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亚艺湖:“一针一线”绣出城市精品(附视频)

南方+ 记者

佛山亚艺湖水下“换妆”,“水下森林”重现水清鱼欢

2月5日晚,佛山禅城亚艺公园西门口的游船码头附近,市民郑星发现亚艺湖上飘着很多“水铰剪”。他把这一场景拍下来,发到了微信朋友圈上,引来不少关注。

“水铰剪”学名水黾,是一种对水质要求极高的昆虫,被称为水质的风向标。

改善亚艺湖水质是禅城对“五涌一湖”开展修复“组合拳”的关键一环。如今,亚艺湖水质从Ⅴ类和劣Ⅴ类,提升至优于IV类水——水清岸绿,生物、植物、微生物形成的“水下森林”尽显湖中。美丽水生态环境回到市民生活中。

禅城区水利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亚艺湖水域面积约16.5万平方米,连接奇槎涌和明窦涌,在几年前已完成湖周边截污工程。但周边河涌接纳的来水常常为V类或劣Ⅴ类,这使亚艺湖水质长期徘徊在Ⅴ类和劣Ⅴ类,水体透明度较低。

亚艺湖同时面临来自湖底淤泥的内源污染。2018年8月亚艺湖淤泥数据显示,淤泥厚度达0.5—1.8 m,颜色呈黑色和深灰色,底泥中富含污染物质。

亚艺湖水体透明度从治理前的0.5m提升到1.5m以上。广州资源供图

亚艺湖水体透明度从治理前的0.5m提升到1.5m以上。广州资源供图

亚艺湖的水体,还缺乏稳定的水生态系统,存在大量的野杂鱼,搅动底泥,导致水体长期浑浊。水生植物的缺失,也导致水体自净能力差,容易造成水质恶化。

2019年,禅城启动了城南片区水环境治理项目。整个项目工程治理范围包括“五涌一湖”(新市涌、明窦涌、奇槎涌、西华涌、江湄涌及亚艺湖),亚艺湖是其中的重头戏。禅城在2020年4月正式启动了亚艺湖水体生态修复工程,持续修复水体。

项目实施过程中,禅城以“还湖于民”的理念,始终把民生幸福放在重要位置。项目联合体牵头方、佛山市自来水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冯博说,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需把整个亚艺湖的湖水抽干,迁移整个湖泊的鱼类,再治理底泥污染。亚艺湖位于禅城核心区,周边住户和市民、游客特别多,施工过程可能对区域景观和形象带来消极影响。

为了减少对市民的影响,同时保证工期,佛山市自来水工程有限公司加大了施工人手的投入,分区分步对亚艺湖进行施工,把施工产生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最忙碌的时候,有一百多名施工人员在湖面上作业。”冯博说。

项目历时8个月,项目各方齐心合力解决各种难题,稳扎稳打,以“一针一线”的绣花功夫,“绣出”了亚艺湖这个城市精品项目。

2月6日一早,项目技术咨询和运维单位、广州资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州资源”)经理邓江志就与其他运维人员一起,乘船至亚艺湖中央。他们一边观察水草的生长情况,一边做记录。

湖里,水草丰美,鱼翔浅底。“老佛山”昔日熟悉的水清鱼欢之景,重现眼前。

此情此景的重现,离不开各项水环境整治工程和环保技术应用的助力。

针对亚艺湖原有问题,广州资源提供技术支持,通过“闸坝工程、水环境整治工程、水动力改善工程、内源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工程”等五大工程进行系统施治,并提供三年的精细化运营维护,确保水质长治久清。

广州资源副总裁苏蕾说,自然界中,湖泊和水系自身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自净能力取决于自身的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状况和稳定状况。其中,对底泥的治理和水生植物的种植尤为重要。

亚艺湖清晰见底,水草丰美。广州资源供图

亚艺湖清晰见底,水草丰美。广州资源供图

“我们重建了亚艺湖的水生态系统,让其从藻型湖泊,变成草型湖泊,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苏蕾表示,原来亚艺湖为藻型湖泊,在特定的环境中,会出现富营养化问题,降低水体的自净能力,容易出现水体黑臭和死鱼等情况。广州资源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利用生物、植物、微生物“三物”打造了“水下森林”,让亚艺湖变成草型湖泊。

据悉,广州资源选取了苦草、黑藻、金鱼藻三类水草种植在湖底,建立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并通过水生动物、净水微生物的投加和培养,激发出水体的自净能力。

为了兼顾亚艺湖的调蓄的功能,项目在亚艺湖周边的奇槎涌、明窦涌两条河涌与湖泊的连接处,分别设立了水闸。通过两个水闸的调度,不仅可让亚艺湖为城市肩负起蓄水排涝的功能,还可持续改善周边河涌的水质。

水闸外观设计独具岭南风格,融入周边环境,成为城市公园景观的一部分。“我们希望恢复水生态系统,构建‘水下森林’,水上则融入城市传统文化,描绘‘水绿融城’的景观。”广州资源有关负责人说。

经过8个月的施工和一个多月的运营维护,在一系列的“组合拳”下,亚艺湖的水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禅城区水利部门数据显示,亚艺湖水体透明度从治理前的0.5m提升到1.5m以上,亚艺湖水质从原来的Ⅴ类和劣Ⅴ类,提升至优于IV类水。

在一系列的“组合拳”下,亚艺湖的水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广州资源供图

在一系列的“组合拳”下,亚艺湖的水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广州资源供图

亚艺湖水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广州资源将对亚艺湖开展为期3年的运维工作,确保湖水长治久清。接下来还将持续推进对亚艺湖周边五条河涌的治理,使禅城城南片区的生态功能得以长期保持在最佳状态,确保亚艺湖、亚艺公园维持在城市精品的水平,守护好佛山城市会客厅的生态亮点。

【南方日报记者】李晓莉

视频源自佛山电视台

编辑 杨晖桃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