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云酷狗争相“夺笋”:尽是套路,就我是猹

南都周刊
+ 订阅

这可能就是平台大佬们的商业游戏,网友们真心实意吃瓜,尽心尽力造梗吐槽,贡献热度,最后却成了瓜田里上跳下窜的猹。

文 |  余亦婷 张振龙 编辑 | 林意欣

这几天,就在大家为虾米音乐的关停黯然神伤,各自缅怀时,音乐巨头网易云跟酷狗却突然“大打出手”一时间硝烟弥漫。

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朋友,现在跟着小南一起来梳理一下。

2月2日,网易云在官微里 @ 酷狗,祝它狗年快乐!

乍一看,你可能以为这是两大平台爱意浓浓的营销活动,读完全文不由直接感叹,“好家伙,我直接好家伙”。

首先,网易代表自己的团队,替酷狗团队向他们的管理层申请年终奖励。他们不仅为酷狗团队起了个响亮的名字——“山寨办”,还把酷狗团队将网易云功能酷狗化的行为简称“狗化”。

字里行间,网易云明褒暗贬,把让步的手法运用得是淋漓尽致。

当然,为了证明酷狗的抄袭,网易云还列出了诸多证据。

比如「一起听」功能,从邀请好友的页面显示,到头像和耳机的展现形式等,酷狗和它都有许多相似之初。

以及,酷狗的「音乐推」功能也和网易云的「云贝推歌」隐隐撞脸。

看完对比之后,大家才明白网易云说的“狗”到底是什么“狗”,而最后这一段感言更是堪称阴阳怪气典范,有网友调侃道不愧是跟《阴阳师》一家的,一开口老阴阳人了。

面对网易云的指责,酷狗毫不示弱,网上很快流传出酷狗CEO在朋友圈的回应截图,大意是:「一起听」的功能早就有了,当时的需求文档到现在还保存着。

总结下来就是:这个功能我们早有了,谁抄谁还说不准呢!

不仅如此,酷狗官方微博更是发文声明自己申请过专利,并且附上图片证明。

另外它在结尾,还附上了一个链接,打开来是周杰伦老师的《黑色幽默》,结合网易云一直以来的版权之痛,不得不说,酷狗跟网易云的「夺笋实力」,真是不相上下啊。

眼看着局势要被酷狗扭转,网易云紧接着又发长文,这次是祝酷狗,猴年快乐!

这份长文总结下来就是:酷狗音乐展示的2015年12月份申请的专利文件与其上线的“跟听”功能毫无关系,网易云还放上了酷狗专利文件的查询链接。

“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场酷狗音乐用毫不相关、驴唇不对马嘴的专利文件将公众和媒体当猴耍的闹剧。”网易云音乐表示:“鉴于酷狗音乐团队在山寨网易云音乐时间的诡辩中所表现出来的偷梁换柱、羊头狗肉以及对公众肆无忌惮的糊弄,我们认为有必要申请取消酷狗音乐相关团队的年终奖。”

面对两个音乐巨头的顶流骂战,网友们却异常兴奋。

连同行都闻讯赶来,凑了一波热闹。

到底是不是抄袭?

热搜过后,场外吃瓜的人们细看两家的恩怨纠纷,也有不同的态度。

“云里雾里”,这是林月看到网易云怒怼酷狗长文的第一印象。

作为多个平台同时使用的音乐发烧友,林月在看到网易云发文怒怼酷狗的热搜时,还抱着“音乐平台又怎么了”的疑问仔细看了看。

本以为是两家平台间的玩笑、营销,可林月看到最后才发现是指责抄袭。“这就让我很觉得很迷惑,既然是指责抄袭,那为什么不直接发律师函,让法律解决?”她说。

同样让林月感到迷惑的是网易云声明的说辞。“山寨办”、“狗化”“狗年快乐”,这些长文中的说辞在林月看来就像是小学生骂战,甚至让她觉得网易云都没有对簿公堂的想法,只是借势营销。

曹风是一位设计师。尽管他从事的设计领域与网易云音乐等互联网产品设计不同,但在他看来,设计抄袭的界定很多时候局限于道德舆论层面。“抄袭有时很难在法律上界定,很多时候除非是高度相似,跟复制的一样,不然如果只是在思路上借鉴,那其实很难实锤。”

曹风举例,同为二次元人物,大家都有马尾辫,百褶裙,但你并不能拿着一部动漫的人物去指责跟她相像的动漫人物是抄袭。“同行业大多都有相似点,如果是在竞争激烈的行业更甚,有时候只能说有嫌疑,但难以实锤落地。”

事实也确实如此。互联网企业因产品功能相似导致纠纷进而起诉,但却无功而返的案例早就存在。

据中国裁判文书网显示,2016年,快手起诉小看短视频软件的操作流程及页面布局、编辑元素存在抄袭,构成不正当竞争。

在此次案件中,快手起诉小看软件抄袭的证据为作品展示、视频编辑、添加试品等18个操作步骤和对应页面设计。这与网易云声讨酷狗抄袭“一起听”相关设计的证据基本类似。

但法院最后认定,一笑公司对快手软件所设计的18个视频编辑操作步骤不享有合法权益,小看软件不构成不正当竞争。

在裁判文书上,法院认为正当模仿和不正当竞争的界限在于模仿不能造成相关公众对产品或服务来源的混淆。即小看软件对于快手的模仿是否导致用户无法分清两者的存在。

且快手也承认起诉的18个操作步骤和界面设计中分帧编辑相关的界面设计才是其独创的,其余步骤的界面设计都借鉴其他同类软件。

反观网易云与酷狗,二者作为国内主流音乐软件,其软件设计或多或少都有借鉴前辈和同行业软件的存在,软件之间的相似性客观存在。

但单指抄袭,实锤起来却难定。

据中国经济报报道,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赵铭律师在接受时也表示,网易云指责酷狗音乐抄袭很难认定为侵权。在他看来,区别于App的名称和商标,其功能布局上本质上属于设计者的设计理念或思想,而国内著作权法保护的是软件的原代码,不保护产品功能设计。如果网易云和酷狗两个软件在表达和思想中,只有在思想上相似,那对于酷狗来说只能是违反道德规范,而不能认定为侵权。只有两个软件在程序表达上高度相似,属于复制或者部分复制著作权人的软件,才可能被认定侵权。

在另一方面,并非所有高度相似的表达都被认定为侵权。著作权法中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认定,如果两个软件存在表达高度相似,但相似的原因是思想与表达产生‘混同’,也不能认定后开发的软件构成侵权。

骂战背后的用户之争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手机音乐客户端用户将增至6.18亿人。庞大的基础用户规模以及日渐形成的付费习惯,进一步凸显音乐客户端商业价值。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公开信息显示,酷狗音乐成立于2004年,2016年7月,中国音乐集团的酷我音乐、酷狗音乐和腾讯QQ音乐合并,更名为腾讯音乐。此后,酷狗音乐隶属于腾讯音乐集团。而随着虾米关停,在线音乐大平台几乎仅剩QQ音乐、网易云音乐、酷狗和酷我,而QQ音乐、酷狗和酷我均是腾讯音乐旗下产品。腾讯音乐财报显示,2020年第三季度,腾讯音乐总营收同比增长16.4%至75.8亿元,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1.3亿元。”

网易云音乐虽然获得了阿里的支持,仍举步维艰。靠着情怀出圈的网易云,一开始凭借清新的界面,走心的评论俘获万千用户的心,但很多歌曲没有版权始终是网易云的最大痛点。再加上“网抑云”的爆梗,更是给网易云蒙上了阴暗消极的阴影。

目前,在线音乐行业迎来了后版权时代,对于平台方来说,除了版权之争,用户之争也是很重要的一环。

面临如此困境,网易云也在想方设法破局。除了在版权方面也频频出手,也不断推出新功能。

“单从营销上来看,我觉得网易云是成功的,它不发这个长文,我这辈子可能都发现不了它上了云贝听歌功能。”网易云的用户周星告诉小南。

抛开酷狗到底抄没抄袭,单就这次的营销效果而言,网易云音乐已经达到了它的目的:“网易云称酷狗抄袭”的话题阅读量已经达到了 3.8亿,讨论5.4万,营销效果拉满。

网易云平时只有几十,几百浏览量的官微,在这次事件后也有了更多热度,有网友感叹到,这可能就是平台大佬们的商业游戏,网友们真心实意吃瓜,尽心尽力造梗吐槽,贡献热度,最后却成了瓜田里上跳下窜的猹。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