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建站迈向造城,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建设发展进入快车道|南海两会

南方+ 记者

2月8日上午,南海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开幕,南海区委副书记、区长顾耀辉作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今年重点工作时强调,要以建设国家“两业”融合发展试点先导区为契机,加快腾讯工业互联网粤港澳大湾区基地、深圳科技园佛山科创园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佛山西站枢纽新城辐射带动力。

作为佛山、南海重点打造的战略发展新平台,佛山西站枢纽新城被寄予厚望。在1月27日召开的区委全会上,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闫昊波就强调,南海要以“两业”融合试点为契机,以佛山西站枢纽新城为先导区,加快发展工业设计、软件、商贸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

回顾“十三五”,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实现了从无到有、从规划蓝图一步步成为现实,依托佛山西站重要交通枢纽,把握“轨道上的大湾区”机遇,通过“借站造城”,主动承接广深港澳优势产业溢出,朝着打造“湾区西门户、广佛未来城”的目标奋勇加速前进。

借站造城

从1.0“建站”迈进2.0“造城”

“十三五”期间,是佛山南海拥抱“高铁经济”,实现高速发展的重要五年。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实现了从1.0版本“建站”,迈进2.0版本“造城”的重要跨越。

在“十三五”开局之前,2013年2月,佛山西站正式开工建设,翻开了佛山轨道交通建设的新篇章。

2015年8月,广东省政府正式批复《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广东园)发展总体规划(2015—2030年)》,在建中的佛山西站纳入试验区(广东园)核心区。

2017年8月18日,佛山西站正式开通运营。作为广州铁路客运枢纽“五主三辅”格局中的主站之一,是佛山对接粤桂黔高铁经济带的“西大门”。三年多以来,佛山西站的枢纽地位不断突显,高铁、城铁的到发城市、班次等连年增加。

2017年8月18日,佛山西站开通运营。

2017年8月18日,佛山西站开通运营。

目前,佛山西站日均开行列车213列,较三年前增加45列,增幅26.5%;列车从主要向西开往贵州、广西等方向,到全面连接成都、昆明、深圳、珠海、湛江、香港等省内外城市。从开站至2020年12月底,累计到发旅客3032万人次。未来随着佛山地铁3号线、4号线、广佛环线、广州地铁28号线西延线等轨道交通线建成后,预计铁路年发送旅客量将达到7590万人次。以此为依托,佛山、南海得以与广深港澳形成1小时生活圈,共享“轨道上的大湾区”,便捷链接大湾区资源。

2019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把握高铁经济和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发展机遇,当年1月21日,南海区第十三届党代会第四次会议提出“全面启动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建设,再造一个千灯湖传奇”。2月26日,南海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提出“坚持‘借站造城’战略,充分发挥佛山西站辐射力和带动力,提速建设佛山西站枢纽新城”。

2019年11月4日,南海举办了佛山西站枢纽新城未来城市发展研讨会暨城市设计深化成果发布会,正式对外发布城市发展蓝图,提出依托高铁、轻轨、地铁等高度集中的交通枢纽,加快佛山西站周边创新平台的集聚和城市形态建设,为城市发展提供高品质的配套服务和核心支撑平台,助力南海中部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高地、广佛西部交通枢纽、佛山科创新城。

高起点高规划

打造湾区西门户、广佛未来城

从“建站”迈向“造城”,佛山西站枢纽新城面积8.58平方公里,是佛山、南海参与大湾区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具有无可比拟的交通区位优越、产业基础雄厚等优势。

2019年以来,按照“一年成势、五年成形、十年成城”的目标,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分阶段逐步开发,将加快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新城区,发展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带动泛珠三角区域发展的西门户,广佛大都市区面向未来城市的样板间,并争创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创新试验区,致力于打造湾区西门户、广佛未来城。

围绕这一系列目标定位,“十三五”期间,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围绕标杆加大项目引进,以景区思维打造智慧微城市,优化城市配套和景观环境,提升城市形态。

2016年以来,片区路网建设如火如荼推进,佛山西站一期路网绝大部分区域道路施工完成并通车,实现了佛山西站与周边道路快速对接;兴业路佛山西站片区段快速化改造工程完成项目总投资70.75%,工程右幅主线全线贯通;工贸大道建设工程累计完成总投资44.6%。2020年,西站南路正式贯通,进一步完善交通路网,提升片区交通内外通达性。

在环境提升方面,通过加强对佛山西站一期路网以及佛山西站周边绿化带的日常养护管理,开展片区重要节点的环境景观提升,有效提升了佛山西站片区的门户形象;启动了佛山西站枢纽新城慢行系统规划设计,开展佛山西站枢纽新城中轴线景观带设计,构筑多景观、多功能的城市中轴线,打造新的城市客厅。

在城市配套方面,2020年完成了佛山西站污水转输工程,建成并开放环站西路公园,南广场景观工程、芝北变电站及相关线网迁改工程正稳步推进。

相关负责人介绍,佛山西站枢纽新城正通过一系列举措,优化城市空间和景观环境,打造智能便捷、高效创新的智慧微城市,为实现“湾区西门户、广佛未来城”的蓝图奠定坚实基础。

共享轨道上的大湾区

建设国家两业融合发展试点先导区

在推进城市建设的同时,佛山西站枢纽新城的招商引资工作接续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2019年以来,依托粤港澳大湾区西部主枢纽的交通优势,佛山西站枢纽新城牢牢把握“双区”建设、“双城”联动战略机遇,抓住“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契机,充分释放“1小时”+“零换乘”便捷往来大湾区主要城市的轨道通道优势,主动承接广深港澳优势产业溢出,推动实现“香港专业服务+深圳科创+广州商贸、人才+佛山制造”融合创新。

2019年11月20日,腾讯工业互联网粤港澳大湾区基地正式签约落户,项目立足佛山,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力争打造成为国家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平台。经过一年多的建设,腾讯工业互联网粤港澳大湾区基地于2020年12月23日举行揭牌仪式和正式开业,腾讯集团将连同生态伙伴,加快在佛山西站枢纽新城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工业互联网生态产业园。

腾讯工业互联网粤港澳大湾区基地效果图。

腾讯工业互联网粤港澳大湾区基地效果图。

2020年8月18日,建川新中国百年博物馆正式签约落户,将由建川博物馆提供约100万件/套藏品,建设约100个年代特征鲜明的馆,成为全景式了解新中国发展成就的重要窗口。以建川博物馆为核心,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将创新发展“博物馆+”模式,融合文旅、商业、酒店等多种业态,打造面积约30万平方米的文博综合体。

建川新中国百年博物馆效果图。

建川新中国百年博物馆效果图。

2020年12月22日,深圳科技园佛山科创园项目签约落户。该项目由国内科技产业界龙头的深圳科技工业园全流程参与规划、建设、招商、运营,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检验检测产业主题,导入行业国际国内产业头部企业和上下游配套企业。项目将引入不少于150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推动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发展。利用深圳科技工业园强大的产业资源平台效应,打造“佛山+深圳”产业合作示范标杆。

深圳科技园佛山科创园项目效果图。

深圳科技园佛山科创园项目效果图。

与此同时,佛山西站枢纽新城正积极推进两所区直公办优质学校、会展中心等项目建设,不断完善公共服务配套。

今年1月,佛山市市长朱伟带队到佛山西站枢纽新城调研时表示,高度认可片区的规划定位、发展方向,对枢纽新城的项目引进、配套提升等建设进展给予充分肯定,并强调佛山西站枢纽新城要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和大西南区域合作的战略格局,加快开发建设,一张蓝图绘到底,继续加强佛山+深圳合作,面向更大范围全面开展招商引资,成为佛山、南海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

2020年8月,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南海区为广东省唯一的国家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佛山西站枢纽新城为试点的先导区。

目前,佛山西站枢纽新城正推进国家“两业融合”试点先导区建设行动计划,抓好产业集聚、城市赋能、区域链接三大行动,推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制造与传统优势产业融合发展,争取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和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高地。

【南方日报记者】孙景锋

【通讯员】区智颖

佛山西站建设管理局供图

阅读更多:

聚焦2021南海两会特别报道

编辑 杨晖桃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