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面对疫情的冲击和复杂的外部环境,沙田镇交出了怎样的答卷?展望2021年这个“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沙田镇又将如何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东莞两会召开之际,市人大代表、沙田镇委书记贾贵斌接受记者专访,介绍了沙田镇过去一年的工作情况及新一年的工作思路。
刚刚过去的一年,沙田镇GDP首次突破200亿元,达到209亿元,同比增长6.8%,增速在全市各镇街中排名第一。沙田镇迈入200亿元俱乐部,标志着沙田镇已经迈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沙田:掀起“魅力湾区、创新港城”建设新高潮
今年,沙田将围绕“产业、环境、民生、文化、治理”做好文章,动员全镇上下聚力攻坚、奋勇前进,全力加快重点任务、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工作进度,以新担当新作为新面貌,掀起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魅力湾区、创新港城”建设新高潮,为“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建设贡献沙田力量、展现沙田担当。
▲市人大代表、沙田镇委书记贾贵斌
新答卷
去年GDP达到209亿元,增速全市第一
贾贵斌表示,2020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沙田镇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促进”,创造性地启动了扶企亲商专项行动,重点推进涵盖产业发展、城市更新、文化旅游、民生工程等领域共126个项目建设,全镇经济实现高速高质发展。总的来说,取得了“五个第一”的好成绩。
一是GDP总量达到209亿元,首次突破200亿元大关,一季度全市唯一正增长,全年增长6.8%,增速排名全市第一;二是规上企业工业增加值86.37亿元,同比增长22.3%,排名全市第一;三是45家企业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目标完成率150%,排名全市第一;四是工业用电量超2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5.3%,排名全市第一;五是完成年度“工改工”拆除平整任务371亩,完成率142%,排名全市第一。
此外,固定资产完成投资达102亿元,总量排名全市镇街第二,同比增长20.2%。预测进出口总额约760亿元,总量预计排名全市镇街第三,同比增长约6.8%。虎门港综保区进出货值1365.2亿元,同比增长6.3%。税收收入逆势增长5.6%,总额达41亿元,地方可支配总财力约50亿元。村组两级经营纯收入同比增长4.3%,6个次发达村经营纯收入同比增长10%。
据贾贵斌介绍,沙田“五个第一”成绩的取得,主要是沙田全年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稳住了经济发展盘、持续改善了民生福祉、顺利完成村级换届选举。
新征程
以“产业、环境、民生、文化、治理”为线统领全年工作
“沙田在近年打下的良好基础上,全镇上下聚力攻坚、奋勇前进,全力加快重点任务、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工作进度,以新担当新作为新面貌,掀起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魅力湾区、创新港城’建设新高潮,为‘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建设贡献沙田力量、展现沙田担当”。贾贵斌说。
今年,沙田一是要做好“产业”文章,着力提升经济发展质效。着力发展临港现代产业。力争全年招引项目超10个、投资总额突破200亿元。狠抓项目落地建设,加强重点项目服务走访,强化问题督导督办,推动汉维、迪爱生等16个项目开工建设,创群一期、梅塞尔、嘉华等11个项目建成投产,确保16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超25亿元,以项目建设引爆新一轮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推动岭南生态旅游城项目落地见效,高水平重建海鲜长廊,带动文化旅游和特色美食等关联产业高质量发展。大力实施“科技沙田”和“倍增计划”,推进企业申报国家高企和设立研发机构,大力引导扶持企业上市,确保11家市级倍增试点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不低于15%。
二是做好“环境”文章,着力优化城市功能品质。打好污染治理攻坚战、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
三是做好“民生”文章,着力推动发展成果共享。大力发展教育医疗事业。启动杨公洲江畔花园配建公办小学建设、完成沙田医院独栋发热门诊楼建设、完成沙田医院“创二甲”;不断健全城市基础设施。加快与省市交通要道接驳,推动穗齐路翻新工程等11条道路建设,力争临港路、港湾大桥等4项路桥工程建成通车,进一步打通与周边镇街连接路网,强化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推动功能配套设施完善,完成政务服务中心等5项设施建设。
四是做好“文化”文章,着力增强沙田文化底蕴。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五是做好“治理”文章,着力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加强基层社会治理、防范化解社会风险。
新动能
镇村联动强镇富民
贾贵斌说,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做好新时期的“三农”工作至关重要。沙田将以村(社区)完成新一轮“两委”换届选举为契机,以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重要抓手,推动农村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增绿,加快补齐农村发展短板弱项,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得先机、赢得主动,为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一是在深化镇村联动发展上下功夫。把富民增收作为乡村振兴的落脚点,深化镇村统筹联动发展,充分盘活低效用地、闲置用地、返还地和闲散资金等资源,加快10%留用地开发,带动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千方百计让农民的“荷包”鼓起来。
二是在优化拓展发展空间上下功夫。充分利用好镇村工业园改造优惠政策,鼓励村(社区)公开引入市场主体,实施城市更新一级开发。重点加快推进8大片区共约10平方公里更新改造,启动东莞港站TOD综合开发,加快形成站城一体、产城融合示范区,推动港湾新城思贝克、民田智能小镇更新项目完成片区统筹规划,确保信鸿湾区智谷一期建成投产。稳步实施“工改工”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建宝、千寿、裕升等“工改工”项目建设,加快盘活、整备村集体闲置土地资源,完成土地收储超840亩、产业用地储备超470亩,拆除平整土地超300亩,为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空间保障。
三是在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上下功夫。统筹用好2000万元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配套资金,实施新一轮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程,加快农村道路、市政配套等项目施工建设,重点抓好改厕和污水、垃圾处理。
来源:i东莞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