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南国陶都”之称的佛山石湾,有着数千年的制陶历史;500年窑火不灭的南风古灶,成就了“石湾瓦,甲天下”的美名。近年来,石湾通过紧抓“陶”这一主线,加快中国陶谷建设,结合禅城区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相关工作,整合各类资源,创新发展“陶·文商旅”产业,塑造特色陶文化旅游产业品牌。
作为中国陶谷重要一环的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通过练内功、强服务,加强理论研究,加大宣传的深度和广度,深化石湾陶艺的品牌效应,提升品牌价值,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2020年,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获评“国家三级博物馆”的荣誉,博物馆的宣教陈列部获得广东省“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
新年至,新启程。2月3日,由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推出的“牛MORE王·石湾贺年生肖陶塑展”在佛山市图书馆正式开展;博物馆的亮化工程彩灯在2月3日晚正式亮起,照亮南风古灶的夜空;窑望——何湛泉龙窑柴烧作品展开幕,讲述石湾传统陶艺烧制的故事;博物馆新春系列活动开启,吸引外来务工人员留禅过年。
流光溢彩耀东平 石湾新增夜景打卡点
2月3日晚,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启动亮灯仪式。石湾镇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吉江鸿,街道党工委委员陈铁楼以及一众知名陶艺家出席活动。
“三二一,亮灯!”随着嘉宾推动助力杆,博物馆内一瞬间溢彩流光,点亮东平河水轴线上古灶陶韵的夜晚,这是石湾积极参与东平河水轴线建设,以公共文化力量推进精品城区建设,点亮禅城夜经济的一项举措。
去年,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对标国家三级博物馆,开展了全面改造提升。
把石湾陶业二十四行、石湾陶艺等展览主题重新梳理和改造,重新翻修了石湾陶艺馆、文创体验馆,并正式对外重新开放。除了在晚上亮灯,博物馆将以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吸引人们留禅过年。在不久的将来,市民、游客夜游博物馆将成为现实。
广东陶瓷协会会长陈环表示,过去一年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积极克服疫情带来的困难,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希望新的一年博物馆能团结更多陶艺人,挖掘更多有代表性的展览,让石湾陶艺走进更广阔的视野中。
陈铁楼表示,希望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能继续不忘初心,为广大陶艺家搭建更好的平台,做好服务。接下来,街道也将会把东平水轴线建设打造为国内一流的滨江景观带,加快推进城市更新和重大项目落地,不断完善城市功能。
活动结束后,嘉宾还参观了提升后的基本陈列《石湾陶瓷历史文化展》。
看“牛More王”生肖展 牛年相约陶艺之旅
以萌牛为形象的门神、瞪着大眼欲展翅的“飞牛”、孩童“溜”彩牛却倚着牛酣睡……在“牛MORE王·石湾贺年生肖陶塑展”中,自带憨相的牛与陶融合,在《辛丑牛系列——门神》《如意牛》《牛年旺返》等作品中,向观展者展现着千百种美态。
当日,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专门组织了“老、中、青”三代陶艺家到佛山市图书馆展厅观展。
银鼠辞旧岁,金牛踏春来。据悉,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自2009年举办首届石湾贺年生肖陶艺展以来,已经成功地塑造出“石湾贺年生肖展”的品牌,十二年一个轮回,又逢牛年来到,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齐集了将近百款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陶牛、书画作品,在即将到来的辛丑牛年,向佛山市民带来新春的暖意和祝福。
活动信息
牛More王——石湾贺年生肖陶艺作品展
展览时间/
2021年2月3日—2月26日
展览地点/
佛山市图书馆二层展览厅
3月21日前,该作品展还将在中山市博物馆展出,为更多粤港澳大湾区群众,送上文艺盛宴。
打造“指尖上的博物馆”
科技日新月异的年代,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也跟上“潮流”,引入信息化手段,丰富陶文化体验形式。目前展馆已装备了智能导览触摸屏。观众可以通过LED屏幕进行人机互动,了解陶文化历史、陶艺名家等,也可以进行趣味玩陶。在展厅现场参观,也可扫描展品的专属二维码,即可听到展品的自助语音讲解,看到文字介绍。
此外,市民足不出户亦可观展,用手机登陆该馆微信公众号“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菜单中有“微信导览”,进入后选择“展厅藏品”“全景漫游”,市民和游客便可在网上观看该馆的陈列展览并听展品介绍。
供稿丨陈雪兰 戎耀
编辑|佛山石湾南方号编辑小组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