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让生活更美好
作者:陈锦泽(广东普宁汇成村镇银行选送)
我国从古代开始,就十分重视诚信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关于诚信的名言更是不胜枚举:“言必行,行必果”;“一诺千金,恪守诚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等等。而在今天的社会中诚信更是不可或缺的,诚信有助于建立一个和谐、友爱的大家庭,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美好、和谐。
诚信是道德规范,诚信也是制度财富。一个民族要兴旺,就不能缺乏诚信观念,一个国家要强大,就不能缺乏信用制度,一个社会要进步,就不能缺乏信用体系,一个单位要发展,就不能忽视信用管理。所以说诚信是我们立身处世、治国安邦、事业发展的根本。
而在营商环境中,诚信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关键一环。没有诚信就不可能有良好的营商环境,但目前诚信问题依然突出。在如今社会中,企业信用缺失的问题依然存在,表现在信用意识淡薄,不注重企业、个人信用,借款人逃债、赖债现象仍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而且,部分借款人在获得银行信贷资金后对银行的贷后监督检查持抵触情绪,使银行很难真正落实贷款“三查”制度;而且由于对个人失信行为缺乏有效的惩戒机制,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债务人赖账有利、有理的心理,使逃废和悬空银行债务屡屡发生,影响了金融机构信贷资金的正常投放。另一方面,企业财务制度的不健全,存在的不规范乃至违法行为,使得银行对企业的效益分析、贷款风险预测等无法正常进行,所以建议我们应进一步建立健全失信惩罚制度,在各行各业形成“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氛围。简单来讲,就是让守信者充分得到守信的益处,使失信者受到应有的行为限制、经济惩罚、法律制裁等后果。并且严厉打击逃废债行为,在金融机构建立并逐步完善信用“黑名单”制度,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对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企业、个人,协调其他金融机构、司法等部门,对其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对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予以严厉遏制。积极维护地区信用环境和金融稳定,打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从而促进在全社会形成重诺守信的良好氛围。同时,继续大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这就需要我们加强诚信宣传的力度,建议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培育信用文化,充分调动大家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良好局面。而这可以通过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公众号等媒体大力宣传在金融生态建设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宣传通过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带来的良好效果,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营造良好氛围和有利条件。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希望优化营商环境的改革力度得到加强,推出的措施也更加具体、有力,营造更好的氛围。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要继续聚焦营商环境的短板弱项,加大改革力度,努力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而且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指出了,要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下硬功夫打造好发展的软环境。相信这也将有利于营商环境的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政府制订的各项政策措施,相信营商环境必将会更上一个台阶,社会经济发展将更具活力。
同时,优化社会营商环境也离不开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两者之间既相互支持,又相互促进。因此,我们也要正确把握金融生态环境的内涵,找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切入点,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创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持续健康运行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这其中最重要的也是诚信,努力打造出良好的诚信氛围,主动统一思想,构建“政府部门支持、金融管理部门统筹、金融机构配合、社会公众参与”的民众金融教育体系,通过深入社区、校园、企业、农村等基层,开展金融知识教育服务活动,有效提高公民的金融意识、守信意识。还要围绕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这个中心,丰富形式载体,努力宣传其重要意义与良好效应,扩大建设成果的影响力与感召力。对于各类市场主体的失信行为应实行零容忍与依法曝光,充分发挥舆论的重要监督作用。此外,可不定期地举办新闻发布会,向公众展示关于金融机构改革与创新的最新发展动态,并结合金融运行态势,分析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对资金流动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大力营造有利于金融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在现代社会,诚信的重要性处处凸显,国家诚信、公民诚信、企业诚信已经成为我们立国、立人、立业的根本,让诚信成为我们心中最美好的东西,形成诚信为本的良好社会风尚。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