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东莞强力推进轨道规划建设,逐步构建起“内聚、强心、外联”的轨道交通网络。赣深铁路、深茂铁路、佛莞城际、1号线一期等轨道项目加快建设,广深第二高铁、中南虎城际南沙至塘厦、佛山经广州至东莞中心城际、2号线三期等轨道规划线路前期工作加速推进,东莞火车站、虎门高铁站等TOD综合开发项目落地实施,全市TOD开发推动空间资源加快向轨道站场周边集聚。
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构建起人便其行、货畅其流的交通运输体系。面对新时期的交通发展需求,2021年东莞两会期间,东莞市轨道交通局局长李天海接受了南方日报、南方+的采访。
李天海介绍,东莞将紧抓轨道交通建设大发展、大跨越的机遇,以国家、省、市重大轨道交通项目的规划建设为契机,主动对接广州、深圳两大核心城市,着力打造“内聚、强心、外联”的轨道交通网络,加快构建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
南方日报:轨道交通的发展,推动东莞与大湾区进一步融合。去年以来,全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最新进展如何?
李天海:2020年,是“十三五”发展的收官之年,我们不断加快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及TOD综合开发等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
在2020年,东莞市轨道交通局强化顶层设计,制定印发《东莞市轨道交通 TOD 地区土地与空间复合利用管理规定》,进一步理顺我市TOD范围土地与空间复合利用管理与实施的技术标准体系,拓展轨道站点周边城市空间,促进TOD地区集约高效发展,充分体现TOD发展特色。近期市政府出台了《东莞市轨道交通TOD范围内城市更新项目开发实施办法》,创新采取物业分成替代收缴土地价款的方式落实政府收益,探索提出多种TOD范围内城市更新项目利益共享机制反哺轨道交通建设。
通过协调推进国铁及城际轨道规划建设,东莞区位优势不断强化。目前,东莞地区铁路枢纽总图规划已形成中期成果,广深第二高铁已形成线站位比选成果,中南虎城际南沙至塘厦、深莞增城际、佛山经广州至东莞中心城际正在开展预可行性研究,赣深客专、佛莞城际、深茂铁路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
一年来,全市有序推进城市轨道规划建设,逐步构建“内聚、强心、外联”的轨道交通网络。截至2020年12月底,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建设年度累计完成投资266229万元,全线24座车站中3座车站已主体封顶;2号线三期工可研究完成,正在组织上报省发改委;3号线一期工可研究加快推进,已形成有关成果。我们还开展了莞穗、莞深城市轨道交通对接研究,目前正开展1号线与深圳6号线支线对接研究、广州22号线东莞段研究。
通过全面推进TOD开发“三个计划”,全市空间资源正加快向轨道站场周边集聚;多个TOD项目落地,助力城市品质持续提升;抓紧谋划TOD、TID项目,优化拓展空间。
目前,东莞火车站南侧地块项目从出让到预售仅用不到8个月时间,体现了TOD综合开发的东莞速度,北侧地块待与广铁集团完成用地置换后可推出市场。虎门高铁站TOD核心区项目按照站城一体开发理念对核心区进行整体规划,高效整合各种功能设施布局,创新性地将站房改造与TOD经营性用地出让有机结合起来,打造高品质的湾区门户、站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产城融合的现代产业集聚区,项目较计划提前一个月动工,目前正在实施基础工程。在全市范围谋划整合了一批轨道站点TOD范围内城市更新、土地收储等项目,整理出推进情况较为理想的71个TOD开发项目,实行“一项目一档案”的台账制度,安排专人跟进协调。
南方日报:“十三五”期间,东莞轨道交通加速发展,建成开通了莞惠、穗深城际,城市轨道方面2号线一、二期已经开通运营。面对“十四五”,东莞的轨道交通有何发展目标?
李天海:“十四五”时期是我市迎来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省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实验区“三区”叠加的重大历史机遇期,也是我市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节点城市的关键时期。
轨道交通是方便市民绿色出行、引领城市发展格局、重塑城市发展形态、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举措。我们将紧抓轨道交通建设大发展、大跨越的机遇,以国家、省、市重大轨道交通项目的规划建设为契机,主动对接广州、深圳两大核心城市,着力打造“内聚、强心、外联”的轨道交通网络,加快构建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完善轨道交通投融资机制体制,攻坚推进一批“轨道+物业”“轨道+社区”“轨道+产业”示范项目,更好发挥轨道交通对东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为建设“湾区都市、品质东莞”提供有力支撑。
“十四五”期间,全市轨道交通发展目标是:2025年前建成赣深客专东莞段、深茂铁路东莞段、佛莞城际东莞段、1号线一期等项目,开工建设深惠城际(东莞段)、佛山经广州至东莞中心城际、中南虎城际等城际轨道项目,开工建设城市轨道2号线三期,3号线一期,1号线二、三期等城市轨道项目;加快推进中心城区轨道通勤线、滨海湾新区轨道加密线、东莞与广州、深圳轨道衔接规划论证工作,适时启动第三轮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同时,加快虎门高铁站、东莞火车站、常平火车站、松山湖北站、黄江停车场、道滘车辆段等TOD、TID综合开发建设,有序推进其他轨道站点TOD 综合开发,重点完善全市轨道站点配套设施建设,形成TOD范围内物业资源开发、接收、运营管理的全流程政策体系,积极打造一批“轨道+物业”“轨道+社区”“轨道+产业”示范项目。
南方日报: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2021年工作时明确提出,要加快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其中佛莞城际、穗莞深城际前海至皇岗口岸段、莞惠城际小金口至惠州北段等多个轨道项目与东莞有关。东莞如何在新的一年加快轨道交通发展,融入大湾区城际快速交通网络?
李天海: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轨道交通改革发展的攻坚之年。我们将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经营城市”等理念,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全力以赴抓好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开发、运营、保护等各项工作,努力实现“十四五”发展的良好开局。
结合轨道交通未来发展趋势及东莞实际,我们将学习借鉴国内外城市的先进经验,加快完成轨道交通建设开发“1+N”政策文件修编,进一步完善轨道交通建设和轨道资源开发双向反哺机制。如继续推进轨道交通沿线及TOD范围内低效用地再开发利用、TOD范围内物业资源开发管理、轨道交通沿线及TOD范围内土地1.5级开发等研究工作,探索创新TOD综合开发新技术、新标准、新政策,制定健全轨道交通建设、运营及综合开发工作流程。
今年,全市将深入推进轨道交通规划研究,细化“二主六辅”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具体包括,开展广深第二高铁(含中心城区始发主站)预可行性研究,稳定东莞境内线站位方案,并做好相关通道及站场选址用地的规划预控。年内,将形成中南虎城际南沙至塘厦线站位初步成果、深莞增城际规划研究中期成果等。在莞穗、莞深城市轨道衔接上,深化完善深圳6号线支线与轨道交通1号线衔接方案。
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方面,我们将按照省工作计划,推动佛莞城际东莞段实现上半年通车运营,赣深客专与东莞南站周边配套设施下半年同时开通运营,加快推进虎门高铁站站房改扩建及配套工程,争取深茂铁路东莞段全线开工建设。完成3号线一期工可报告及配套研究,推动投融资方案的确定。
在TOD开发方面,将虎门高铁站核心区TOD开发项目建设,打造湾区站产城一体化开发的先锋示范。高品质、高水平推进东莞火车站TOD综合开发项目,打造东莞对外联系的新窗口、新门户。大力推动银瓶站等TOD项目落地实施,研究有效推进一批TOD城市更新项目和TOD容积率调整项目,形成滚动开发、加速推进的态势。同时,结合1号线一期建设进度,全市将开工建设黄江北站、大岭山北站等TID项目,总体谋划轨道交通与城市综合体的融合对接。通过优化改善正在运营的2号线站点与物业的连通条件,发挥轨道交通建设的最大效益,为建设“湾区都市、品质东莞”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出品】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东莞市两会全媒体报道组
【策划/统筹】江强 靳延明
【采写】欧雅琴
【摄影】孙俊杰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