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很多家庭把置办年夜饭提上了日程。南方日报、南方+记者走访了广州多家酒店餐馆和超市了解到,今年的年夜饭堂食预订大幅减少,外卖年夜饭、半成品年夜饭、小份年夜饭,成为很多家庭的新选择。
疫情改变了大家的消费习惯,让牛年的年夜饭不走传统路线。
5个关键词解析年饭消费新趋势▽▽▽
①半成品
盆菜是老广年夜餐桌上的一道特色大菜,菜名意头好、菜品丰富、食材丰俭由人,记者采访发现,除了广州酒家,陶陶居、大同酒家、广州半岛酒家等老字号粤菜餐厅都推出了盆菜半成品。
不仅是老字号餐厅,零售商超、外卖平台也来抢食年夜饭半成品市场。
记者近日走访家乐福、山姆、盒马鲜生等大型商超以及搜索美团、饿了么外卖平台发现,各大商超、外卖平台上的餐饮企业提供的“半成品年夜饭”正卖得火热。
盒马的数据显示,今年较去年新增了10%的餐食半成品新品,销售环比增加5%。考虑到半成品购买将在春节前一周爆发,这一“便利、省钱、有气氛,是半成品年夜饭被广大消费者接受的重要原因。”在东莞市连锁餐饮发展促进会秘书长徐波看来,半成品年夜饭中冷菜、热菜、汤羹、点心一应俱全。一些费时费力的菜肴只需按照操作说明进行简单加工,便可端上餐桌,很适合年轻的消费群体。
②一人食
“不会做饭,一个人在出租屋如何吃上一顿热腾腾的年夜饭?”这一问题在春节前登上了热门榜单,在网友数百个建议中,可以看到餐饮零售化消费趋势。
天猫淘宝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年货节”开启首日,由于“就地过年”的号召,螺狮粉、自热火锅等一人食餐品成为年货节首日增长最快的年货品类,增幅达15倍。
红餐网创始人陈洪波分析认为,螺狮粉、自热火锅等一人食速食品的增长,并不只是疫情影响下春节宅家的临时选择。近年,餐饮和零售两个看似特性完全不同的业态出现了交集,餐饮零售化已经成为今年最重要的商业趋势之一。在外卖平台点餐,到线上囤自热锅,去新零售超市买新鲜半成品,餐饮零售化正不断升级,通过数字化的餐品标准化能力与配餐技术,让不做饭不囤年货的人群也能在大年三十踏踏实实备足一桌热腾腾的年夜饭。
不仅是零售化,分量的改变也是年轻人带给年夜饭消费的变化。
新发布的百度搜索大数据显示,近30天,“年货节”的整体搜索热度环比上涨556%,相比去年8—12人居多的年夜饭预订类型,今年的类型人数出现明显下降,以4人份、2人份甚至单人份居多。
“相比往年,今年的‘线上年夜饭’呈现出定制化、多元化的特质。”陈洪波介绍说,既有包含十几种菜品的家宴礼盒,也有相对轻量的小家庭套餐,甚至还有不少餐企趁着单身经济的风口,推出了单人年夜饭套餐,更好地满足年轻消费者需求。
③无接触
疫情下,“无接触”无疑是今年年夜饭的标配。
广州白天鹅宾馆、广州中心皇冠假日酒店、广州星河湾酒店等纷纷推出可自提的粤式新春盆菜,万豪旗下124家酒店通过饿了么提供外卖到家服务。
华美顾问集团首席知识官、高级经济师赵焕焱分析,今年的酒店年夜饭市场,堂吃减少、自提及外卖增加是显著趋势,智能化服务的酒店将更受欢迎。像送餐机器人原本是海底捞的一个噱头,现在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了大众餐厅中。
“天降美食王国”餐厅中的送餐机器人可以自动识别路障并绕行。
不仅是无接触,陈洪波表示,疫情也促使餐饮人更迫切地寻找降低人工成本的可行方案,而送餐机器人是一个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极佳选择,餐饮头部品牌已经开始在餐厅中推广、使用送餐机器人。
疫情之下,餐饮酒店领域中各类无接触应用场景不断涌现也不断拓宽,不仅仅是送餐,机器人在迎宾、点菜、炒菜生产等环节的应用也日益成熟和普及,消费者群体以及行业人士也不再以“噱头”的眼光看待机器人,而是更关注其实用价值。
④家乡味
年夜饭怎么能少了家乡味道?忙活了一年,最盼望的是餐桌上妈妈做的那碗面。
百度2021年货搜索大数据显示,从不同省份看年夜饭地方菜的预订,还可以找到中国人务工返乡的迁徙特点。比如,在年夜饭预订量最高的上海,“鲁菜”成为关注最多的菜系;同时“鲁菜”在北京年夜饭预订的热度也成为各菜系之首。这意味着今年有更多山东人响应号召,留在北京、上海原地过年,预订一顿有家乡味的晚餐是他们的选择。与此同时,还有留在浙江的四川人、驻扎天津的广东人,以及滞留广东的东北人。
在美食纪录片及互联网营销的带动下,地方菜近几年发展迅猛,多个单品C位出道,最典型当如广西螺蛳粉、武汉热干面。据陈洪波介绍,去年底出炉的“2020中国餐饮品牌力百强”中,新上榜的客语(客家菜)、云海肴(云南菜)、小菜园(徽菜)、彭厨(湘菜)等,都是极具地方特色的菜系。近几年,八大菜系之外的地方菜受到市场青睐,它们用更为年轻化的品牌表达,将地方菜的发展推向了一个小高潮。
⑤小程序商城
在走访年夜饭市场时,记者还发现一个明显现象,那就是大型连锁餐饮机构都推出了小程序、自家商城的服务。
像广州酒家、陶陶居、大同酒家这些知名老字号以及广州白天鹅,私域渠道的订单占比都在明显上升。
“私域流量是这两年餐饮界最火的一个概念。”徐波认为,疫情期间,大部分餐饮门店都受损严重,但是有不少企业却在逆势增长,面对低迷的市场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分析这些企业后发现,无一不是平日里下足了功夫做私域流量的企业,所以才能在危机来临时享受到流量的红利。
消费提醒▽▽▽
◎分清定金和订金
虽然采访中多数餐厅表示了人性化处理订金问题,但记者采访律师了解到,在这方面很容易出现消费纠纷,提醒广大消费者在与餐厅签订书面合同时,应注明预付款项是“定金”还是“订金”。二者看似相同其背后的含义和法律责任却不同。
“定金”有担保的作用,且不能超过总价款的20%。如果商家违约,会承担向消费者支付双倍“定金”的违约责任;如果消费者违约,商家就不会返还。
“订金”则具有预付款性质,但它不具备第一种“定金”所具有的担保性质,无论商家或者消费者违约,都可按照双方事先的约定去执行。消费者在付款前一定要合理安排,谨慎选择。
◎新年安心就餐手册
采购食材
1.处理水果和蔬菜等食材时,要注意手卫生,并在常温自来水下反复冲洗浸泡,不建议用消毒剂直接喷洒,蔬菜尽量不生吃。清洗冷冻海鲜肉禽类食材时,不要用水直接冲,最好用水泡,处理时最好戴上口罩和手套。
2.处理生肉、水产品时,要有专门的砧板、菜刀等厨具,使用后要及时清洗、消毒。同时,要对烹饪工具、餐具等做好清洗、消毒。
家中就餐
1.家人之间也应使用公筷、公勺。
2.食物要完全煮熟煮透再食用,特别是肉、禽、蛋和水产品类等微生物污染风险较高的食物。
3.烹饪好的食物和酱卤肉等即食食品尽量一顿吃完,不吃或少吃隔夜菜。实行分餐制,在家也要养成使用公勺公筷的好习惯。
储存食材
1.在安全储存食材方面,应按需采购,不要大量购买,避免存储不当导致食物、食材腐败变质。
2.需存放冰箱的,最好生熟食分开,建议使用器皿、包装袋来储存,避免生熟食物互相接触。
3.生海鲜肉禽类食材放冰箱前应分割好,尽量采用独立封闭包装。要做到尽量不吃野味,不接触活禽畜。
外出就餐
1.进入餐厅前,进行体温检测,佩戴口罩进入,就餐时方脱下口罩,停止就餐重新戴回。
2.配合餐厅在依法做好信息保护工作的前提下,做好就餐信息登记。
3.就餐时实行“一菜一公筷、一汤一公勺”,或者“一人一公筷、一人一公勺”,提倡就餐时间不超过两小时。
4.倡导“光盘行动”,制止餐饮浪费,培养节约习惯。
5.婚丧嫁娶等习俗活动参加人员原则上控制在150人以内,人与人之间保持安全距离。
6.提倡家庭私人聚会聚餐等控制在10人以下,有流感等症状的人避免外出就餐。对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消费者,应劝阻其参加聚餐活动。
戳下方链接,抢“留粤过年·在+打卡”春节暖心福利大礼包👇👇👇
👇下方,在美好生活实验室找更多有意思的内容👇
【记者】 李劼 郑洁琳
【绘图】杨桂
【策划】陈韩晖 程鹏
【内容统筹】郭小戈 赵兵辉 蔡华锋 周人果
【编辑统筹】欧旭江 马华 邵玉梅 刘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