈慧敏 摄
编辑:sh'
审稿:从松口出发
转载请注明来源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