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天津滨海高新区京津合作示范区发布消息,一宗超2万平方米的工业用地被碧桂园旗下千玺机器人集团(下称“千玺”)摘得。在这个黄金地段,千玺计划投资3亿元打造为机器人餐厅提供供应链保障的中央厨房。
这是碧桂园集团(下称“碧桂园”)加码布局机器人板块的缩影。自2018年碧桂园正式宣布跨界机器人产业以来,一举一动备受关注。特别是两大板块,主打建筑机器人的博智林与主打餐饮机器人的千玺。其中,餐饮机器人板块,杨国强选择了来自碧桂园湖南区域的邱咪成为千玺的老总。
这位短头发,白皮肤,戴着黑框眼镜的80后女老总,在过去一年多时间内,出现在讲述碧桂园如何推动机器人“掌勺”的舞台上。人们不禁对这位新鲜面孔产生了疑问,她会把千玺带向何处?
此前邱咪鲜少接受专访。近日,邱咪接受了南方+的独家专访。对话中,她详细还原了千玺从无到有的过程,并坦言“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难度很大,风险也很大,但正如杨国强所说,哪怕失败也是有价值的,后面迟早会有人循着经验做成功。
当然,邱咪更希望自己是那个成功的人。
邱咪。
2019年4月的某天,顺德北滘碧桂园集团总部,杨国强与邱咪相对而坐。这一天,他们没有聊任何地产话题,聊的都是机器人。事后想来,这是邱咪从一位地产销售转变为科技创业者的前夕。
在此之前,邱咪是碧桂园的第一个女项目总。2015年,邱咪接手了碧桂园张家界项目——这是一个开发于2007年,但由于项目定位偏差,一直卖不出去,并且接连换了数位项目总的“烫手山芋”。
而邱咪对营销颇有自己的一套——她毕业后进入一家地产企业做法务,但在实习轮岗期间,连续三个月成为“销冠”,就此“误打误撞”进入地产销售和策划领域。在进入碧桂园之前,邱咪在旅游地产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基于这些经验,邱咪对张家界项目进行了一番有别于碧桂园标准的改造。这些改造取得了奇效。4年时间,张家界项目合计完成20亿元销售额。这一数额与邱咪四年前的计划几乎是分毫不差。
千玺机器人餐厅。
2019年2月,杨国强到张家界旅游,他意外发现,过去死气沉沉的张家界项目,如今竟然十分火爆。事实上,杨国强的到来让邱咪内心很忐忑,因为碧桂园向来忌讳“非标”,而她做得几乎全是“非标”。
“很有想法。”最终,杨国强用四个字表达了对邱咪的认可。两天之后,邱咪接到了杨国强秘书的电话,请她到集团汇报工作。此时,邱咪还不知道,等待她的将是职业生涯的一次大转折。
当邱咪手持汇报材料,等待杨国强提问的时候,杨国强没有问任何关于张家界项目的事情,他开始聊他的机器人梦想。自碧桂园2018年正式宣布跨界进入机器人领域后,杨国强对机器人项目的重视之深,在其内部无人不知。
当时,主研建筑机器人的博智林机器人公司,发展迅猛。而餐饮机器人则尚未成型。
“你要不要考虑来做一下机器人餐厅的总经理。”在聊了两天机器人梦想后,杨国强向邱咪抛出了offer。邱咪一开始拒绝了。她做了十多年的地产,而机器人餐厅对她来说是完全陌生的行业,她向来不做没有把握的事情。
“你再想一想。”杨国强说。随后,邱咪又在碧桂园集团总部待了三天,想了三天。这三天,杨国强继续找她聊梦想。在碧桂园的8年经历告诉邱咪,杨国强提出一个想法,那一定不是一时兴起,必定是他深思熟虑过的。
经过连续5天的思考,邱咪逐渐开始动摇:“我一直很相信他的眼光。我想,如果他觉得我做得好,那一定是发现了我的亮点。他白手起家,做成这么大的企业,眼光很重要。如果他觉得没有人比我更适合,这个岗位一定是我能做的。”
“我给你10亿元,你如果做不好就回去当你的‘山大王’”。杨国强对邱咪说。
“我的人生中还没有人给过我10亿元,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创业机会,对于我来说,可能一辈子这样的机会也就一次。”邱咪想,如果失败了,就老老实实回去当一辈子销售员,再也不想创业的事。
2019年4月,邱咪正式就任千玺集团总经理。邱咪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在2019年8月份开出第一家机器人餐厅。
“快”,向来是碧桂园的特点。但是在三个月时间,从无到有打造一间机器人餐厅,对于没有技术背景的邱咪来说,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彼时,千玺已经组建起一支78人的“精锐部队”,其中一半以上是博士、硕士。但是,机器人餐厅是一个新事物,几乎没有先例可循。即便千玺团队拥有超高学历,但是在做餐饮机器人方面,一开始也都是“门外汉”。
邱咪与团队采取的是“土办法”——一遍遍模拟。做一道中餐菜,研发团队先观察厨师的做法,然后对过程进行模拟化,再通过数据化转变为机器人听得懂的语言。接着一遍遍地试炒,一直试到味道可以了,最终确定一组数据可用。
邱咪让团队按吨买菜,“炒一百次、一千次,炒到它成功为止。”这是一个充满挫败感的过程。“几乎每一天都有让我感觉挫败的事情发生。”邱咪说。最多的时候,一道菜要炒2000多次才能炒出来。
事实上,千玺集团的首家机器人中餐厅直到2020年1月才正式开业,比原先定的目标要晚了5个月。截至2021年1月底,千玺集团在粤港澳大湾区一共开了50余家机器人餐厅。
千玺机器人餐厅。
但在邱咪看来,现在仍然是为餐饮机器人做探索和打基础的阶段。“甚至前100家店的经营,赚钱不是最重要的。它们的作用是试探市场、迭代设备,测试和调整商业模式。”邱咪说。
其中,迭代设备是千玺餐厅最为重要的作用之一,每一个机器人餐厅,都是一个大型的设备“试验场”。在邱咪的构想中,开餐厅不是唯一目标,千玺机器人要成为一家设备公司,未来要将设备卖给全世界的餐厅。
这也解释了千玺去年为何接连开拓了五个餐饮品牌,广泛涉及多类餐饮场景。其目的正是为了开发和测试不同类别的餐饮机器人。
“要把火锅设备卖给全国40多万火锅店店主,首先我们自己要成为懂火锅的人。”邱咪说。起初,邱咪也想过跟连锁餐饮店一起合作开发,但是前期并没有连锁餐饮店愿意做此尝试。因此,千玺只能自己开店做尝试。
火锅双臂取餐机器人。
截至今年1月,千玺机器人的单机设备运营数超过400台,这里面既包含千玺门店内的单机设备,也包括出售和租赁出去的单机设备。
最先走出去的是冰淇淋机器人这类“小而美”的设备。由于符合小朋友们的喜好,不少商场购进了这款机器人。此外,还有集装箱煲仔饭机器人、汉堡机器人、咖啡机器人等单机设备已进入量产阶段。
去年,千玺还在全国范围内布局了5个中央厨房,今年,还将有10个中央厨房落地,食材供应链基本辐射全国。同时,去年下半年,千玺搭建了6万平方米的工厂和9条全自动生产线,今年,工厂规模将达到15至20万平方米。
今年1月27日,千玺在天津滨海高新区竞得一块超2万平方米的工业用地,预计投资3亿元在此打造覆盖京津冀的中央厨房。
邱咪预测,2021年,千玺工厂将实现100亿元产值。“以前可能是计算一个月产多少台,接下来可能是,每天每条线可以下线多少台。”
在2021年碧桂园集团年度工作会议上,千玺定下来一个新目标:打造全球最大的餐饮集团、最大的餐饮设备制造商。
这是一个宏伟的目标,但是邱咪对此有信心。就在今年1月底,邱咪表示,在春节前后,千玺的门店数量可以突破80家,即在原先的数字上翻一倍。同时,越来越多单机设备开始实现规模化生产,未来一年拥有千玺设备的餐厅数量将呈现爆发式增长。
邱咪相信,在新兴的赛道,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是具备比竞争对手更快的学习能力。因而,“提速、提速、再提速”这句话遍布千玺各办公区内。
高速增长的信心,来自过去一年,邱咪看到的广阔市场空间。“餐饮变得更加健康、更加安全,这是未来必然的发展趋势。”2020年,新冠疫情让餐饮行业受到重创,却让无接触餐饮概念开始被关注。去年初,千玺的煲仔饭机器人设备还走进了湖北抗疫一线。
煲仔饭机器人。
邱咪也发现,近来,陆续有冬奥会主办方、部队以及一些大型餐饮连锁,开始对千玺餐饮机器人感兴趣。
2020年9月,2020广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在广州开幕,千玺携23款自主研发机器人参展。这是千玺首次亮相大型展会。当天广州市政府领导带领多国大使参观了千玺展位。现场,各国大使对产品大感兴趣,甚至有外国使节现场提出合作构想。这也让邱咪对未来的国际市场更为期待。
除了市场值得期待,邱咪的信心还来自杨国强对高科技的执念。
“不是没有人看到这个潜在市场,只不过都不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因为资本投入很大,失败的概率很高,要足够执着才能做下去。”邱咪说,“千玺机器人如果成功了,不是因为我厉害,而是因为杨国强先生超前的高科技理念,对希望通过科技革命促进人类美好生活实现这一理念的执着。”
但是,失败的可能在创业过程中也总是如影随形。
在进入千玺机器人以来,邱咪遭受到不少质疑。千玺第一家餐厅出来后,曾被舆论抨击说不是机器人餐厅,是“做玩具”的,甚至有人说千玺是拿着房地产的钱任意挥霍。团队成员问邱咪要不要发文做解释,但是邱咪选择了沉默。
“真正做好的时候别人自然会改观,还没有做好的时候,任何解释都是没有用的。我觉得我们要把耳朵放下,专心于我们觉得认为对的事业。”邱咪说。
如今,千玺的商业模型和未来发展在邱咪心里已经越来越清晰。千玺的成绩也逐渐获得认可,但是邱咪仍然觉得,做出来比说出来更有力。她表示,这可能是她未来一段时间内唯一一次接受媒体专访,接下来,她将专注千玺的发展与科技的创新。
【撰文】林东云 熊程 叶洁纯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