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日报小记者会后采访市政协委员。 本报记者 陈宏文 摄
潮州日报小记者会后采访市人大代表。 本报记者 庄园 摄
编者按
一年一度的“两会”令人瞩目。如何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把潮州建设得更加美丽是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也是我们潮州日报小记者关心的问题。“两会”闭幕后,小记者们就如何让传统文化走进校园、打造青山绿水生态环境等问题,零距离对话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协委员,用童眼看“两会”,传达同龄人所关注的话题。
小记者首次参加“两会” 零距离对话代表委员
本报记者 丁玫 实习生 吴钿
今年的“两会”,一群身穿绿色马甲的学生分外引人注目,他们是来自潮州日报的小记者。小记者们在会后通过手中的纸和笔,近距离采访参会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感受“两会”气氛。
“请问您提的是什么提案?”“关于如何让传统文化真正走进校园,您有何建议?”小记者们向代表、委员提出了广大中小学生关注的问题,认真倾听和记录他们的回答。
小记者活跃的身影,成为今年潮州“两会”场外的一道靓丽的风景,还引起了参加完会议的市委副书记、市长何晓军的注意。何晓军亲切地与小记者交流,耐心详尽地解答小记者提出的关于“如何把潮州古城保护好”等问题。
看到小记者们自信而不失礼貌的表现,何晓军非常高兴。他指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维护的是人民群众的利益、反映的是社会各界的呼声,他们中有优秀的企业家、公务人员、教师等。通过参与采访代表委员这种社会活动,可以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接触社会,有助于培养他们心怀天下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公民意识,希望孩子们能掌握更多的知识,培养自己找答案的习惯,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市政协委员陈洵表示,通过“小记者看两会”活动,能提升小记者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写作能力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训练胆量和勇气,还可以培养他们关心社会、关注民生的意识,希望这种活动能坚持办下去。
据悉,为完成这次“两会”采访任务,潮州日报学生周刊前期对小记者们进行了专业采访训练,为采访工作做足了准备,同时也做好了疫情防控措施,保障采访安全有序进行。经过严格筛选,层层选拔,选出了一批优秀的小记者参加了这次“两会”的采访活动。
经历了短暂而有挑战的采访,小记者们表示,采访的过程既紧张又兴奋,这次的经历让他们收获满满。来自市实验学校的陈涵恩今年只有12岁,她说,尽管有过很多次舞台表演经验,但作为一名小记者,这是第一次拿起采访话筒。为了在采访时不过于紧张,她总要在家把提前准备好的问题练习二三十遍,对于她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考验。来自城南实验中学的小记者陈铭钊说,平时就有了解我市两会的消息,这些原本只能在报纸和电视上看到的代表和委员,和他们近距离交流起来像日常聊天,没有想象中的高高在上,非常地平易近人,和蔼可亲。
小记者们纷纷表示,参加这次采访活动,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今后将努力学习,提升自身能力,将来为潮州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如何增强学生体质 如何传承潮州文化
——小记者对话市政协委员
2月2日下午,市政协会议刚刚闭幕,早已守候在会场门口的潮州日报小记者们即刻迎了上去,就如何增强学生体质和如何传承潮州文化等问题,采访了市政协委员、韩山师范学院妇委会主任陈洵和市政协委员、市绵德中学教务处副主任陈维联。
小记者:请问陈委员本次会议提交了什么提案?
陈洵:我本次提案是《关于加大我市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建议》,主要有三点内容:一是要加大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二是改善学校体育规划;三是加大潮州文化推广力度,提高潮州文化的软实力建设。这对促进全民增强身体素质有重要作用。
小记者:我是山区小学的一名学生,我发现山区学校的运动设施没有市区学校的运动设施健全,您对此有什么建议?
陈洵:我的提案中已经提到了这一问题。市政府已经在着力消除农村与市区的差距,尽可能地平衡两者,让山区的孩子和老师也能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
小记者:您对我们中小学生增强身体素质有什么建议吗?
陈洵:希望中小学生每天都能保持一小时的体育锻炼,学校也要保证学生每天的锻炼时间。希望同学们能够爱体锻、爱学习,健康成长,快乐生活。现在中考的体育分数逐步提高,可见体育是很重要的。
小记者:公共运动设施有一些被破坏和损毁,有关运动设施的保护方面您有什么建议?
陈洵:有关部门要加强管理,加强维护。当然,保护运动设施不只是有关部门的职责,每一个市民都应该懂得去爱护它,共同维护它,延长它的生命周期,让它更好地发挥作用。
小记者:您对潮州文化进校园有什么建议?
陈维联:学校可以把社团、课堂作为传播渠道,让学生接触潮州歌谣、木雕、潮剧等潮州文化。其次,可以组织一些专题研学活动。如走访非遗传承人,收集有关资料并开展专题研究等。在潮州文化的传承上,应博采众长,善于创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把潮州文化推得更远,每个潮州人都要从思想上重视潮州文化,要凝聚海内外潮人的力量推动潮州文化的发展。作为一名学生,可以在日常的实践中学习潮州文化。学校还可以利用课堂进行有关潮州文化的拓展,例如在美术课上学习木雕、麦秆画,在音乐课上学习潮剧等。还可以通过现代的互联网,将潮州文化进行艺术创作,将潮州习俗加工成视频、漫画等形式,在打造潮州文化形象的同时,也能更好地传播潮州文化。
潮州日报学生周刊小记者
陈梓铄 陈涵恩 陈铭钊
郑天乐 吴晓彤 林天纯
市人大代表佘燕旋:
非遗进校园 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熏陶
2月3日,潮州日报小记者就“传统文化进校园”问题采访了市人大代表、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佘燕旋。
据了解,佘阿姨之前创办一个潮绣“非遗”传承基地,还在市高级技工学校开设了大师工作室,为潮绣开创了“大师学校企业”的传承新模式。
“阿姨您能跟我们讲讲,潮绣的精髓是什么吗?”小记者提出了一直想了解的问题。“可以啊。”佘阿姨介绍,潮绣与苏州的苏绣、湖南的湘绣以及四川的蜀绣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绣。潮绣是四大名绣中唯一一个采用垫高绣法的绣种。潮绣的精髓在于它富有浮雕效果的垫高绣法,这让潮绣具有强烈的装饰性和立体感。且潮绣运用金线、银线、绒线结合绣制,色彩瑰丽、金碧辉煌,极具观赏性。因此,潮绣在全国各绣种中独树一帜。
作为中小学生,我们非常喜欢传统工艺,却没有太多的机会可以接触。对此,佘大师表示,考虑将自己开创的潮绣“非遗”传承基地向中小学生开放,让更多的中小学生了解、学习传统工艺,让传统工艺被更多人所喜爱。
一个地区的传统文化是这个地区人民智慧的结晶,非常值得也非常需要一代代传承下去。我市部分学校在传统工艺这方面的课程较少。佘大师表示,学校应该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开展一些有关的课程。如果有条件,可以请传统工艺大师常态化进学校教学。
“潮州的乡村也有别具一格的传统文化和民俗活动,但乡村学校在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教学方面比较薄弱,您认为应该怎样去解决这个问题呢?”小记者问。佘阿姨表示,这也是她比较关注的问题。此次“两会”她在议案里建议,传统文化不分区域走进校园,让不同区域的学生都可以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最后,佘阿姨希望广大中小学生不要只局限于学习课本知识,要多了解、学习传统文化,将传统工艺应用到生活中去,让传统文化传播得更远。
潮州日报学生周刊小记者
吴晓彤 林天纯 陈涵恩
市人大代表庄瑾瑜:
人人参与环境保护 打造青山绿水生态环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境生态问题也是小记者关注的焦点。《潮州市凤凰山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两会”闭幕后,潮州日报小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市人大代表庄瑾瑜。
作为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法工委副主任,庄瑾瑜全程参与《条例》的制订。他告诉小记者:多年来,潮州市高度重视凤凰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并开展了一系列综合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凤凰山区域生态资源保护面临着更为严峻的考验和挑战。立法保护凤凰山区域生态环境,势在必行。他同时指出,作为人大代表,更应该履行职责,监督好各地政府落实好《条例》,且要以身作则从小事做起,带动身边的人共同遵守条例。
“我发现,在韩江,经常有人在那边钓鱼、游泳,我认为这多少对韩江流域水资源的保护有影响,请问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小记者问。庄瑾瑜代表表示,我市早已出台了保护韩江的相关法律法规,明文禁止在韩江水资源保护区游泳、垂钓等。但这种现象还是时有发生,作为新闻媒体,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宣传,引导广大市民树立保护母亲河、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他呼吁,有关部门要加大监管巡查力度,配齐执法人员进行日常巡查。同时要加大执法力度,对屡教不改、多次违法的人员,要依法进行处罚,并且对外公布。
作为学生,应该如何为打造绿水青山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呢?对此,庄瑾瑜代表表示,韩江水质一直保持在较好的水平,身为潮州人,要懂得珍惜,从小树立保护好母亲河的意识,从我做起,从身边做好,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要积极参与到公益活动中来,为保护母亲河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庄瑾瑜代表也希望广大市民都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潮州日报学生周刊小记者
陈涵恩 陈梓铄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