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肺动脉球囊扩张术的那些事儿

钟南山
+ 订阅

  经皮肺动脉球囊扩张术的那些事儿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是肺栓塞的潜在致命结果。针对这类患者,肺动脉内膜剥脱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但多种因素限制了其临床的应用和发展,对于不能行内膜剥脱术的患者,经皮球囊成形术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肺动脉压力和肺血管阻力并改善患者预后的介入治疗方法。

  作为一名肺血管疾病诊治方向的医务工作者,针对平日诊疗过程中诸多患者存在的疑问进行解答,希望可以揭开经皮肺球囊扩张成形术的神秘面纱,将其真实面容”大白于天下”,从而使更多真正有需要的患者受益。‍

  医患面对面

  病友小梅,被诊断为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一年多了,听说有先进的介入进行治疗CTEPH,也想了解网上听说的经皮肺动脉球囊扩张术(BPA),今天我们就听听病友小梅和洪博士关于经皮肺动脉球囊扩张术(BPA)的“医患面对面”,了解一下CTEPH新的介入治疗手段。

  病友小梅

  反正都是慢性病,我只需要吃药就好了!

  我们需要区分是哪种类型的肺动脉高压,通过相关检查确认远端/近端肺血管的病变位置。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除了药物治疗,手术介入治疗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药物本身不能解除血管梗阻病变,只可以起到尽量延缓疾病恶化发展的效果。虽然肺动脉高压靶向药物已经大部分纳入医保,但是各地政策不一样,药物可及性有待提高;而抗凝药物的长期使用会加重患者出血的风险,甚至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所以并不是简单粗暴认为一直吃药就行,建议到有资质的医院就诊评估,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

  洪博士

  医患面对面 2

  病友小梅

  那我就试一下内膜剥脱术,还有可能痊愈呢!

  内膜剥脱术对于血管阻塞的位置有较高的要求,目前,只有不到60%的患者可以进行内膜剥脱,且其中20-30%的患者不能痊愈或存在复发的可能。

  洪博士

  病友小梅

  他们说的经皮肺动脉球囊扩张术又有什么好处?

  经皮球囊扩张成形术是一个微创的手术,在局麻下就可以操作,手术前不需要常规禁食。操作简单,疗效确切,术后一般观察24H即可出院,安全高效。

  洪博士

  病友小梅

  这个治疗的过程是怎样的呢?

  经皮肺动脉成形术,是利用导管造影对闭塞的肺动脉进行定位,再经导丝通过闭塞部位,然后用球囊扩张狭窄病变或者开通阻塞血管的介入方法。在清醒状态下就可以完成,没有痛苦。

  洪博士

  病友小梅

  是不是只要是肺动脉高压的患者都能适用?

  经皮球囊扩张术一般适用于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其他先天性心脏病相关、结缔组织疾病相关、特发性相关等肺动脉高压需要在医院评估药物/手术的治疗方案。对于CTEPH患者,可手术治疗的患者,内膜剥脱术仍然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但对于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没有严重的并发症、多器官功能衰竭或碘造影剂过敏等情况下,经过专业医生的评估,才能确定是否可以接受经皮球囊扩张成形术的介入治疗。

  洪博士

  病友小梅

  术前、术后一般注意什么问题?

  介入治疗的血管选择,目前以腹股沟为主,术前一般会为患者备皮,以防止术区的感染。为了保障手术过程的顺利,规避不必要的风险,一般会在术前为患者抽血,均为常规项目,包括血常规、凝血指标、血传播等,为了方便手术操作,会在患者左手打留置针,以备术中的不时之需。

  术后会根据患者的情况使用一些药物,比如白蛋白、利尿药等,预防肺水肿的发生,同时,会用加压垫加压包扎,术后一般平卧6-8小时,预防局部出血,护士会不定时跟进患者加压侧肢体动脉搏动和皮温的情况,保证肢体血液供应。等术后6小时,医生拆除绷带,患者就可自行下床活动,穿刺口24小时后即可湿水。

  洪博士

  病友小梅

  一般要做几次介入治疗?

  一般会根据患者闭塞血管的状态决定治疗的次数,为了避免肺水肿、血管壁的损伤、血流再灌注加重心脏的负担,我们会采取分次分阶段进行扩张,因此,并不是一次治疗就可以取得一劳永逸的效果。

  洪博士

  病友小梅

  做了治疗还需要吃口服药吗?

  需要。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的最终目标是改善患者症状,减少靶向药物使用和提高生活质量。虽然不能完全取代药物,但是日本的研究表明,经过治疗后,接受靶向药物的患者的比例从72%减少至45%,在西班牙的系列研究中,62%的完全治疗的患者减少了靶向药物的使用。而目前,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中,有少部分患者可以减少靶向药物的使用,因为需要考虑的问题相对复杂,疾病的情况有个体化的差异,究竟能否减少靶向药物的服用还需要专业人员的综合评估。

  洪博士

  病友小梅

  好哒,去你们科治疗还有什么其他“福利”?

  来我科治疗均可加入治疗微信群,享受24小时不停歇的免费问诊,接受专业化医护团队的精心服务和监测,免费获得半个月一次的患教活动和讲座,不定期推出健康知识分享,让你更了解自己的疾病,让治疗更清晰,让治疗更顺利。

  洪博士

  病友小梅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

  疾病的治疗是一个个性化、动态调控的过程,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建议患者寻求专业团队的帮助,接受规范化的治疗,通过系统的随访、跟进、反馈,切实接受高效、专业的诊疗活动,从而使自己的疾病得到有效的治疗和控制,实现最大化的获益。

  洪博士

  病友小梅

  好的,多谢洪博士。我被诊断了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1年了,我想去你这里看看,怎们联系你们呢?

  我们是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沿江西路151号。广医一院门诊楼2楼,呼吸科门诊

  洪城 教授的出诊时间:周三下午、周四上午

  郭文亮医师的出诊时间:周二下午

  洪博士

  附洪城 教授简介: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洪 城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呼吸介入中心副主任。

  任职于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呼吸疾病国家临床中心,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于肺血管疾病和肺血管介入技术,如急慢性肺栓塞、各类肺动脉高压、肺心病的诊治;熟练掌握右心导管、肺动脉造影、经皮肺动脉球囊成形术;专长于呼吸系统疾病诊治,如慢阻肺、哮喘和肺部感染。

  任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第十届 肺血栓与肺血管疾病学组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肺血管疾病及介入诊治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分会介入学组血管工作组副组长,中国老年医学 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第一届委员会肺血管病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专业委员会淋巴疾病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血管外科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血管学组成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呼吸分会青年专业组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肺血管专委会委员,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心肺循环专业委员会委员,获广州市科技进步奖、获评为中国好医生(2017年),2019年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实力中青年医生,2019年广州日报实力中青年医生,主持课题3项、参与编写《呼吸病学》专著和《内科学》教材,发表 SCI及核心期刊论文 27 篇、获得专利5项。

  end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