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 南山这个地方,曾走出新中国首任“能源部长”

创新南山
+ 订阅

在南山区南山街道南山村喧闹的城中村,西巷234号青砖黑瓦的小院落隐身高楼中,绿树成荫,一颗青松耸立出头,显得安静自然。青砖黑瓦宁静带着历史的厚重感,让人不禁肃穆。这里是陈郁故居。

▲陈郁故居。

这三间瓦房的院落,始建于清道光年间。上世纪20年代,就是从这个贫苦农民的家,走出了我国工人运动的先驱者和领导者。陈郁是新中国燃料工业部的第一任部长,也可以说是新中国首任“能源部长”。他也是群众心目中的“爱民省长”,被誉为“南山人民的儿子”。

陈郁故居作为是一座专题性纪念馆,是深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类型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院落中央立着陈郁的半身铜像,3间瓦房被改成了第一、第二、第三展室,以丰富翔实的文献史料和图片展现陈郁在战争年代为革命献身以及和平年代为人民服务的事迹。

重温红色历史

三个展室以陈郁一生所经历的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为主线,以图文展示,并用书信、文件、书籍、家具、照片等馆藏文物23件,让观众了解这位革命先行者的生平。第一展室是展示1949年前陈郁的革命活动,如参加香港海员大罢工、省港大罢工以及解放战争等内容。第二展室是陈郁起居室的复原,以实物为主。第三展室展现了1949年后陈郁为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为中国能源工业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1922年海员大罢工胜利后中华海员工业联合总会各级领导人在广州合影(四排左七是陈郁同志)

穿过老照片的历史烟尘,我们看到,陈郁是中国早期工人运动的领导者。1922年,20岁的陈郁到香港当海员,之后参加了林伟民、苏兆征组织成立的“中华海员工业联合总会”(香港海员工会),积极参与了声势浩大的香港海员罢工,罢工胜利后被选为“亚洲皇后号”支部负责人。

这一年,是陈郁革命生涯的起点,三年后,他作为全国海员工业联合会副主席和太平洋航线分部的负责人,率领香港海员参加省港大罢工。也是这一年,1925年8月,陈郁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12月11日凌晨,广州起义爆发,陈郁作为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参与了整个过程。之后,陈郁被任命为广州苏维埃政府人民司法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前方将士英勇顽强,幕后英雄同样居功至伟。陈郁作为我党后方基地建设的创建者,担任过东北行政委员会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部长,恢复和发展鸡西等大型煤炭基地的生产,为解放全中国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

陈郁对新中国能源事业作出不小贡献。他统筹全国的煤炭、电力和石油工业,在能源战线工作的8年,全国煤炭总产量突飞猛进。

1957年9月,陈郁回到广东担任广东省委书记(当时设第一书记)、广东省省长。回到广东后,陈郁坚持发展工业、发展能源,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思路。在他的推动下,造福香港同胞的深港供水工程和南海石油勘探会战开始。1974年3月21日,陈郁与世长辞。弥留之际,他仍然牵挂着南海石油勘探,醒来时还在叮嘱:“一定要在南海找到石油。否则总理要批评的。”

汲取红色精神力量

鞠躬尽瘁一生为民。陈郁逝世后,故乡人民怀念他,将他早年生活的旧居进行了修葺。1984年9月,深圳市人民政府将陈郁故居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7月,南山区委、区政府授予陈郁故居为南山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外开放。

在陈郁故居中,多位革命先辈为他题词,赞扬陈郁精神。共和国元帅徐向前写道:“陈郁同志是省港罢工斗争的老同志,他的优良作风,我们要好好学习”。原中南局第一书记王任重写道:“学习陈郁同志谦虚谨慎、艰苦朴素、关心群众、团结干部的优良作风。”

南山青、珠江流,陋巷边,矮屋旁。作为深圳知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这里都会接待各区、各街道和社区的党员以及学生前来学习,重温红色历史、传承爱国情怀、感悟初心和使命,踏着红色印记,汲取精神力量。

来源:深圳晚报记者 曾贤平

转载请注明以上信息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