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市云城区腰古镇: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云浮发布
+ 订阅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云城区腰古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农村工作和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及相关部署要求,凝心聚力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特别是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腰古镇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坚持党建引领,聚焦脱贫攻坚重点难点,下足“绣花”功夫,精准施策发力,确保贫困户如期全部脱贫出列,积极探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路径和措施,在巩固脱贫攻坚的基础上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腰古镇腰古村剑花种植基地

党建引领 强化帮扶

△腰古镇大力推进贫困村乡风文明,图为长官村党建文化综合阵地

腰古镇建立“党委书记带头抓、村党支部书记直接抓、扶贫驻村干部具体抓”的齐抓共管工作机制,围绕“抓强支部书记促党建,抓强党支部促脱贫”的思路,把抓党支部书记选育、保障和培训作为主要抓手,确保脱贫攻坚工作规范到位。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在村委成立以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负责的脱贫攻坚工作小组,确保精准扶贫落实到人,靶心不散,力度不减。建立党员干部挂钩帮扶工作机制,落实每月一走访制度和相关帮扶政策,并完善涵盖每户贫困户致贫原因和脱贫途径的扶贫项目清单,按照致贫原因进行分类,为贫困户“量体裁衣”、因户施策,建立健全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同时,依托上级下派第一书记、扶贫驻村干部,强化先锋示范带动作用。第一书记、扶贫驻村干部利用自身和派出单位的优势,帮助所在村谋思路、找出路,灵活运用政策,有效整合资金和资源。

△组织贫困人员参加“粤菜师傅”点心制作培训

△组织贫困人员参加电焊工技能培训

经过5年持续攻坚,全镇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如期完成,贫困人口1217人全部达到脱贫标准,“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贫困村腰古村顺利脱贫出列。

着力保障 筑牢防线

腰古镇用足用好相关政策,进一步做好“两不愁、三保障”工作,并保障贫困户饮水安全,筑牢防线,杜绝返贫,不断提升贫困户的获得感。  

△腰古镇党委书记吴新泉深入各村开展遍访贫困户活动,与贫困户面对面交谈

医疗保障方面,腰古镇严格按照政策要求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3项制度,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应保尽保。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均由财政全额拨款购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100%;为符合条件贫困对象免费购买意外伤害及医疗补充保险,落实精准扶贫医疗叠加保险政策,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有效解决出行不便的贫困户的就医问题。在教育扶贫上,通过“免、补、助、扶”等各种方式和途径,保障贫困家庭学生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全镇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适龄儿童义务教育阶段人数共94人,现有在校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人数94人,入学率100%;2019-2020学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就读小学、初中、高中、中职、大专、本科、研究生的总人数为186人,均全部落实生活费补助;就读全日制高中、大专、本科、研究生的贫困学生均落实免除学杂费。在解决住房问题上,腰古镇成立工作专班,采取异地建新、拆旧建新、修缮改造等多种方式解决贫困户住房问题。聘请社会第三方评估公司对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住房进行了全面的检测鉴定。对评定为C级、D级的危房,全部列入危房改造计划,2016-2020年该镇累计完成贫困户危房改造任务96户,涉及补助资金315.7万元,完成任务率100%;同时对评定为A级、B级的轻微危房,多方筹措资金落实保障,聘请专业人员进行修缮,切实解决了贫困户的住房安全问题,实现“居者有其屋”,安全有保障。饮水安全上,已全部解决农村贫困人口安全饮用水问题,水质均经县级以上检测部门进行检测,水质检测全部合格。落实就业帮扶,促进就业稳定增收。为增强贫困户就业能力,腰古镇通过送教下乡、视频教学等方式,组织有培训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参加“电焊工”“粤菜师傅”等技能培训,并加强就业指导服务,促进劳动力就地、进城、省内外务工就业,切实做到“培训一人、转移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同时加大开发公益岗位安置力度,还利用镇内金晟兰、中铁十二局等企业资源优势,优先吸纳贫困劳动力,优先帮助就业困难的贫困人口到公益岗位实现就业。全镇共有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323人参加技能培训,培训率100%;全镇可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310人,其中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300人,稳定就业率96.8%。

下一步,腰古镇将按照“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要求,采取干部挂钩、产业增收、动态管理举措,并持续发动社会各界参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产业“造血” 行稳致远

腰古镇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同步谋划、同步实施、同步推进,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产业发展是巩固脱贫成效,增强贫困地区“造血”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为此,腰古镇以产业扶贫为抓手,精准帮扶激活“造血”功能,全力推进脱贫攻坚,拓宽增收渠道。截至2020年底,全镇有劳动力贫困人口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188元。

△贫困户在剑花种植基地投工投劳

腰古镇注重培育联农带农的特色扶贫产业基地。一是剑花种植基地,面积120亩,累计统筹投入资金约250万元,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引入农业公司合作经营,由企业统一实施种苗、规范种植、技术培训、产品营销,吸纳贫困村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参与经营,并与企业签订产供销合同,剑花基地收成由公司以固定价格全部回收。二是食用菌培植基地,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吸纳贫困村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参与经营,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营机制,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20多万元作为资产收益,带动贫困户增收,确保贫困户长效收益。5年内公司每年按6%的收益返还给贫困户,每年收益7.2万元,5年共收益36万元。基地还可为贫困户和周边农户提供菌菇采摘、管护等工作岗位25个,工人工资收入80元/日,实现收入多元化。三是牛大力种植基地,与小阳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合作,吸纳156户贫困户参与,投入资金约252万元,占地面积约100亩。公司提供种植、管理等服务,定期聘请贫困户进行除草、施肥等管护,并保证每亩产量不少于3200公斤,确保按收购价16元/公斤的价格回收全部牛大力产品。 

△牛大力种植基地

此外,腰古镇多方筹措资金结合贫困户自身意愿发展禽畜养殖、农作物种植等多个短期效益项目,进一步激发贫困户脱贫的内生动力,实现产业项目持续增收。

环境改善 保障民生

脱贫攻坚工作中,腰古镇以解决民生实事、改善民生为根本,集中投入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做好功能完善提升、环境管理提升,使全镇人民共享扶贫成果。水电改造和桥梁建设工作有序推进,全镇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人居环境整治得到明显提升,群众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

南方电网接收供电网络后,推进整镇电网改造升级,彻底解决困扰群众多年的用电难问题;村村通自来水工程供水管网全线接通,有效改善农村供水质量;腰古大桥、朗心桥先后通车,有效解决多条村群众出行难问题;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依托人文、地理优势,深入挖掘国学文化、红色基因等旅游资源,将水东、城头、永昌、长官坑等村作为乡村旅游建设重点村,打造乡村精品旅游线路;稳步推进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腰古片区征地拆迁项目,引进金晟兰优特钢和万洋众创两大项目落户,推动经济全面发展;投入各级资金,实施道路硬化、村庄亮化绿化美化、改厕、改水等工程,贫困村、革命老区村基础设施得到大幅提升,人居环境大幅改善。

随着一系列民心工程的开展,群众的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幸福感大大提升。下一步,腰古镇将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发挥各村资源优势,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宜商则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  

△美化绿化村庄

春风吹来满眼春,乡村振兴正当时。当前,腰古镇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引领,在推进“十四五”新征程上,腰古镇将奋力促进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逐步探索乡村振兴的有效实现路径,努力绘就村美民富的美丽新画卷,书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篇章。

2021年2月3日《云浮日报》专版


云浮融媒中心

记者:陈柳娟 | 通讯员:王湄

责编:王铭灏

值班主任:赵军鳗

值班总编:卢利文

投稿邮箱:yunffb@qq.com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