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剧透!提前感受这场少儿春晚的文化魅力!

茂名发布
+ 订阅

‍‍‍‍‍‍‍近日,2021“好心茂名”少儿春晚已完成现场录制,歌舞、朗诵、情景剧、乐器演奏等20个形式多样的节目,可谓精彩纷呈。为让市民提前感受这场丰盛的文化盛宴氛围。

连日来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深入现场

倾心聆听节目背后的动人故事

01

《课间女孩》

00女孩以灵动舞姿展现青春风采

在“我们的城市我们的茂名”2021“好心茂名”少儿春晚舞台上,茂名市行知中学带来的爵士舞表演《课间女孩》,舞姿灵动,热情激昂,令人惊艳。

该校的爵士舞表演队由6个女孩组成,舞台上她们穿着风格相近但又各具特点的服装,舞步轻盈,無姿酷炫,闪耀于镁光灯下,跃动于音韵之间。伴随着节奏变化,女孩们不断变换队形,旋转、跳跃,每个动作都表现出极强的控制力。青春与激情舞动,活力与动感融合,她们用自己优美的身姿和无限的魅力来诠释自己的青春。

“这个舞蹈主要体现一群青春少女从课堂上的认真专注到课间释放出的青春活力。”谈到爵士舞《课间女孩》所包含的寓意,节目指导老师吴炜明向记者介绍。她说,爵士舞主要是追求愉快、活泼、有生气的一种舞蹈。可自由自在的跳,其动作的本质是一种自由而纯朴的表现,直接把内心的感受用肢体语言表达出来,非常适合女孩们展现自身的青春魅力。

据介绍,爵士舞《课间女孩》表演队的6个女孩中有5个是初三学生,她们的学习压力不小。为了做到学习和排练两不误,女孩们每天在课余时间抓紧练习,“我们每个人在家的时候都会经常对着镜子练习,观察自己的舞蹈动作是否到位,表情是否自然等,只有自己都觉得满意了,团队排练的时候就会少出错,节省大家的时间。”《课间女孩》表演队队员吴诗晴说。

排练过程可以说是苦乐同行。爵士舞的动作力量感十足,十分容易消耗体力,为了让团队的动作更加整齐,表情更加自然,她们一个动作都要循环数十遍。提起排练的趣事,女孩们都忍不住笑,“我们每个人跳舞的节奏不一样,经常会有互相‘考察’的时候,偶尔有队员出现很夸张的表情或动作时,欢乐时刻就来了,但我们都知道这不是取笑。”《课间女孩》表演队队员吴冼芷言告诉记者,她们的友谊也在排练中逐渐加深。

值得一提的是,爵士舞《课间女孩》是由这6个女孩独立学习排练,包括服装选购、化妆造型以及音乐选取等,都是团队独立完成。“跳舞很开心,但排练却非常艰苦,能坚持下来都是因为她们对舞蹈的热爱。”吴炜明老师十分赞赏女孩们对于这次表演的重视。

02

《盛世国乐》

以筝音传递爱国情怀

舞台上一群女孩身着红衣,气质斐然,她们端坐于古筝前,随着手指揉、按、滑、颤,弦随指动,筝音声声,时而宛转悠扬,时而汹涌激昂,一弦一音皆传承,一声一调表文化,展示出中华民族文化恒久魅力,动人心魄……这是茂名市墨阳琴行在“我们的城市我们的茂名”2021“好心茂名”少儿春晚中带来的古筝合奏《盛世国乐》,筝音悠然令人久久沉醉其中。

近日,茂名市墨阳琴行的蒋媛老师接受了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专访。她首先向记者讲述了这个节目的构思,“《盛世国乐》由中央音乐学院青年古筝演奏家孙金阳作曲,旋律激荡悠扬,展示中华民族文化恒久魅力和当代中国人焕发青春的时代风采,让经典民乐在新时代的语境中重现,让中华民族音乐精华得以流传和发扬。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当下的祖国日益强大,少年强则国强,在少儿春晚用我们中华传统乐器--古筝来弹奏《盛世国乐》,更好体现祖国的强盛,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该节目有6名古筝乐手,年龄最小的乐手在读四年级,最大的乐手是初三学生。她们已经练习古筝多年,此次能够代表茂名市墨阳琴行参演2021“好心茂名”少儿春晚,都十分激动。录制结束后,女孩们在休息区吱吱喳喳讨论个不停,难掩喜悦之色,“我们对这次在舞台上呈现出来的效果都很满意,期待节目可以早点播出来,然后和家人一起观看,就当是我们送给家人的一份特殊礼物。”乐手麦露丹告诉记者,虽然刚登上少儿春晚舞台时,心里有点小紧张,但当音乐响起后,就很快进入了表演状态,只想完美弹奏手中这支曲。

据蒋老师介绍,大家开始排练的时候效果并不理想,“一 开始的难题是音准的稳定性,因为古筝是传统五声调式,乐曲中很多升4音孩子们按得不是很到位,还有动作的单一性等。”蒋老师认为,想完美展现古筝合奏《盛世国乐》,乐手需要很强的自信。作为一首大气的乐曲,弹奏者在肢体动作表现方面非常关键,比如抬手时的高度,什么节奏时可以抬头等。为了克服这些难题,蒋老师一对一地给孩子们做专门的针对性练习,找出孩子们各自的不足,再一遍遍地讲解与演示,努力让她们不断提高。

能登上少儿春晚这个大舞台证明自己,对日复一日刻苦练习的孩子们来说,是最好的回报。蒋老师说:“孩子们从节目征集阶段就开始认真准备,通过层层选拔,最后获得参加少儿春晚录制的机会。在2021农历新年即将到来之际展现自己的风采,这对孩子们来说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同时也能让她们得到锻炼和发展,我很感谢组委会为孩子们提供这样的一个机会。”

03

《快乐崇拜》

舞蹈展现无穷力量

“幸福快乐”是所有人的追求,也是生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快乐崇拜》这个节目表达了孩子们对舞蹈的热爱和对幸福快乐人生的憧憬,希望大家像她们一样,对生活充满热爱,努力去追求自己的梦想。记者了解到,为了充分展现“快乐”的元素,创作者在舞蹈中融合了Jazz、Hip-hop、Locking、Waacking、Tutting等多种风格的舞蹈,而背景音乐也是精益求精,由十几首节奏欢快的歌曲剪切而成。此外,该舞蹈节目曾获得2020年“星耀南方”少儿春晚粤西赛区金奖,2019年国际青少年流行舞大赛粤西赛区金奖。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一个成熟的节目出台,背后肯定会经历很多的磨炼和不断的修改。《快乐崇拜》指导老师苏丽金告诉记者,参与表演的13个女孩,平均年龄只有8岁,而这个舞蹈却难度高、动作复杂。为尽善尽美,苏老师要求每个孩子排练时,都要精细到每个节拍、每个动作。一次排练最少三个小时,但是没有一个孩子抱怨。脚磨伤了,依然坚持练习,秉承了张扬个性,自我表达,勇于接受挑战的街舞精神。

录制节目中,记者注意到,表演者的每个动作都十分有力、快速,扭腰、甩手、跨腿、伸展等动作毫不拖泥带水,特别是每一次跨步或跳动,都会让人清晰地听到身体与舞台地板碰撞发出的“砰砰”声——不但完美融合到背景音乐中,其中展现的力量感更是让观众热血澎湃。对此,苏老师告诉记者,街舞对体能的要求比较高,每一节课她都会用40多分钟来对孩子们进行体能训练,如做平板支撑、仰卧起坐等。为了充分呈现街舞的力量感,苏老师还让孩子们手持装着水的矿泉水瓶来进行训练、做动作。刻苦的体能和动作力量训练,也是一群平均8岁的小女孩,在做完时长三分多钟高强度的舞蹈动作后却没有气喘吁吁的原因。

此外,为了展现完美的舞台效果,苏老师除精心挑选了舞蹈服装外,还花费大量时间精力为13位表演者都扎上了彩虹色脏辫。每个孩子要扎三十多条小辫子,为一个小孩扎完脏辫需要三到四个小时,工程量浩大,就算多位老师和家长共同出手,也需要从录制前一天下午一点钟一直扎到晚上10点钟才完成全部工作。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让《快乐崇拜》这个舞蹈秀出了无限的魅力。

04

《月光光》

展现学校教育新亮点

近日,负责编排该舞蹈节目的陈新老师向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讲述了节目背后的点滴故事。

茂名市新世纪学校向来重视艺术教育,每年该校的音乐老师都会带领学生编排许多节目,通过晚会舞台展示出来。陈新老师在该校教五年级音乐,早在去年11月初,他就开始策划《月光光》舞蹈节目,初衷是为学校元旦晚会准备节目。

一开始,陈新老师选中了五年级的19位跳舞好苗子,随后又发现四年级里有几个女孩子舞蹈功底不错,于是又从四年级选了5名舞蹈精英。他带着24名学生排起了《月光光》舞蹈节目。为什么只选四五年级的学生?陈新老师向记者解释,年纪太小的小孩基本功相对薄弱,而六年级是毕业班,四五年级才是最合适的。

选好演员和曲目之后,陈新老师带着这群学生开启了长达2个月的排练,舞蹈排练成了他们校园生活的一部分。“天天跳,天天跳,同学们都很熟悉这支舞蹈了。”陈新老师说,在2个月的排练期间,《月光光》舞蹈节目已两次亮相学校舞台,一次是在2020茂名市中小学生诗歌大赛启动仪式上,另一次是在茂名市新世纪学校2021年元旦暨“四美”颁奖晚会上。经历了长时间刻苦排练和两次舞台表演,节目已经雕琢和酝酿得相当成熟完善,陈新老师对同学们的表现充满信心。

《月光光》舞蹈节目在校内亮相后,受到了师生们的喜爱和好评,也得到了“我们的城市我们的茂名”2021“好心茂名”少儿春晚节目组的青睐。

在少儿春晚录制现场,记者看到了一个充满童真童趣的《月光光》舞蹈节目:在远处,山的那一边升起了一轮明月。明月下,有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她们在开心地玩着,在愉快地跳着。在悠扬的音乐中,俏皮灵动的舞蹈、唯美的舞台背景视频,让整个节目既充满艺术感又趣味性十足。

1月31日晚上,节目录制顺利完成,陈新老师心情轻松愉快,忍不住发条朋友圈表扬一下学生们,“一群爱顶嘴的小姑娘今天表现还不错,赞一个。”回想起这个节目的排练过程,他怀念与孩子们亦师亦友的相处日子,也为孩子们认真刻苦的精神所感动,他说,“这个节目是孩子们用汗水换来的成果,更是我们学校艺术教育的成果。能代表学校参加少儿春晚,我和孩子们都挺自豪的。”

05

《诗意茂名》

“妈妈告诉我,这是行走的诗歌”

“一围海岸线,围住的是什么?妈妈告诉我,这里是行走的诗歌”,当悠扬的音乐响起时,清脆而饱含深情的童声轻柔地飘进耳朵里,思绪转动间,所有人仿佛看到了那充满着诗意的茂名……这就是“我们的城市我们的茂名”2021“好心茂名”少儿春晚录制朗诵节目《诗意茂名》的一幕。

据了解,《诗意茂名》是琅琅口才艺术培训朗诵专为大型舞剧《红色少年》而创作的,体现了走向新时代进程中茂名的变化及红色传承。诗歌用速写的手法描绘了滨海茂名的如画风景、历史人文,用孩子的目光去发现美好、感受美好。这里有山有海,有花有果,有厚重的底蕴,有时代的气息……在孩子们的目光里,从天马山到高凉古城,从石龙孔庙到千年博贺古港,从岭南文化到大唐荔乡,从悬壶济世的潘茂名到手植第一株橘红树的罗辨仙,从“唯用一好心”的冼夫人到中国稻作科学之父丁颖,一处处美丽风光、一位位传奇人物、一段段感人故事,无不诉说着这片土地厚重的诗意。而这里的一切,与所有茂名人紧密相连。

《诗意茂名》编导周贤和柯善雯两位老师告诉记者,他们希望通过《诗意茂名》的一字一句,通过“好心之声”的传诵,激发少年儿童传承冼夫人好心精神的热情,为建设更美好的茂名注入新动力。柯老师时常告诉孩子们,好心精神绝不仅仅是当前看到的、听到的,更多的是蕴藏在大街小巷、山里乡间,蕴藏在每一位茂名人的心窝里的。每个人都应该用心去发现更多,用行动去发扬更多,让好心精神在新时代的实践中以更有活力的方式诠释。而“我们的城市我们的茂名”2021“好心茂名”少儿春晚,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大舞台,可以让小朋友们向全社会展现传承好心精神的决心和成果。

《诗意茂名》朗诵表演者之一古玥芊告诉记者,她认为好心精神的灵魂是爱国、爱民,深刻贯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中国新时代精神的一个重要体现。要贯彻茂名好心精神,就要将其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小事做起。

据了解,琅琅口才语言艺术培训,是在中国少年儿童发展服务中心社会艺术水平考级专家团队指导下打造而成的,旨在传承红色基因和培养“德艺双馨”的青少年人才。多年来,琅琅口才注重对学生的“语言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技巧”的训练,以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提高语言艺术水平,逐渐形成了“有爱有思想,能说能行动”的核心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使其做到“口能言,身能行”。

文/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海锋 林夏 潘宇丽

图/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闵灿 岑稳


茂名发布编辑部

编辑:黄文展

初审:柯柱基

审核:孙广宇

来源:茂名日报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