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第一股”来了,腾讯成最大赢家,众多投资机构赚翻了!敲钟的6个人是谁?

21世纪经济报道
+ 订阅

导读:“短视频第一股”,究竟有多火?

快手开盘暴涨193%至338港元,市值冲破1.3万亿港元,盘中最高涨200%至345港元。

来   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ID:jjbd21)

记   者丨白杨、陈植

编   辑丨刘雪莹、张伟贤、林坤、陈思颖

部分内容来自每日经济新闻、官方信息

图 / 东方IC

2月5日,头顶着“短视频第一股”的光环,快手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1024。

受疫情的影响,上市仪式在快手北京总部进行,6位快手用户受邀成为敲锣嘉宾。据悉,这6位快手用户分别是英国牛津大学博士戴伟、四川甘孜的藏族姑娘卓玛、00后音乐创作人陈逗逗、美食领域超人气达人陕西老乔、贵州“侗家七仙女”发起人吴玉圣以及广州电商主播芈姐。

从左到右依次为芈姐、陕西老乔、迷藏卓玛、戴博士、陈逗逗、吴玉圣

快手敲钟现场,这6个人是谁?

1、迷藏卓玛:登上《时代周刊》的高原女孩(快手ID:mizang88)

格绒卓姆被更多人熟悉的名字是“迷藏卓玛”,这个23岁的藏族姑娘在快手上拥有206万粉丝,被老铁们称为“松茸西施”。迷藏卓玛的家位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赤土乡贡色村,因为住在偏远的高原,18岁之前她没有去过县城。农忙季节她收青稞、挖虫草、采松茸,农闲时去当地景区工作。2017年,看到周围朋友都在玩快手,卓玛也凑热闹下载了。走红是一次偶然:父亲用手机拍摄了她采挖虫草的视频,山里没信号,她爬了1个小时到山顶,把视频发了出去。

出乎意料地,这条视频有了几十万的播放量,上千条的评论和私信吓了她一跳。除了挖虫草和松茸,卓玛也在视频里展示藏人的生活风貌,放牦牛、吃烤肉、打酥油茶、跳民族舞蹈。涨粉的同时生意也接踵而至,她和丈夫杜沫奎一起在老家成立合作社,帮其他村民外销山货,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这让她成为快手“幸福乡村计划带头人”之一。

2019年,卓玛与当地村民们成立的合作社在5个月的采摘季赚了300多万元,几百位村民从中受益。美国《时代》周刊在她的故事中观察到了中国最偏远地区的人们如何通过技术致富,只念过小学的她还受邀前往清华大学培训。卓玛的故事并非孤例,据统计,从2019年6月22日到2020年6月22日,在快手获得收入的用户数为2570万,其中664万来自贫困地区。

卓玛自己认为,通信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现代物流体系和技术对偏远地区的渗透,让她得以在快手上传视频,如果没有这些基础设施和互联网红利,“我们东西根本卖不到这个规模。”接到来参加快手上市敲锣信息的时候,卓玛很是吃惊,她发来一段语音:“这个是真的吗,我可以敲锣?我真的有点不敢相信。”

2、戴伟:洋博士的中国科普之路(快手ID:ukdaiwei)

戴伟,顶着这个中文名字的其实是一位来自英国的牛津大学博士。他是北京化工大学特聘教授,英国皇家化学学会北京分会主席,曾获中国政府友谊奖、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中国国家外国专家局“功勋外教”奖,还拥有英国皇室授予的大英帝国官佐勋章。与此同时,他也经常用一口流利的中文,在快手直播间里科普化学的奥秘。2018年,在助手索乐乐的建议下,戴伟开通了“戴博士实验室”的快手账号,开始利用短视频进行科学的普及,单条视频最高播放量突破了一千万,收获超过891万的粉丝。短视频是戴伟科普的一次尝试。

24年前,戴伟(David G. Evans)来中国任教,先后在国内外化学刊物上发表200多篇学术论文。2011年起,他开始为中小学生做化学科普,常去民工子弟学校和偏远山区的学校,教孩子们做有趣的实验,普及化学知识。

10年过去,他走过了中国的将近30个省。近年来他积极参与大型科普活动50余场次,向公众普及化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受益者达10万余人。他利用短视频做科普的事迹,曾被央视和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官方媒体进行报道。戴伟认为,科普和科研一样重要,短视频帮助戴伟实现了他做科普的初衷——去到更多偏远的地方,让那里的人们也感受到化学的魅力。

他在敲锣现场说:”我每年去了不少的学校、科技馆,见到了不少的孩子,但是中国这么大,孩子这么多,还是觉得效率太低了。快手给我们很多的机会,不管你在哪,只要有手机有网络,都能看到我们的化学实验。”

3、陈逗逗:快手上的00后顶流(快手ID:CDDhehehe)

陈逗逗原名陈晓敏,是一位来自安徽滁州的00后女孩。最擅长的是吉他弹唱,经常以黑框眼镜、扎双马尾、戴贝雷帽的形象示人。这位带着口音的可爱女孩在快手上拥有超过2000万粉丝。据陈逗逗说,2013年她就开始接触快手。

最初,她和同龄人一样,把快手当成QQ空间和朋友圈,偶尔发发自拍,上传一些自弹自唱的小片段。渐渐地,甜美的外形和嗓音收获了一大批粉丝。之后她把自己的爱好变成事业,在快手上上传了200多个视频,唱歌时,她喜欢抖动眉毛,被老铁们称为“快手第一眉毛杀”。

成名虽早,陈逗逗却很谦逊,她将自己的姿态摆得低,提醒自己:“成名不是那么容易的,只有一小部分是自己的努力,很大一部分是运气,走到今天要感恩。“她还自嘲说,“如果不是因为拍视频做直播,我现在可能在街头发传单。”快手为陈逗逗打开了新的世界,也让她离成为歌手的梦想更近了一步,喜欢音乐的她说,“2000万粉丝对我来说是个新的起点,今后我想认真唱歌,踏实对待这份工作。”

4、陕西老乔小乔父子档:人间烟火味 最抚凡人心(快手ID:Shanxilaoqiao)

老乔今年63岁,是个地道的陕西人,他和儿子小乔合作创建的账号“陕西老乔小乔父子档”在快手上发布了将近1500个美食视频,以北方家常菜尤其是陕西面食为主。老乔的视频接地气,操作性强,地域风格突出,收获了近600万粉丝。

其实,老乔并不是个专业的厨师,年轻时他插队下过乡,后来当过厂长、跑过业务。2000年,老乔下岗后在老家咸阳开了一家肉类熟食店,生意十分火爆。2016年,在儿子小乔的建议下,老乔成为了美食博主。老乔吃什么都配蒜,口头禅是:“撩咋咧,美的很!”在视频的最后,老乔会说“请大家参考”。

小乔掌镜,老乔掌勺,出品的短视频成为了快手老铁们的下饭神器,父子俩还成立了自己的品牌,专业生产陕西油泼辣子,每批辣子三四天就能卖完。老乔说:“我爱做咱陕西饭,我儿子把我做饭的教程和吃饭的视频传到了快手上,没想到还给我弄火了,这主要还是咱陕西美食美得很!要不哪有那么多人爱看我这老头子啊?”

老乔把走红的原因归功于陕西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网友却说,“乔大爷,您是陕西的美食名片。”老乔在陕西名声很大,出门常常有人和他打招呼,据说连五六岁的小朋友都认识他。更别提很多身在外地工作的陕西人,看老乔的视频,买老乔的产品,就是因为思念那份原汁原味的家乡味道。

5、芈姐:开工厂的带货小能手(快手ID:changjia001)

每晚7点,芈姐在直播间里准时开播。镜头前,她总呈现自己精力充沛的一面:一边活跃气氛,仔细介绍衣服的材质、款式,一边给屏幕前的老铁们看衣服的上身效果。每场直播持续超过5个小时,芈姐要卖50多款货,换三四十套衣服。

芈姐是一位主打女装带货的快手主播。区别于其他带货主播的是,芈姐拥有自主服装品牌芈蕊,还在广州开办了自己的服装厂,通过快手将货物源源不断地销往全国。

在芈姐的丈夫,也是她的合伙人王陈看来,工厂和团队是为了老铁服务,粉丝需要什么衣服,设计师就根据他们喜欢的风格去设计、改良和生产。“这不是我的工厂,更像是老铁们的工厂”。掌握了货源,没有中间商赚差价,芈蕊服装定价在百元左右,具备价格优势。

尽管进入快手的时间并不长——2019年4月,芈姐团队吸收成功经验,入局快手,芈姐带货成绩卓著,被称为“直播黑马”。在直播之前,芈姐会仔细审版、比对产品,保证每件上播产品的品质。她对每件服装的细节都了如指掌,直播起来干货满满,圈粉无数,粉丝量如今已将近1000万。

随着粉丝量和销量不断提升,芈姐团队不断扩张,办公场地换了三四次。服装工厂的工人也扩充到了1000多名。在2020年6月广州首届直播节上,芈姐开播40分钟成交额破1000万元,全天成交额达8100万元。2020年,芈姐全年销售的订单总量超过3000万。

芈姐认为快手粉丝黏性很高,她形容和粉丝是“家人一般的关系”,因此复购率超过了90%,退货率只有3%~5%。此外,快手直播也省去了拍照和修图的麻烦,团队能够将更多精力放在货源、挑版、优化供应链和直播展示上。

回忆来到快手一年半的时间,芈姐觉得自己做了传统电商行业二十年的业绩:“我特别感谢快手,以后我会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值得快手骄傲的电商主播。”

6、侗家七仙女:“最火民族女团”(快手ID:langmannvshen)

侗家七仙女是一个展示侗寨美食、民俗、风光的账号,在快手上有超过一百万粉丝关注,这个账号由贵州黎平县盖宝村扶贫第一书记吴玉圣打造。

2018年2月14日,吴玉圣来到盖宝村,他发现这里和自己想象中的贫困村落不太一样。这里风光优美、物产丰富,因为过于封闭不为人知,才导致了经济落后,吴玉圣左思右想,决定利用短视频,在快手上宣传村子。

侗族传说中,天庭的七仙女下凡到侗乡洗澡,看到侗族人勤劳朴实,便将仙歌撒到侗乡。琵琶歌也由此流传至今。吴玉圣想到了这个传说,决定寻找凡间的“七仙女”作为视频主角,让她们充当形象大使,为快手“老铁们”介绍侗族的风土人情。他找到村里能歌善舞的七个女孩,组建了“侗族七仙女”。

民俗风情与当地特产很快为村子积累了人气。古朴的木制房屋,长着青苔的石板路,郁郁葱葱的竹林、树林和潺潺湲湲的溪流,是“侗族七仙女”视频作品中最常出现的景色,姑娘们就在片湖光山色中用短视频为大家记录下了侗族收稻子、打谷子的丰收景象和侗族姑娘碾棉花做嫁衣、挑选伴娘等浪漫的民族婚俗。

“侗族七仙女”日益扩大的影响力在宣传侗族文化的同时也为当地百姓的生活带来了切实的好处。村里种的大米、蔬菜成了香饽饽,家家户户常吃的腌制稻花鱼、腊肉、辣椒酱在网上供不应求,老人手工制作的侗族服饰、手工艺品也有很多网友高价求购。

创立快手账号以来,侗族七仙女在吴玉圣书记的带领下,通过直播+短视频的方式展现侗族村寨的日常生活,将具有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特色服饰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到风土人情和特色物产的视频中,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三年来,侗家七仙女参与公益直播800多场,带货超1.3亿元。

在现场,吴玉圣多次表达了感谢:“两年来在快手宣传侗寨的美景,带动了旅游发展,现在有很多年轻人回到家乡创业,我们村也通过快手增加了收入。”

CEO宿华:股票代码1024代表了科技的力量

快手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宿华在上市演讲中表示,在快手很早期的时候,就想象过上市的情形,在他的想象中,敲钟的就应该是快手的忠实用户,而他和程一笑则会留在工位上写代码。

宿华称,2011年,快手开启了短视频时代。通过十年的不懈努力,让视频的表达方式被更多的人接受和喜爱。这打破了文字表达的门槛,也打破了文化的界限,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表达、有机会被看见。那些原来沉默的大多数,可以不沉默;那些原来普通的人,可以不普通;那些原来平凡的事物,就不再平凡。

快手之所以选择1024作为股票代码,也是因为1024是2的十次方,它代表了一行行的程序代码,代表了科技的力量,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我们希望用科技的力量,让劳动和创造释放更大的能量,让价值创造者得到更好的回报”。

宿华表示,今天的公开上市,对我们来说,是接受公众考验的新起点,更是我们迎接更多更大机遇和挑战的新起点。

9点30分港股开盘,快手的开盘价为338港元/股,较发行价115港元上涨193%,快手市值达到1.38万亿港元(约1791亿美元),成为仅次于腾讯、阿里巴巴、美团和拼多多的第五大互联网公司。

截止15:00,快手上涨164.7%,市值1.2万亿。

实际上,在全球发售阶段,快手就受到了市场的热捧。据快手披露,预计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412.76亿港元,其中,香港发售股份获得约1204.16倍超额认购,国际发售则获得约39倍超额认购。

倘若超额配股权悉数行使,则期权授予人将获得出售4045400股B类股份的款项净额4.58亿港元,快手公司则获得发行50737300股新B类股份的款项470亿港元。

全球发售期间,快手还敲定了10家基石投资者,共计投资24.5亿美元,认购的股份占总发售股份的45.23%,占全球已发行总股份的4.02%。其中,The Capital Group Funds为最大基石投资者,投资5亿美元。

对于所筹款项,快手表示,约35%将用于增强公司生态系统;约30%用于加强公司研发及技术能力;约25%用于选择性收购或投资产品、服务及业务;约10%用于运营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从2014年6月至2020年2月,快手共进行过六轮融资,累计融资额约48.11亿美元,其中,仅最后的F轮就融资30亿美元。

股权方面,快手联合创始人宿华和程一笑分别持股12.65%、10.02%,按照快手目前的市值计算,宿华和程一笑的身价分别达到226亿美元和179亿美元。另外两位创始团队成员银鑫和杨远熙则分别持股2.42%、2.07%。

创始团队合影(从左到右杨远熙、程一笑、宿华、银鑫)

机构持股上,腾讯为快手最大股东,持有21.57%股权,五源资本(原晨兴资本)持有16.66%、DCM持有9.23%、DST持有6.43%、百度持有3.78%、红杉资本持有3.20%。按照最新市值计算,腾讯持有的股票市值也达到386亿美元,投资回报十分可观。

不过,快手目前的市值要高于一些市场研究机构此前的预期。国信证券此前采用股权自由现金流(FCFF)估值方法分析,认为快手2023年的合理估值为市值1141亿至1264亿美元(约8845.8亿至9799.4亿港元),对应2023年市销率为5倍至5.5倍。

快手上市,也让程一笑超越赵本山,成为毫无疑问的铁岭首富。

此外,还有一大批快手员工成为人生赢家,一大波百万、千万富豪在今天诞生。

从工具到社区

快手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11年,但准确来说,过去九年里,快手经历了两个阶段,现在大家更为熟知的短视频平台形态,是从2013年才开始,在此之前,快手是一个GIF工具形态。

所以,2013年是快手的关键转折点,现任的快手董事长宿华也是在这个节点加入。在快手官方发布的《被看见的力量——快手是什么》一书中,晨兴资本合伙人张斐在序言中,记录了快手从第一阶段转向第二阶段的过程。

张斐是快手的第一位投资人,也是快手发展的全程见证人。张斐刚接触快手的时候,它还叫GIF快手,是程一笑个人开发的软件,后来,张斐决定投资快手之后,才帮助快手成立了公司。当时,晨兴资本投资200万元,拿到快手20%股权。

拿到投资后,程一笑也意识到工具产品的瓶颈,于是在2012年11月左右,快手开始向社区方向转型。但转型过程并不顺利,产品的日活也涨不上去,而且第一笔融资也花的差不多了,这时候,在转型不顺的情况下,资金状况也即将告急。

据张斐透露,在快手最困难的时候,程一笑想过把快手卖给一下科技,但一下科技的创始人韩坤当时并没有看上快手。

这一切都发生在2013年。在快手最低落的时期,张斐建议程一笑找一个CEO来和他进行互补,而程一笑也接受了这一提议。

后来,张斐经人介绍认识了宿华,当时宿华在做一个名为“圈圈”的社会化电商项目。在张斐看来,宿华正是合适的CEO人员,一方面,其在谷歌、百度都工作过,能力毋庸置疑,更重要的是,宿华还有多次创业经历,这证明了他的野心。

经过几次沟通,宿华于2013年11月加入了快手。张斐表示,宿华和程一笑,一个懂技术,一个懂产品,是很好的组合,而为了吸引宿华加入,当时的晨兴资本和程一笑团队分别稀释了一半股权,拿出50%给了宿华和他的团队。

其实对晨兴资本和程一笑来说,这是一个非常不容易的决定,因为他们并不知道宿华的加入,会给快手带来什么,但却要先拿出一半股权。而他们的决定,也为快手日后的成功,铺垫了一些故事色彩,宿华加入快手后,担任CEO统管公司,程一笑则主要负责产品。

宿华的加入,使快手的工程能力、系统性能的稳定性和架构等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更为重要的是,基于快手此前在谷歌和百度的工作经验,宿华带领快手大幅改进内容推荐应用的算法及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帮助快手实现了更高效及更具个性化的内容推荐。

张斐称,当年宿华的方法论和今日头条的方法论是一模一样的,而快手对算法的运用要比今日头条早。

得益于更高效的分发,快手的用户规模开始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很快达到了百万日活。必须承认的是,宿华的加入真正开启了快手发展的第二阶段,尤其是其对算法推荐的应用,让快手掌握了用户增长秘籍。

现在,宿华担任快手的联合创始人、执行董事、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主要负责快手的战略及关键决策,包括战略方向制定、业务管理、业务创新、技术、研发、企业文化、公关宣传、政府事务、财务、法务、商业化、人才招聘及海外拓展。

而程一笑担任快手联合创始人、执行董事兼首席产品官,主要负责快手产品相关的事务,包括开发新应用程序、产品迭代、开发新应用程序功能及用户界面优化。此外,程一笑还领导快手的新业务孵化(如电商及网络游戏)、生态系统的维护及发展,以及负责战略投资及收购。

撕掉旧标签

成功转型短视频平台后,快手驶入了发展快车道。根据招股书,快手2017年、2018年、2019年的平均日活跃用户分别为0.66亿、1.17亿、1.75亿,截至2020年11月30日,快手的平均日活跃用户数则为2.63亿。

有多位受访者向记者表示,他们最初接触快手,是因为公众号“X博士”2016年发布的文章——《残酷底层物语:一个视频软件的中国农村》。

文章第二段写道:“也许朋友你从来没有听说过快手这个软件,但事实上我要告诉你一个吃惊的数据,这个app是中国流量第四大的手机应用,仅次于新浪微博,日活量一千多万”。

可以看出,快手当时知名度显然不如它的流量排名高,而真正让这篇文章成为爆款的,是它描述的关于快手上的各种来自中国农村的视频,比如自虐视频,当时快手可以看到吃各种异物,再比如一些农村儿童的视频,更是让人感到震惊。

当然,这些视频现在已经不会再出现在快手上,但X博士这篇文章描述的内容,却真实存在过,而这些,也为快手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2016年,快手推出了直播功能,到了2017年第四季度,若以虚拟打赏所得收入计,快手已经成为全球最大单一直播平台。如果不是抖音的出现,快手可能会成为近两年整个短视频风口最大的受益者。

但是,2016年9月上线的抖音,在2018年实现了用户规模的爆发式增长,并于同年超越了快手,成为用户体量最大的短视频平台。

关于抖音和快手,东方证券在一份研究报告中分析称,抖音、快手的最大共性在于技术进步下媒介的便捷性(生产和门槛都很低的短视频)和算法的先进性(依靠去中心化算法进行内容分发),这也是二者近几年成为增长最快的互联网产品的核心原因之一。

而二者的不同点则是,它们的底层价值观和出发点不同(一个“美好”一个“真实”)造成了产品内容分发算法逻辑的差异(重内容质量 vs 强调普惠公平)、社区运营的差异(重运营 vs 轻运营)、产品形态的差异(单列沉浸式 vs 双列可选择式),这些差异也造就了两个平台不同的社区内容生态、创作者生态、用户心智及归属感、用户增长速度、服务商生态及变现路径。

尽管出发点有所差异,但随后抖音和快手的发展路径似乎是相向而行,二者开始变得越来越像。从快手的角度来看,其于2020年9月进行了自2014年由GIF工具转型短视频社区以来的最大规模升级,其中产品最显著的变化是,在首页“关注、发现、同城”三大Tab基础上,增加了底部导航栏和“精选”Tab,支持单列上下滑体验。

这实际上是快手从私域流量向公域流量拓展的一个重要体现,现在打开快手,优先展示的是面向公域的“精选”栏,它从产品形态上,已经和抖音相差无几。有快手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对于快手的8.0版本,内部也有过反对声音,因为转向公域,难免会触动到原先私域流量的奶酪。

但结合快手近期的发展以及招股书,就能明白,快手转向公域流量是一种必然。过去过于依赖私域流量,导致快手被打上家族化的标签,而且用户增长效果也不及抖音,在营收上,快手的商业化路径也更加窄。

根据快手披露的数据,截至2020年6月、9月和11月,快手的日活分别为2.58亿、2.62亿、2.63亿,用户增长放缓趋势已经十分明显。不仅如此,这还是在快手大力增加营销费用的前提下。

截至2020年11月30日止十一个月,快手的总收入为525亿元,毛利为209亿元,毛利率为39.9%,经营亏损为94亿元。招股书称,经营亏损主要是由于快手致力扩大用户群和提升用户参与度、提高品牌知名度及发展快手的整体生态系统,导致销售及营销开支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增加。

目前,快手最主要的变现方式为直播、在线营销服务和电商,其中,直播是快手最核心的营收来源。

2017年、2018年、2019年以及2020年上半年,快手直播收入的占比分别为95.3%、 91.7%、80.4%及68.5%,在线营销服务收入的占比分别为4.7%、8.2%、19.0%及28.3%,其他服务(包括电商、网络游戏及其他增值服务)收入的占比为0、0.1%、0.6%及3.2%。

而直播收入主要来自于用户的打赏,在线营销服务主要来自于广告。单从营收能力来说,直播收入过于依赖用户和主播间的互动,平台很难直接推动,所以,快手要想进一步扩大营收规模,开放公域流量吸引更多品牌广告投放也成为了必然选择。

上市,是快手阶段性的胜利,也是其作为创业公司,向投资人的一个交代。更为重要的是,上市之后,快手有了更充裕的可支配资金,可以帮助它迎接接下来的挑战。

事实上,也如宿华所言,上市确实是快手迎接更多更大机遇和挑战的新起点。在整个互联网用户流量见顶的背景下,短视频的用户总量天花板也已经显现,未来短视频平台的竞争将是更为残酷的存量竞争,除了老对手抖音外,视频号的加入,也成为一个不容小觑的蛋糕分食者,在这样的环境下,快手如何守好疆土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张,将是它要给资本市场回答的问题。

快手背后众多投资机构迎“丰收”

随着南向资金持续追捧香港科技股,创投资本迎来新的丰收期。

2月5日,快手科技(1024.HK)正式登陆香港联交所,开盘后一度冲高至345港元/股,较发行价115港元/股高出逾230港元。相应的企业总市值一度超过1.4万亿港元。

这也让此前众多股权投资快手科技的创投资本赚得盆满钵满。

记者不完全统计,在登陆H股前,快手科技总共经历了九轮股权融资,包括腾讯、百度、DCM资本、五源资本(原晨兴资本)、红杉中国、华兴新经济基金等知名创投机构均参与其中。

IPO后腾讯持股12.32%,为快手最大股东。五源资本持股12.07%,当年五源资本的200万投资缔造了一笔7万倍的回报。

根据公开报道,腾讯自快手C轮融资时加入,其后快手的每一次融资,几乎都能找到腾讯的身影。2017年3月,快手宣布获得腾讯3.5亿美元战投;2019年8月,腾讯再度砸出12.5亿美元,快手在该笔投资后估值250亿美元。2019年12月,快手完成F轮约30亿美元融资,该轮融资为腾讯领投,博裕资本、云锋基金、淡马锡、红杉跟投。其中腾讯投资约20亿美元,投后快手估值逾280亿元,腾讯在快手的占股再度提升。

五源资本合伙人张斐向记者表示:“在移动短视频的时代,移动短视频正在改变全球几乎每一个人每天的生活方式,每一个人都被连接和互动,历史、现在和将来都在这里被记录和分享。”

因此,五源资本很早就参与了这项巨大的社会实验,早在2011年,五源资本内部做了很多战略讨论,认为从摄像头角度来看,智能手机是最有可能产生带有富媒体特征的社交媒体。因此五源资本合伙人袁野在微博上找到GIF快手的创作者程一笑,并通过邮件与一笑取得了联系。从天使轮开始,五源资本连续参与快手科技六轮股权投资,一路参与和见证快手从工具成长为一个综合的生态。

五源资本合伙人袁野表示:“这个世界需要更多的创造与发明,快手科技长期关注并成就每个人的创造力。面对持久的力量你会感受到平和而不是激动,因为平台的快速成长也会自然而然发生。”

DCM资本则领投了快手科技的B轮融资,以6000万美元的融资前估值投资1500万美元。若按快手科技IPO前的市值估算,DCM自首次参与股权投资以来,公司估值已增加750倍。这意味着DCM VII基金的投资回报或将超200倍。

DCM中国创始合伙人、董事合伙人林欣禾认为,DCM资本决定股权投资时,主要看好快手的三方面特质。首先,快手只做8秒钟的短视频;其次,快手专注于非主流人群社区,比如青少年玩在里面,社区感很强;第三,快手团队做产品很克制,只瞄准青少年,只做内容生产消费。

对于快手科技成功上市,华兴资本董事长兼华兴新经济基金创始合伙人及首席投资官包凡则表示:“作为快手D轮投资机构,我们坚定看好快手科技的发展潜力。快手正处于视频化浪潮的主赛道上,其所倡导的真实、美好、多元、有益的社区价值观,以及由此造就的繁荣社区生态与互动体验,成为显著区别于同类平台的核心竞争力。”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曹曦回忆起自己在2014年5月与快手科技两位创始人的首次见面,百感交集。

“这两位都是工程师+产品经理的背景,我在做股权投资前也是产品经理,所以我们两个多小时里聊的都是产品,当时我对快手科技的第一直觉是,这事情做对了,要变成大东西。于是我们很快给出了投资意向。”曹曦表示,自己对快手科技两位创始人的最深刻的印象是——简单直接,务实,朴实,看待问题本质、深刻,思考方式很第一性原理,对产品、内容、用户充满热爱。

“两个人就像互联网界的巴菲特和芒格,配合默契,互相成就。”他表示。当时红杉资本也关注其他家短视频平台,但他觉得快手科技有举行大成功的可能,这是一个no-brainer的判断。

除了看好创始团队外,曹曦还指出,参与快手科技股权投资,还基于后者拥有三项优势:

第一,知行合一,有做成大东西的可能性;

第二,普惠和去中心化带来旺盛、持久的生命力;

第三,对移动互联网和短视频成为基础设施和生活必需品的趋势的精准判断。

“当时市场对快手的普遍忧虑,是用户群太年轻,很难商业化。因为PC互联网的成功属于北上广深这种一线城市,所以很多人想当然的认为互联网产品只有立足一二线城市才有更大的商业化价值。但长远而言,互联网终究会成为基础设施,而互联网用户群的分布,一定是跟中国人口分布相一致。最后事实证明,这个大趋势造就了很多当下快手类企业的商业机会。”曹曦指出。快手科技是他投资工作中,所遇到的飞速增长的平台当中很罕见的,且在相对早期就能以一种符合中国人口分布方式保持业绩快速增长的产品,这种特征背后所蕴含的强大生命力,也是红杉资本当年决定投资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如今红杉资本能目睹和亲历快手科技的迅猛成长,是非常幸运和幸福的。

据艾瑞咨询分析,中国直播电商GMV预计在2025年达到6.4万亿元。除了线上营销服务和电商的快速增长,快手自2016年启动商业化后的直播业务多元增长,主要收入来源也正呈健康均衡态势。此外,在内容生态基础上,快手正在提供更多元的产品和服务,包括娱乐、线上营销服务、电商、网络游戏、在线知识分享等,并通过投资和并购不断探索和扩展空间。

本期编辑 陈思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