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岁音乐人赵英俊猝然离世,为何肝癌一查即晚期?

广东卫生在线
+ 订阅

2021年2月3日,是立春的日子。

但这一天,年仅43岁的音乐人赵英俊却因为癌症突然病逝。据其友人透露,他是肝癌去世。

令人惋惜的是,他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首作品《送你一朵小红花》,就是一部抗癌电影的同名主题曲。

在缅怀的同时,我们有必要了解这个夺去生命的无情病魔——肝癌。为何肝癌一发现就是晚期?如何能够早期发现肝癌?

肝癌一查即是中晚期,主要原因有两个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器官,既有分泌功能,又有合成功能。肝癌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 原发性肝癌的细胞类型有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及含有这两种细胞的混合细胞癌,肝细胞癌占了原发性肝癌病例中的约90%。

  • 继发性(即转移性)肝癌指的是其他器官起源的恶性肿瘤转移至肝脏,以胃、胆道、胰腺、结直肠、卵巢等腹盆腔脏器癌的转移最常见。

    数据显示,中国每年肝癌新发病例占全球的55.4%,死亡病例占全球的53.9%,相当于每天有超过1000位患者被确诊为肝癌,其中肝细胞癌占85%~90%。

    对于肝癌,很多人疑惑:“不是说患癌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么,怎么很多肝癌患者一检查即是中晚期?”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超声介入专科主任李凯表示,这几乎是他每天都会遇到的患者提问。他解释,主要原因有两个:

  • 肝癌患者通常具有基础肝病,如乙肝、丙肝等,或存在过度饮酒、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长期食用黄曲霉菌污染食物等损害肝脏的高危因素;

  • 与脏器的特性有关,肝脏是一个“内向”的器官,早期肝癌的症状不明显或者没有症状,直至有了明显症状时,大多都是中晚期了。

    那么如何早期发现肝癌?“这个说难也难,说易也易,就是一定要坚持到专业医疗机构定期体检、复查。”李凯说,尤其是乙型、丙型肝炎感染患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各种原因的肝硬化、有肝癌家族史人群,以及拥有肥胖、糖尿病、过度饮酒、吸烟、长期食用黄曲霉菌污染食物、超过40岁的男性、药物性肝损伤等特点的人。

    只查肝功,筛不出肝癌

    除了肝癌自身隐蔽性较强外,生活中不少人都有这样的认识误区,以为只要肝功能各项指标正常,肝脏就不会有问题,更不会长肿瘤,其实不然。

    肝功能检查主要包括转氨酶、胆红素、白蛋白等重要指标,其中胆红素反映分泌功能是否正常,白蛋白指标反映合成功能,转氨酶则反映肝细胞是否受损。通过这三个指标,基本上可以明确肝功能受损情况,但缺难以筛查肿瘤的存在。

    肝脏是一个代偿能力特别强的器官,正常人切掉70%甚至80%的肝脏后,依然能够维持生命。所以肿瘤患者初期,肝功能不会出现明显的损坏,通过肝功检查一般难以早期发现肿瘤。

    现阶段,针对肝癌的早期筛查主要有两个手段:

    1)B超,通常来说1厘米以上的肝脏肿瘤都可以通过超声发现;

    2)检验肿瘤标志物,如果标志物中的指标出现异常,则提示有癌症发生的可能。

    对于有肝炎病史、酗酒史、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史等肝癌高危人群,最好每隔3~6个月进行一次肿瘤筛查,非高危人群也应每年进行一次肿瘤筛查。

    在所有癌症中,肝癌的致病因素相对明确,其中病毒性肝炎是最重要的原因,我国80%以上的肝癌患者都患有病毒性肝炎。但很多人患有病毒性肝炎却不自知,往往是诊断为肝癌后才发现其病史,因此,应加强个人对肝炎的检测。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病毒性肝炎,尤其是慢性肝炎,早期无明显的肝损伤,无法通过肝功能检查发现问题,还应进行相应病毒的病原学检测,比如乙肝两对半、丙肝抗体等,才能明确是否患过肝炎。

    目前,治疗肝癌的方法有很多,包括肝移植、手术切除、局部消融、经动脉化疗栓塞(介入)、放射治疗、系统治疗(靶向药)等,但防治肝癌的关键还是在于早筛早诊早治。

    为什么癌症越来越常见?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了

    全球最新癌症数据

    结果显示:癌症确实在逐年增多

    中国的增加非常明显

    今天(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

    癌症一直是居民健康的巨大威胁

    世卫组织资料显示

    2020年,全球有1000万人死于癌症

    1/5的人在其一生中都会罹患癌症

    哪些行为容易诱发癌症?

    哪些食物可能致癌?

    哪些习惯可以降低患癌风险?

    这些知识,你应该了解

    ↓↓↓


    编辑|任君飞 责编|张秀丽

    来源 | 生命时报 央视新闻 丁香医生等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

    推荐阅读

    全面查漏补缺,精准把脉开方!段宇飞赴清远调研督导农村疫情防控工作

    立案侦查!男子确诊后隐瞒行程,致密接926人,多人确诊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